所以李元嘉的目光,已经放在了自己的几个侄子身上。
不管将来李氏的车轮是不是会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前行,大唐的皇位宝座是不是依然会落在李治那个小屁孩儿的头上,但是有一点李元嘉可以肯定,到了那个时候大唐的人口将会进一步的增加,国力也将进一步的增强,也就意味着能“中产阶级”的数量会进一步的扩大
乡村里的地主们李元嘉暂时不会考虑,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小农经济的社会,那帮人不太可能会从别人手中买布料,大多都会选择自己来做;而且想要靠自己一己之力把棉花推广到下面去,在这个信息沟通成本突破天际的时代,那个难度简直是不敢想
唯一的希望,就是城市里的那帮人。
想到这里的时候,李元嘉忍不住轻声一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啊呃”
突然闭上嘴,等他想明白这句话时屈原说的,这年头大家早就知道了以后,才微微的松了口气,脸色恢复了正常。
再然后他扭头看向了孙展,点头道“这样吧,也别等我了,明日你就把今年收上来的棉花送进城去对了,你自己也留一点,给自己做一床被子和一身棉衣,这样一来冬天就能暖和不少了”
“这这可使不得啊”
“行了,有什么使不得的”
一看孙展这诚惶诚恐的样子李元嘉心里就烦,一瞪眼道“本王说使得就使得就这么定了,你留下来十斤棉花这种棉花的人一直都用不上棉花,本王府里可不能出现这种事儿咳咳,至于说其他人的话,今年就算了,明天五百亩的土地,大家都有份”
身为王府的奴仆,就算孙展现在待遇不差,可是距离穿上棉衣还早着呢
要知道如果单论价值的话,就算是丝绵和丝绸,现在比起棉花来恐怕也差得远李元嘉他们两口子用没问题,送给皇帝、梁国公他们也没有问题,甚至于做几床被子赐给春烟和墨画等几个贴身丫头也没人敢说什么,但是孙展他们这些种棉花要是敢留下来几斤自己用
不用李元嘉开口,韩路成就能派人把他们的腿打折
一直一来李元嘉都不愿意刻意的改变这种“不公平”,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很敏感,可以对下人们好一点,但是这个好也必须在同时代人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所以韩王府下人们的月钱,也就比别人稍微高一点而已,真正能落到好处的还是哪些匠人和主管们。
这一点李元嘉倒是不怕人说,反正韩王府好工匠之事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除了李世民骂过几次,舅舅宇文士及唠叨过几次之外,谁敢多一句嘴
这次棉花“大丰收”,李元嘉刚赏了二十贯钱,再加上十斤棉花自然也算是自然而然。
对此孙展还能说什么
他唯有伏在地上,感激涕零的叫道“多谢大王厚赐我等一定为大王种好这五百亩棉田,明年收获更多的棉花”
天才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