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起这个董生,在郭北县也算小有名气。
    特别是在读书人的圈子,以及一些风月场所,其名头更是响亮。
    此人原名董升,十四岁便考上了秀上,不少人都认为他中举应该不是难事。
    哪知,这家伙却痴迷于绘画,最终荒废了学业。
    没曾想,画着画着竟画出了名气。
    他最擅长的乃是白描,特别是人物图更是堪称一绝。
    因其在画上落款皆以董生为名,故而大家也就称之为董生。
    之所以在风月场所也颇有名气,是因为他的不务正业。
    正应了一句老话自古文人多风流。
    董生,可谓是其中一个典型。
    喜酒、喜画、喜美人。
    郭北县大大小小的风月场所皆被他给逛了个遍。
    当然,这笔开销真不小。
    为了多赚点钱,竟画起了就那种大家都知道的小图册。
    再配上些煽情的文字,图文并茂,更让人欲罢不能。
    不仅男人喜欢看,园子里的姑娘们也喜欢。
    有时候,姑娘们还会让他给画幅画像,完事了,还要倒贴一点钱给他。
    对于董生来说,这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两年前,也不会何故突然离开县城,搬回清源镇老家居住。
    “嗯,董生画的人物图的确不错”
    顾鸣认同地点了点头。
    随之又好奇地问“乐平,好好的他怎么突然搬回老家”
    贺永良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来你可能不信,他是为情所困,心灰意冷之下才搬走的。”
    “他这种人还会为情所困不是应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道理上是这样,偏偏却迷上了一个花魁。
    没好上几天,那花魁却被一个金华府来的富商给赎了身,并纳为小妾。
    董生大醉了一场,之后便说要离开这伤心地”
    顾鸣不由笑了“有个性,要不,咱俩现在去清源镇找他”
    “行,去找辆马车,马上出发。”
    清源镇也不算远,几十里地,中午时分便赶到了镇上。
    此镇属于两县交界地,水陆相通,故而来来往往的客商不少,不仅规模比一般小镇大,而且也热闹的多。
    来到镇东一家小院敲了半天门,却无人应答。
    贺永良不由苦笑“看样子不是去了酒馆,就是去了青楼。”
    “那咋办要不一家一家找”
    “走吧,先去酒馆问问看。”
    结果运气还好,董生就在附近不远的一家酒馆里喝酒。
    “董生,你一个人也喝的这般来劲”
    听到声音,董生不由侧过头“原来是乐平兄,稀客稀客,这位是”
    “这是我同窗顾鸣,字文星。”
    “原来是文星兄,久仰久仰”
    又是一番客套话。
    “伙计,拿酒来,再炒几个菜。”
    伙计远远应了一声。
    “咦董生,怎么你看起来如此憔悴不会是”
    贺永良的眼中露出一种男人都懂的眼神。
    “没有,你别瞎说,真没有”
    这时候,顾鸣却微微皱眉,不时冲着董生打量一眼。
    其实在第一眼看到董生之时,他便隐隐感觉不对。
    直观上讲,对方面色隐隐泛青,眼圈泛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聊斋写小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蜀三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蜀三郎并收藏我在聊斋写小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