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苗若族地处西南一带, 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此族信仰自然,崇拜图腾, 祖先信鬼神, 擅巫术, 龙雀山是南溪秘境, 与苗若族相隔极近, 官杨与萧牧一到南溪主城浮黎时, 已经是天色渐晚的黄昏了, 浮黎城是一座山城,依山傍湖,起伏的地势和依山而上的重重木竹楼房,一场潇潇的暮雨之后, 裹着浅薄夜色氤氲之下, 万家灯火高低辉映, 如漫天星一般。
虽无金陵的繁华,却自有一番风土人情味。
两湖环抱, 双桥相邻, 湖中百舸争流, 两人上了一艘草蓑老翁的木船,老翁与船上的人说着苗若话, 语速比平日快了几倍,两人也没听明白。
萧牧一依旧化作严袭的模样,脸色一如既往清冷, 倒是官杨,脸上一直落着清澈的笑意。
“你们两个男娃子是从外境过来的咯”
船夫老翁笑得亲切,将船划的稍快了些,道“这两日过来游玩时间还是挺好的哩,刚好赶上苗若沥花山。”
官杨看着河中漂流的花灯,问道“沥花山”
老翁解释道“沥花山是苗若祖传习俗,沥花山有绫花圣女,情歌花媒,篝火晚会,总之,好玩的多着哩。”
官杨有些不可思议道“这个时候,举办沥花山”
老翁是个通透人,也知近日苗若少女干尸传遍了四国,比起官杨,他到没那么紧张,只是笑道“我们苗若族有绫花圣女的传说,这些事情没有你们外人想的那么复杂,兴许这沥花山一举办,什么邪气儿都消除了。”
死了这么多妙龄少女,还看的这般风轻云淡,听闻苗若族素来重男轻女,思想也不如外境那般开放,对于地方千年形成的习俗观念,官杨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尴尬的笑了两声。
“两位男娃子,你们若想参加沥花山,记着待会子上了岸去把衣裳换了,入乡随俗。”
官杨笑着应了一声好。
夏暮佳节,官杨微微侧眼,只见身旁人发鬓如霜,眸色雪月,许是离的近了,官杨能清晰的瞧见严袭眼角的那一刻泪痣。
夜风拂首,撩起耳边碎发,温柔的暮色,拭去了严袭的几分冷意。
官杨拖腮道“你在想什么呢”
萧牧一眼睫轻颤,眼眸似乎被夜色镀了一层温柔的光,回过神道“没什么,这个地方,挺美。”
闻言,官杨笑嘻嘻道“告诉你啊,竹外天籁触星河,花衣银装赛天仙,不止景色,这里的姑娘,才是水灵美极。”
萧牧一淡淡的扫了他一声,随即轻哼一声,不作言语。
这时,船上的苗若阿婶笑着,声音爽朗道“小公子说的对哩,我们苗若姑娘热情好客,擅纺织刺绣,看小公子模样,家里还未有内室吧,小公子生的这般俊俏,这趟来不如做了我们苗若女婿”
船夫老翁闻言,笑了起来,道“阿婶这话妙极,妙极。”
风起夜落,天清月白,官杨眼眸晶亮,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不待阿婶开口,萧牧一已是偏头蹙眉看他,问道“好什么”
官杨啊了一声,脸不红心不跳道“得一贤内助,不是甚好是什么”
忽而,萧牧一目光掠过官杨的双唇,随即直视他,眼神带着几分散漫意味,又有几分肃整,道“你开心就好。”
华月初上柳梢,市集灯火渐明。
船只刚刚靠上岸时,耳边只听得欢歌笑语,银铃声响,岸口旁就是一座长长的竹木石桥,此刻上面缀满灯火,桥上男男女女,还有驻足摆摊的小贩,木架上挂着苗若传统银饰与有趣的面具,吆喝声络绎不绝。
官杨见这座长桥上热闹非凡,遂道“走,我们去瞧瞧。”
萧牧一性子偏清冷,不怎么喜欢热闹,但眸光一掠过满眼期待的官杨,便随了他去。
官杨性子活泼,穿梭其中,看得眼花缭乱,忽而,他停步在一个面具摊位前,看了片刻,轻轻取下了一个精致漂亮的白狐面具。
小贩将木架整理了一番,道“小公子好眼光,此面具今夜卖的好,仅剩这一个啦。”
官杨道“那行,我要了。”
小贩道“一百文。”
官杨戴着面具,问道身后萧牧一“好看吗”
萧牧一轻轻嗯了一声,道“挺可爱的。”
见状,小贩脸上神色有些琢磨不透了,真是活久见,摆了这么多年摊,第一次见两个男人走鹊桥仙。
身旁有苗若儿女走过,见着萧牧一官杨二人,有害羞的姑娘捂着嘴笑了起来,见二人又是外族装扮,只得喜叹一声外族风俗果真开放。
小贩心里转念又一想,这墨蓝衣裳小公子看起来冷冰冰的,寡言少语,人瞧着挺正派,反观黑衣劲装小公子,扎着一个小揪揪,外表生的俊秀英挺,实在与那龙阳断袖想不到一起去,况且这二人给人感觉天差地别,说不一定只是兄弟之类的,外乡人很少有人知晓鹊桥仙的习俗,不知者不为过,他又怎好妄自揣度,想到此,只见小贩笑眯眯道“过两日便是沥花山了,小公子模样瞧着真俊,若是运气好了,在篝火会能碰见与这白狐面具一对的姑娘,那便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了。”
闻言,官杨一愣,道“这面具还是一对呀”
小贩道“是呀,小公子有所不知,这白狐面具在苗若正是情缘象征,从我手中卖出去的白狐面具,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可谓是成就了不少佳话,今年就祝小公子早觅良缘,喜结连理。”
官杨出于礼数,笑道“多谢老板啦,也祝你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闻言,小贩顿时松了一口气,果然,是直的。
“要我说呀,小公子一表人才
虽无金陵的繁华,却自有一番风土人情味。
两湖环抱, 双桥相邻, 湖中百舸争流, 两人上了一艘草蓑老翁的木船,老翁与船上的人说着苗若话, 语速比平日快了几倍,两人也没听明白。
萧牧一依旧化作严袭的模样,脸色一如既往清冷, 倒是官杨,脸上一直落着清澈的笑意。
“你们两个男娃子是从外境过来的咯”
船夫老翁笑得亲切,将船划的稍快了些,道“这两日过来游玩时间还是挺好的哩,刚好赶上苗若沥花山。”
官杨看着河中漂流的花灯,问道“沥花山”
老翁解释道“沥花山是苗若祖传习俗,沥花山有绫花圣女,情歌花媒,篝火晚会,总之,好玩的多着哩。”
官杨有些不可思议道“这个时候,举办沥花山”
老翁是个通透人,也知近日苗若少女干尸传遍了四国,比起官杨,他到没那么紧张,只是笑道“我们苗若族有绫花圣女的传说,这些事情没有你们外人想的那么复杂,兴许这沥花山一举办,什么邪气儿都消除了。”
死了这么多妙龄少女,还看的这般风轻云淡,听闻苗若族素来重男轻女,思想也不如外境那般开放,对于地方千年形成的习俗观念,官杨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尴尬的笑了两声。
“两位男娃子,你们若想参加沥花山,记着待会子上了岸去把衣裳换了,入乡随俗。”
官杨笑着应了一声好。
夏暮佳节,官杨微微侧眼,只见身旁人发鬓如霜,眸色雪月,许是离的近了,官杨能清晰的瞧见严袭眼角的那一刻泪痣。
夜风拂首,撩起耳边碎发,温柔的暮色,拭去了严袭的几分冷意。
官杨拖腮道“你在想什么呢”
萧牧一眼睫轻颤,眼眸似乎被夜色镀了一层温柔的光,回过神道“没什么,这个地方,挺美。”
闻言,官杨笑嘻嘻道“告诉你啊,竹外天籁触星河,花衣银装赛天仙,不止景色,这里的姑娘,才是水灵美极。”
萧牧一淡淡的扫了他一声,随即轻哼一声,不作言语。
这时,船上的苗若阿婶笑着,声音爽朗道“小公子说的对哩,我们苗若姑娘热情好客,擅纺织刺绣,看小公子模样,家里还未有内室吧,小公子生的这般俊俏,这趟来不如做了我们苗若女婿”
船夫老翁闻言,笑了起来,道“阿婶这话妙极,妙极。”
风起夜落,天清月白,官杨眼眸晶亮,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不待阿婶开口,萧牧一已是偏头蹙眉看他,问道“好什么”
官杨啊了一声,脸不红心不跳道“得一贤内助,不是甚好是什么”
忽而,萧牧一目光掠过官杨的双唇,随即直视他,眼神带着几分散漫意味,又有几分肃整,道“你开心就好。”
华月初上柳梢,市集灯火渐明。
船只刚刚靠上岸时,耳边只听得欢歌笑语,银铃声响,岸口旁就是一座长长的竹木石桥,此刻上面缀满灯火,桥上男男女女,还有驻足摆摊的小贩,木架上挂着苗若传统银饰与有趣的面具,吆喝声络绎不绝。
官杨见这座长桥上热闹非凡,遂道“走,我们去瞧瞧。”
萧牧一性子偏清冷,不怎么喜欢热闹,但眸光一掠过满眼期待的官杨,便随了他去。
官杨性子活泼,穿梭其中,看得眼花缭乱,忽而,他停步在一个面具摊位前,看了片刻,轻轻取下了一个精致漂亮的白狐面具。
小贩将木架整理了一番,道“小公子好眼光,此面具今夜卖的好,仅剩这一个啦。”
官杨道“那行,我要了。”
小贩道“一百文。”
官杨戴着面具,问道身后萧牧一“好看吗”
萧牧一轻轻嗯了一声,道“挺可爱的。”
见状,小贩脸上神色有些琢磨不透了,真是活久见,摆了这么多年摊,第一次见两个男人走鹊桥仙。
身旁有苗若儿女走过,见着萧牧一官杨二人,有害羞的姑娘捂着嘴笑了起来,见二人又是外族装扮,只得喜叹一声外族风俗果真开放。
小贩心里转念又一想,这墨蓝衣裳小公子看起来冷冰冰的,寡言少语,人瞧着挺正派,反观黑衣劲装小公子,扎着一个小揪揪,外表生的俊秀英挺,实在与那龙阳断袖想不到一起去,况且这二人给人感觉天差地别,说不一定只是兄弟之类的,外乡人很少有人知晓鹊桥仙的习俗,不知者不为过,他又怎好妄自揣度,想到此,只见小贩笑眯眯道“过两日便是沥花山了,小公子模样瞧着真俊,若是运气好了,在篝火会能碰见与这白狐面具一对的姑娘,那便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了。”
闻言,官杨一愣,道“这面具还是一对呀”
小贩道“是呀,小公子有所不知,这白狐面具在苗若正是情缘象征,从我手中卖出去的白狐面具,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可谓是成就了不少佳话,今年就祝小公子早觅良缘,喜结连理。”
官杨出于礼数,笑道“多谢老板啦,也祝你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闻言,小贩顿时松了一口气,果然,是直的。
“要我说呀,小公子一表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