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钱,并说一会便派人过来搭台。
“行吧,要不这样,戏台搭到外面,毕竟院子不够大。”
“没问题”
商量就绪之后,宫正当即回去叫人过来搭台。
同时又在城里张贴了几张告示,说是今晚在文星书斋外面上演杜十娘,届时金华府名角严长青也将登台献技。
消息一下子便如插了翅膀一般传开。
毕竟严长青名气很大,一众戏迷又如何肯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下午。
顾鸣正在院中招呼几个熟人,苏灵匆匆走过来,小声道“老爷子来了。”
“哦,在哪”
“应该快到了云儿也跟着一起来了。”
“呃”
一提云儿,顾鸣难免有些尴尬。
苏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由抚嘴直笑“你是不是担心聂小姐不高兴”
顾鸣一本正经道“她才不会那么小气。”
“也是,毕竟你俩都订亲了。说起来,云儿上次的确很伤心,也怪老爷子考虑不周,让她当众丢了个脸。”
“可不是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
苏灵不由笑了笑,小声道“假如说,你当时没有认识聂小姐,会不会答应与云儿订亲”
“你猜”
“切,装模作样杜夫人来了,我去招呼一下。”
苏灵匆匆迎向院门口。
过了一会,曾天成果然带着小夫人、云儿以及丫环一起来到院中。
“曾老爷,曾夫人,云儿小姐,欢迎欢迎。”
顾鸣乐呵呵上前相迎。
“哈哈,今天人挺多啊”曾天成下意识瞟向四周笑道。
“是啊,大家都等着看今晚的戏。”
“云儿见过顾公子。”
云儿盈盈福了一礼,脸微红,似有些羞涩。
“云儿小姐不必多礼。”顾鸣微微抬手。
这时,聂小倩走了过来。
双方分别见了礼,客套了几句,聂小倩不由亲亲热热拉过云儿的手“早就听闻云儿小姐内秀外慧,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聂小姐过奖。云儿也听说聂小姐才貌无双,早就想结识一番”
见状,曾天成欣慰不已,抚须而笑。
顾鸣同样也很欣慰。
因为他看的出来,聂小倩并由虚情假意,更不是吃醋什么的。
女人吃醋无可厚非,但有事没事成天吃醋那就真成妒妇了。
聊了一阵子,二女大有成为闺蜜之态,开始以姐妹相称。
片刻后,丫环泡了茶过来。
品了几口茶,曾天成便忍不住问“听说新书快要印好了”
“对,后天差不多。”
“到时候一定要给老夫留上几本,能亲笔题个名则更好不过,哈哈。”
“放心,这个完全没问题”
小夫人由衷道“顾公子的书真的是让人不忍释卷。”
“对对对,老夫以前从不看白话本,但顾公子写的书,一定要看。”
傍晚时分,戏曲还没开唱,照北街已经熙熙攘攘。
特别是书斋外面,更是不知围了多少人,大家都想早点来占个好位置。
今晚的戏,虽说严长青并不是唱主角,毕竟他之前没排过这出戏,只能算是友情客串一下。
但就算如此,依然为这台戏添彩不少。
毕竟是金华府名角,人的名,树的影,一众戏迷只求一睹其风采。
天色一黑,宫正便走上台,并邀请了严长青与顾鸣一起上台隆重介绍了一番。
严长青走到台前拱手一圈“感谢各位乡亲父老对严某的厚爱,今日应宫班主之邀上台献个丑,还望大家不要见笑才好。”
这般谦虚之词当即换来了如雷掌声。
轮到顾鸣时,同样也拱手一圈,并朗声道“我谨代表书斋全体人员向大家致与真诚问候,同时广而告之,本人的新作这两日便要开售。
这本书包含了三十余个小故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台下,又是掌声如雷。
接下来,正戏开演。
台上,锣声、鼓声、唱腔声。
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气氛十分热烈。
曲终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
对于演出的效果,顾鸣是十分满意的。既为书斋拉了一定的人气,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了一下新书上架的消息。
相信开售那天,又将会是一场火爆场面。
回到家,顾鸣照例先完成三次写作日常,随后继续再创作红楼梦。
差不多写到半夜时分方才倒床休息。
第二天,严长青又一次来到书斋,虚心地向顾鸣请教改编方面的事宜。
他比较感兴趣的便是西厢记,故此,讨探最多的便是此书的剧情与人物。
对于这出戏,顾鸣也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严长青的名气与戏班规模要比宫正大的多,一旦西厢记火了,说不定会慢慢传遍整个江南。
可以说,这是双赢的事。
故此,很是用心地与严长青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倒也让严长青受到不小的启发。
又等了一天,第一批三言二拍警世通言终于印刷完毕。
余掌柜先带走一千册,余下的一千册等下批印好之后从镖局托运。
至于书斋这边,可谓盛况空前。
书还在大车上没卸下来,店铺内外已经有百来人排队。
并且,还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涌来
“咦顾公子又准备写新书了”
“天啊,他都不睡觉的么,这写书的速度也太惊人了”
“多写一点不好么我还嫌不够看呢”
一进店,便有不少人看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醒目的字画热议纷纷。
画上是一男一女依偎在一起,并分别标注了名字贾宝玉、林黛玉、
左侧,书写了一行字新书红楼梦正筹备中。
右侧,题了一首曲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太美了”
“好想看这本书”
“董生,这本书什么时间开售”
“各位,顾公子说这本书正在构思中,而且他还要准备秋闱,故而要等上一段时间。”
“理解理解,我等在此预祝顾公子乡试中举”
“多谢,回头一定向顾公子转达大家的好意”
当天,上门买书的顾客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近夕食时分,人流方才开始稀落。
日落时分一清点,各类书籍共计售出八百余本。
其中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占了大半,近六百本。
这是开业以来最火的一天,想必接下来的几天就算比不上今日,但也应该差不了太多。
现在,整个县城的书生几乎都到文星书斋买书,包括近郊的也是。
另外两家书铺已经门可罗雀,只能咬牙打价格战,甚至是进一些地摊书籍拉人气。
这样做多少会吸引一些贪便宜的人,但对文星书斋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简单来说,去文星书斋买书的人有可能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全家都不识字。
他们买顾鸣写的书只为了求个心安,求个平安。
还有一部份人是奔着县令大人的面子去的,哪怕多花一点钱也无所谓。
除了书籍,其他书生寄售的书画势头也不错。
如此便吸引了更多书生前来寄售书画,还能在诗画社结交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
“行吧,要不这样,戏台搭到外面,毕竟院子不够大。”
“没问题”
商量就绪之后,宫正当即回去叫人过来搭台。
同时又在城里张贴了几张告示,说是今晚在文星书斋外面上演杜十娘,届时金华府名角严长青也将登台献技。
消息一下子便如插了翅膀一般传开。
毕竟严长青名气很大,一众戏迷又如何肯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下午。
顾鸣正在院中招呼几个熟人,苏灵匆匆走过来,小声道“老爷子来了。”
“哦,在哪”
“应该快到了云儿也跟着一起来了。”
“呃”
一提云儿,顾鸣难免有些尴尬。
苏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由抚嘴直笑“你是不是担心聂小姐不高兴”
顾鸣一本正经道“她才不会那么小气。”
“也是,毕竟你俩都订亲了。说起来,云儿上次的确很伤心,也怪老爷子考虑不周,让她当众丢了个脸。”
“可不是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
苏灵不由笑了笑,小声道“假如说,你当时没有认识聂小姐,会不会答应与云儿订亲”
“你猜”
“切,装模作样杜夫人来了,我去招呼一下。”
苏灵匆匆迎向院门口。
过了一会,曾天成果然带着小夫人、云儿以及丫环一起来到院中。
“曾老爷,曾夫人,云儿小姐,欢迎欢迎。”
顾鸣乐呵呵上前相迎。
“哈哈,今天人挺多啊”曾天成下意识瞟向四周笑道。
“是啊,大家都等着看今晚的戏。”
“云儿见过顾公子。”
云儿盈盈福了一礼,脸微红,似有些羞涩。
“云儿小姐不必多礼。”顾鸣微微抬手。
这时,聂小倩走了过来。
双方分别见了礼,客套了几句,聂小倩不由亲亲热热拉过云儿的手“早就听闻云儿小姐内秀外慧,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聂小姐过奖。云儿也听说聂小姐才貌无双,早就想结识一番”
见状,曾天成欣慰不已,抚须而笑。
顾鸣同样也很欣慰。
因为他看的出来,聂小倩并由虚情假意,更不是吃醋什么的。
女人吃醋无可厚非,但有事没事成天吃醋那就真成妒妇了。
聊了一阵子,二女大有成为闺蜜之态,开始以姐妹相称。
片刻后,丫环泡了茶过来。
品了几口茶,曾天成便忍不住问“听说新书快要印好了”
“对,后天差不多。”
“到时候一定要给老夫留上几本,能亲笔题个名则更好不过,哈哈。”
“放心,这个完全没问题”
小夫人由衷道“顾公子的书真的是让人不忍释卷。”
“对对对,老夫以前从不看白话本,但顾公子写的书,一定要看。”
傍晚时分,戏曲还没开唱,照北街已经熙熙攘攘。
特别是书斋外面,更是不知围了多少人,大家都想早点来占个好位置。
今晚的戏,虽说严长青并不是唱主角,毕竟他之前没排过这出戏,只能算是友情客串一下。
但就算如此,依然为这台戏添彩不少。
毕竟是金华府名角,人的名,树的影,一众戏迷只求一睹其风采。
天色一黑,宫正便走上台,并邀请了严长青与顾鸣一起上台隆重介绍了一番。
严长青走到台前拱手一圈“感谢各位乡亲父老对严某的厚爱,今日应宫班主之邀上台献个丑,还望大家不要见笑才好。”
这般谦虚之词当即换来了如雷掌声。
轮到顾鸣时,同样也拱手一圈,并朗声道“我谨代表书斋全体人员向大家致与真诚问候,同时广而告之,本人的新作这两日便要开售。
这本书包含了三十余个小故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台下,又是掌声如雷。
接下来,正戏开演。
台上,锣声、鼓声、唱腔声。
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气氛十分热烈。
曲终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
对于演出的效果,顾鸣是十分满意的。既为书斋拉了一定的人气,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了一下新书上架的消息。
相信开售那天,又将会是一场火爆场面。
回到家,顾鸣照例先完成三次写作日常,随后继续再创作红楼梦。
差不多写到半夜时分方才倒床休息。
第二天,严长青又一次来到书斋,虚心地向顾鸣请教改编方面的事宜。
他比较感兴趣的便是西厢记,故此,讨探最多的便是此书的剧情与人物。
对于这出戏,顾鸣也是很感兴趣的。
毕竟严长青的名气与戏班规模要比宫正大的多,一旦西厢记火了,说不定会慢慢传遍整个江南。
可以说,这是双赢的事。
故此,很是用心地与严长青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倒也让严长青受到不小的启发。
又等了一天,第一批三言二拍警世通言终于印刷完毕。
余掌柜先带走一千册,余下的一千册等下批印好之后从镖局托运。
至于书斋这边,可谓盛况空前。
书还在大车上没卸下来,店铺内外已经有百来人排队。
并且,还有不少人陆陆续续涌来
“咦顾公子又准备写新书了”
“天啊,他都不睡觉的么,这写书的速度也太惊人了”
“多写一点不好么我还嫌不够看呢”
一进店,便有不少人看着墙上悬挂着的一幅醒目的字画热议纷纷。
画上是一男一女依偎在一起,并分别标注了名字贾宝玉、林黛玉、
左侧,书写了一行字新书红楼梦正筹备中。
右侧,题了一首曲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太美了”
“好想看这本书”
“董生,这本书什么时间开售”
“各位,顾公子说这本书正在构思中,而且他还要准备秋闱,故而要等上一段时间。”
“理解理解,我等在此预祝顾公子乡试中举”
“多谢,回头一定向顾公子转达大家的好意”
当天,上门买书的顾客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近夕食时分,人流方才开始稀落。
日落时分一清点,各类书籍共计售出八百余本。
其中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占了大半,近六百本。
这是开业以来最火的一天,想必接下来的几天就算比不上今日,但也应该差不了太多。
现在,整个县城的书生几乎都到文星书斋买书,包括近郊的也是。
另外两家书铺已经门可罗雀,只能咬牙打价格战,甚至是进一些地摊书籍拉人气。
这样做多少会吸引一些贪便宜的人,但对文星书斋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简单来说,去文星书斋买书的人有可能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全家都不识字。
他们买顾鸣写的书只为了求个心安,求个平安。
还有一部份人是奔着县令大人的面子去的,哪怕多花一点钱也无所谓。
除了书籍,其他书生寄售的书画势头也不错。
如此便吸引了更多书生前来寄售书画,还能在诗画社结交一些朋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