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午后。
    御书房内,皇帝批完手中的奏折,方才抬眼瞟向站在下方的太监道“考场那边依然没有动静”
    “回皇上话,暂时没有。”
    “嗯,继续去打探,有什么动静第一时间向朕禀报。”
    “遵旨”
    小太监躬着腰退到门口,这才转身走了出去。
    除了皇帝之外,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在关注着考场的动静。
    毕竟,上次乡试之时顾鸣引来了五彩祥云,这事在京城似的神乎其神。
    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绝大多数人还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传闻有些夸张,或是像丘大人的看法那样,认为只是一种巧合,并不一定是顾鸣之功。
    后宫的几个娘娘也在暗中关注,纷纷派人出宫打探。
    说起来,以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为首,后宫不少娘娘皆已已经迷恋上了顾鸣的书。
    她们最喜欢的看的乃是红楼梦与西厢记。
    偏偏,这两本书又是被不少自命清高的大臣所诟病的。
    在他们眼中,顾鸣所写的书乃是不入流的民间话本,字里行间更是充斥着不少“道德败坏”的字眼与情节,容易教坏女人与小盆友
    但,无论他们如何抨击,一众娘娘大多予以无礼,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包括京城不少夫人、小姐、才女也将之视若珍宝,成为闺房必备的枕边书。
    “咦,那小子怎么一直不动笔”
    考场中,两个同考官密切地关注着顾鸣,却见他一直闭目静坐。
    “难不成压力太大”
    “也有这个可能,毕竟太高了。上次乡试被钦点为解元,这次要是考不好,岂不让人贻笑大方”
    “所以说这考试的心态还是很重要的。”
    “没错”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来时辰,顾鸣终于睁开眼,抓起笔开始书写。
    “动了动了”
    “终于开写了。”
    顾鸣一动笔,顿时牵动了不少主考官或同考官的视线。
    他先做的是四书题。
    这个几乎没什么难度,只要熟读四书便能答。
    做完题,顾鸣细细检查了两三遍,确认无错漏方才放到一边晾着,然后略略沉吟了一会,再次提笔写下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没动静”
    “看来上次真的只是巧合”
    “此次会试可谓人才济济,想要出人头地哪有这般容易”
    在场的考官,有不少对顾鸣其实是心怀嫉妒的,巴不得他这次发挥失常。
    毕竟,顾鸣根基尚浅、崛起太快、锋芒过盛,难免会招人妒恨。
    特别是那些清高自负,自认怀才不遇者心态更是不平衡。
    号舍中,顾鸣写完这首诗,又开始闭目养神。
    这一天,风平浪静。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发生。
    第三天,也就是第一场考试的最后一天顾鸣终于一口气将四道经义题完成。
    字数也不算多,四题合起来不到一千五百字。
    写完后反复检查了几遍,待晾干之后方才叠到一起,等待考官前来收卷。
    这也意味着,第一场考试就此结束。
    第二场考试便以五经为重了。
    一早,试卷发放。
    一众考生拿到试卷之后先行浏览,随之一个个陷入苦思之中。
    同样,选择在第一天动笔的人不多。
    不过顾鸣这一次倒是一反常态,中午过后便开始动笔。
    期间作废了几篇,经反复修改,最终完成了其中两篇。
    第二日,依然还是如此,修改了几次,又完成一篇。
    直到日落时分,天色如常,没有一丝异象。
    这不由得又让一众考官议论起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考官都在黑顾鸣,也有不少力挺他的,认为天显异象可遇而不可求,并不一定说每次考试都会这样。
    第三日。
    只剩最后一题。
    一上午,顾鸣都在沉思中,并未动笔。
    直到午后,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这道题选自五经,乃是一句儒家名言,要求考生给合个人观点阐述其意,字数要求三百字以上。
    思来想去,顾鸣突然想到了前世一个绝妙的千古名篇三字经。
    既称经,可想而知其影响之深远。
    三字经涵盖了、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儒家所推崇的仁,义,诚,敬,孝等等内容。
    此时用来应答,可谓最为合适不过。
    当然,也不能原文照搬,毕竟三字经中提到的一些历史或是历史人物在聊斋世界并没有。
    那就需要顾鸣结合实际情况斟情修改,使其契合当前世界内容。
    这一点,以顾鸣现在的功底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于是乎精神一振,在脑海中先将三字诗反复咀嚼了几遍,并想好了修改方案。
    随之,提笔洋洋洒洒开始书写。
    这一次,他用了上妙笔生花。
    妙笔生花虽然是对敌技能,但在用于书写之时同样也有奇效,令写出来的字显得更加苍遒有力、笔锋飘逸、仿佛字字跃然于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聊斋写小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蜀三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蜀三郎并收藏我在聊斋写小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