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哪里冒出来的丁老太(大章) (2/2)
经暖了许多,有早生的树木开始冒出绿芽。
黄黄的迎春花,也在没人知道的角落里,露出一朵朵嫩黄的小花苞。
沈家门前的河流,重新欢快地流敞起来,在静夜里能听到潺潺的水声。
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一天一个样的往上窜。
跟庄稼一齐长的还有地里的草,所以牛林他们整天都在地里忙着拔草。
大小宝读书习武的任务,随着长大一岁,又增加了新的,所以已经没多少时间出来调皮了。
连沈鸿都更忙一些,因为春季万物复苏,疾病也会相应的增多。
而且来他这里的多为老人和孩子。
这些人他最是没耐性,干脆跟傻妮换了活计。
让她去诊脉断病,自己躲在后面抓药,只有极个别疑难杂症,才会劳动他沈大夫的手。
白苏的主要任务还是于渊。
她在研究新的解毒药,傻妮听过两耳朵,好像是一种药浴。
就是于渊发病的时候,把他按到煮过药的热水里,这样可以浑身解毒。
但沈鸿有疑问“要是把他的衣服脱了,按进了水里,他却一下子暴躁起来,到处乱跑怎么办”
于渊当下就狠狠踢了他一脚。
因为这种方法关乎着颜面,所以白苏虽然提了出来,却也没有那么快用,还在继续研究阶段。
家里唯一的闲人,仍然是于渊。
不过天气暖和以后,如果天晴,他也会走出家门,甚至去山里转转。
有时候沈鸿会与他一起,回来时还会给傻妮和牛林他们带来好消息。
比如哪里的野菜又长出来了,哪里的春笋现在正好吃。
二月于渊毒发的时间也没那么长,在多方努力的情况下,只有三天时间,他就已经缓了过来。
这已经是个十分喜人的结果,一家人为了庆祝,决定做一顿好吃的犒赏自己。
沈鸿当下请命,由他去镇上买鸡鸭羊肉回来,顺便也把牛林他们编的篮子拿去卖了。
牛林他们却是在,拔庄稼地里草的夹缝里,去山上挖了一波野菜,又弄了些竹笋回来了。
大小宝难得放风,去河边捉鱼了。
食材俱备,全部堆到厨房里,傻妮和牛林忙的头上冒汗,连白苏都来帮他们忙了。
一片喜气洋洋,比过年还热闹。
也便显的于渊屋里更安静。
沈鸿依然坐在他床边的椅子里,逐条给他回南梁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南梁在悄悄调兵,似乎要对哪边动手。”
于渊的眼角往上提了一些,他的眼尾本来就长,这么一拉,便有种老狐狸般的狡猾感。
“传信让南郡的守将密切关注南梁的动作,同时探探京城的情况。”
沈鸿不屑“京城的情况还用探,一直都是乱糟糟的,几党相争,正事一点不干,天天就琢磨怎么把自己的人弄死。”
“我要准确的消息,现在有哪几党,手里都有多少兵,多少将,如果有军来犯,谁能出战”
“是。”
沈鸿收集各方消息,却判断不出严不严重,但是看于渊的脸色,绝对能看得出来。
他对消息的敏感,是别人完全没有的,只言片语里,他都能嗅到危险,也能从大张旗鼓里,看出对方气数已尽。
把这事交待完,于渊又问他“南梁皇室可还有别的消息”
沈鸿“嗯”了一声,接着回下一条。
“四十年前,南梁皇宫确实出了一件大事,那位去西域和亲的公主的母亲,在宫斗中被害,跟着她的一批宫人,全部斩杀于宫内。”
这其实不算大事,所有皇宫内廷里,都会有落败者。
头领死了,手下与事件有染无染的,为了避免皇室丑闻出去,都会被斩杀。
别说是南梁,就他们北盛也有不少。
沈鸿的重点是“有几个嬷嬷,原也是服侍那位嫔妃的,但事发之后却没死,而是转去照顾了当时还年幼的公主。”
“她们可还活着”于渊问。
沈鸿摇头“没有,当时虽保下来了,但后来还是相继而死,最后一个死在公主去西域和亲前。”
沈鸿问“你说那个最后一个死的,会不会就是丁老太”
于渊没说,只是看着他。
沈鸿分析“既然能活到公主长大,说明这个人是有真本事,也跟公主的关系好,按理说不应该这个时候死的。
除非是公主念旧情,想着自己要嫁去西域,不能带她走,就放她出去。
又怕自己走了,别人再追杀她,所以私自放出去,做了一个假死的消息。”
沈鸿自己都佩服自己,简直是分析鬼才,这么复杂的后宫秘事,都没他猜着了。
眼巴巴地等着于渊夸他呢,结果等了好一会儿,于渊都没说话。
他只得自己问“我分析的对吗”
“不对。”
沈鸿“”
挺气的,“哪儿不对了”
“时间对不上,你上次说公主是十几年前出嫁的,而丁老太已经到大丰村四十多年了。她如果真是公主母亲的下人,那应该是从最早一批死的下人里逃生的,而不是公主出嫁的时候。”
沈鸿“啪”一声就拍向自己的大腿,然后很快又把手抬起来甩了甩,吃疼地说吸了一口气“对呀,对呀,她一定是那时候出来的宫女。”
于渊又说“可你别忘了,公主母亲是斗败的一方,后宫里不知多少眼睛盯着她。连一个后妃都斗死了,一个宫女还能活着安然出来吗而且还是带着细软出来的。”
沈鸿“”
南梁他不知道,北盛的皇宫里,这种情况几乎为零。
就算能出来,一路也免不了被杀,反正想活下去,比上天还难。
他苦恼的不行,连脏话都蹦了出来“娘的,这丁老太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于渊却说“能知道她名字,或许更好查一点。”
沈鸿只剩苦笑了。
“这个我早就想过了,可问遍了所有人,竟然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大家都说,从她一来大丰村,就叫丁家的,后来就是丁老太。”
“那丁老头儿呢他在镇上做事,总该有名字吧”
“有,可名字是假的。”
于渊立马说“你去查这个假名,是在大丰村里改的,还是在南梁就改了。据我所知,南郡这一代,想要买地的话,还是要有出生地出使的有效名字才能行的。”
沈鸿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这事”
于渊凉凉看他一眼“因为你没买地。”
他赶紧又问“可你怎么知道”
于渊“因为我比你聪明。”
沈鸿“”
智商的碾压,他是认输的。
沈鸿的人手足,有了这个方向,很快就查到丁老头的底。
跟他们一开始预想的差了些,“丁老头”不是南梁人,而土生土长的北盛南郡人。
只不过他原来不住大丰村,而是住在南郡地区别的镇上,后来跟丁老太成了婚,就搬到了这里。
沈鸿对于这个消息,除了想骂脏话,都表达不出自己的情绪了。
“不会是咱们全弄错了吧连那个丁老太也不是南梁人,是我们自己多想了”
于渊摇头“丁老太一定是南梁人,现在想来,从我第一次见她,就觉得不太对劲。”
沈鸿蔫头耷脑,快没兴致了“就算她是南梁人,可地是丁老头买的,咱们仍然没办法知道她的名字”
“我去一趟镇上,见见这个丁老头。”于渊打断他。
沈鸿吓了一跳“你去镇上,你开玩笑的吧你能在外面露面吗现在这个时候”
“无妨,我有分寸。”
他的分寸就是带着傻妮一起去。
精心妆扮过了,贴了一些小胡子,还在脸上点了墨点,甚至连头发都弄的风流不羁的。
傻妮也微微妆扮了一下,这样两人才相衬嘛
沈鸿赶着借来的牛车,送他们去镇上的时候,严重怀疑这两个人是借办事之机,实际是出来逛街游玩的。
因为于渊在路上,还跟傻妮讲起了故事。
沈鸿惊的眼珠都快掉了。
他跟着于渊这么久,都不知道他还有这方面的天赋,看到一个什么东西,都能说出一个典故来。
一只“咕咕”叫的鸟,他能编出一个英烈,死而不屈。
一棵刚发芽的草,他能说出一个婴孩儿,如何在艰苦环境下求生。
原来别人说的是对的,不是男人没有空,也不是男人笨嘴笨舌,只是他没遇到爱的人。
瞧瞧现在的于渊,平时脸冷的像冰,说话都不带两个字的,“嗯”“哦”就是全部。
如今竟然讲的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那个可爱又可怜的大嫂,完全不知道他是现编的,还听的入痴入醉,满脸崇拜。
沈鸿没眼看了,默默赶牛。
到了镇上,他把地方指给于渊,自己就赶着牛车,去他兄弟那里独自饮伤心茶。
于渊带着傻妮往镇东走,路上行人不少,来来往往,有买有卖。
他们穿着普通,打扮也不出采,所以混在人堆里并不引人注意。
两人一边走一边看,像所有来镇上买东西的人一样。
但其实傻妮还是紧张,悄声问他“要是爷爷不出来怎么办他是在这儿做事的,东家叫他出来他才能出来吧”
于渊眼睛看着街边的一个摊当,嘴上回着她话“他会出来的,早有安排。”
然后脚步已经往那处移去,捏了摊上的一支珠花问“这个几个钱”
珠花上嵌的都是细小粒的珍珠,颜色大小也不一,所以价格也不贵。
对于渊来说,这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东西,不过他们也是为了做样子,更没时间去逛别的铺子,就随便买些东西。
可傻妮却不这么想,她从来没买过这种饰物,甚至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戴。
连那支沈鸿以于渊名义,给她的银簪,她都舍不得戴,一直放着呢。
这个珠钗,一看就那么好,定然也不便宜,她实在
可于渊已经跟老板讲好价,拿了一些钱给人家,顺手就把珠钗别到她的头上。
还歪头看了一下,嘴角一勾,露出一个笑来“嗯,不错。”
傻妮“”
想说什么,可于渊已经往前走去。
头顶戴着一支珠钗,好似带着一个皇冠,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走的快了,珠钗掉到地上。
倒是于渊,一直都自自在在,看上去也不像第一次来石台镇。
一路上看到顺眼的东西都会买下来,有给大小宝的,也有给沈鸿和牛林他们的。
竟是买了不少,全用一个布包装着。
他也不拿,就拎在傻妮手里。
傻妮就觉得好似拎着一袋金子,心都提了上来,也就少了见丁老头的紧张,专管看着手里的东西了。
到了镇东,于渊找了个小酒馆进去,要了两个菜,两碗面,还有一壶酒。
像所有走累了的人,到此歇脚一样,开始跟傻妮吃了起来。
两人吃了一半,外面进来一个人。
清瘦身子,弯着背,像一只直不起腰的虾。
他在门口跟掌柜的说了几句,掌柜的往傻妮这边指了指,丁老头也跟着往这边看一眼。
傻妮已经吃到嘴里的面都差点又掉下去,紧张的连呼吸都乱了。
于渊就夹了一片肉给她,还轻声说“尝尝这个,我觉得味道还好,回去你要不也试着做一个。”
傻妮赶紧把那肉夹起来,仔细看了是什么肉,又放在嘴里尝。
等确定自己应该也能做出来时,丁老头已经走到他们旁边一张桌边坐下。
他对面是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人。
两人面前也点了菜和酒,还有一锅汤,里面不知炖的是小鸡,还是别的,能隐约看到一只翅膀。
谈的都是平时做的活儿,听上去那人好似是丁老头的东家,所以他毕恭毕敬。
一顿饭吃完,丁老头先起身离开。
随后那人也走了。
傻妮和于渊吃的慢,到他们走了以后,才结帐出来。
于渊偏头问她“还有要买的吗”
“没有。”
她转头往东看,那是丁老头消逝的方向,只是这个时候连一点影踪也没有了。
但她有一肚子的迷惑“确认了吗”
于渊点头“确认了。”
“那那他到底有没有事”
“没有。”于渊说,转头对她笑了一下。
来时已经告诉她,是来看丁老头的。
只是理由扯了个假的,说看是不是过去京城里的旧人
这时候告诉傻妮不是,她放心不少。
虽然于渊没说京城里的旧人会怎样,但她听他们说话的语气,就觉得要是确认了是,那这人一定不是好人。
傻妮有点不愿意相信,丁老头是坏人,至少不相信他会去做杀人放火的事。
------题外话------
牛林大夫人果然最厉害
大小宝娘的套路真深,第一次见面,是他们被她套路了吧
白苏大嫂说话也太好笑了,我还能笑。
沈鸿大嫂真霸气
于渊得意洋洋回去看书夫人不错,硬起来都没男人什么事。
黄黄的迎春花,也在没人知道的角落里,露出一朵朵嫩黄的小花苞。
沈家门前的河流,重新欢快地流敞起来,在静夜里能听到潺潺的水声。
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一天一个样的往上窜。
跟庄稼一齐长的还有地里的草,所以牛林他们整天都在地里忙着拔草。
大小宝读书习武的任务,随着长大一岁,又增加了新的,所以已经没多少时间出来调皮了。
连沈鸿都更忙一些,因为春季万物复苏,疾病也会相应的增多。
而且来他这里的多为老人和孩子。
这些人他最是没耐性,干脆跟傻妮换了活计。
让她去诊脉断病,自己躲在后面抓药,只有极个别疑难杂症,才会劳动他沈大夫的手。
白苏的主要任务还是于渊。
她在研究新的解毒药,傻妮听过两耳朵,好像是一种药浴。
就是于渊发病的时候,把他按到煮过药的热水里,这样可以浑身解毒。
但沈鸿有疑问“要是把他的衣服脱了,按进了水里,他却一下子暴躁起来,到处乱跑怎么办”
于渊当下就狠狠踢了他一脚。
因为这种方法关乎着颜面,所以白苏虽然提了出来,却也没有那么快用,还在继续研究阶段。
家里唯一的闲人,仍然是于渊。
不过天气暖和以后,如果天晴,他也会走出家门,甚至去山里转转。
有时候沈鸿会与他一起,回来时还会给傻妮和牛林他们带来好消息。
比如哪里的野菜又长出来了,哪里的春笋现在正好吃。
二月于渊毒发的时间也没那么长,在多方努力的情况下,只有三天时间,他就已经缓了过来。
这已经是个十分喜人的结果,一家人为了庆祝,决定做一顿好吃的犒赏自己。
沈鸿当下请命,由他去镇上买鸡鸭羊肉回来,顺便也把牛林他们编的篮子拿去卖了。
牛林他们却是在,拔庄稼地里草的夹缝里,去山上挖了一波野菜,又弄了些竹笋回来了。
大小宝难得放风,去河边捉鱼了。
食材俱备,全部堆到厨房里,傻妮和牛林忙的头上冒汗,连白苏都来帮他们忙了。
一片喜气洋洋,比过年还热闹。
也便显的于渊屋里更安静。
沈鸿依然坐在他床边的椅子里,逐条给他回南梁那边传回来的消息。
“南梁在悄悄调兵,似乎要对哪边动手。”
于渊的眼角往上提了一些,他的眼尾本来就长,这么一拉,便有种老狐狸般的狡猾感。
“传信让南郡的守将密切关注南梁的动作,同时探探京城的情况。”
沈鸿不屑“京城的情况还用探,一直都是乱糟糟的,几党相争,正事一点不干,天天就琢磨怎么把自己的人弄死。”
“我要准确的消息,现在有哪几党,手里都有多少兵,多少将,如果有军来犯,谁能出战”
“是。”
沈鸿收集各方消息,却判断不出严不严重,但是看于渊的脸色,绝对能看得出来。
他对消息的敏感,是别人完全没有的,只言片语里,他都能嗅到危险,也能从大张旗鼓里,看出对方气数已尽。
把这事交待完,于渊又问他“南梁皇室可还有别的消息”
沈鸿“嗯”了一声,接着回下一条。
“四十年前,南梁皇宫确实出了一件大事,那位去西域和亲的公主的母亲,在宫斗中被害,跟着她的一批宫人,全部斩杀于宫内。”
这其实不算大事,所有皇宫内廷里,都会有落败者。
头领死了,手下与事件有染无染的,为了避免皇室丑闻出去,都会被斩杀。
别说是南梁,就他们北盛也有不少。
沈鸿的重点是“有几个嬷嬷,原也是服侍那位嫔妃的,但事发之后却没死,而是转去照顾了当时还年幼的公主。”
“她们可还活着”于渊问。
沈鸿摇头“没有,当时虽保下来了,但后来还是相继而死,最后一个死在公主去西域和亲前。”
沈鸿问“你说那个最后一个死的,会不会就是丁老太”
于渊没说,只是看着他。
沈鸿分析“既然能活到公主长大,说明这个人是有真本事,也跟公主的关系好,按理说不应该这个时候死的。
除非是公主念旧情,想着自己要嫁去西域,不能带她走,就放她出去。
又怕自己走了,别人再追杀她,所以私自放出去,做了一个假死的消息。”
沈鸿自己都佩服自己,简直是分析鬼才,这么复杂的后宫秘事,都没他猜着了。
眼巴巴地等着于渊夸他呢,结果等了好一会儿,于渊都没说话。
他只得自己问“我分析的对吗”
“不对。”
沈鸿“”
挺气的,“哪儿不对了”
“时间对不上,你上次说公主是十几年前出嫁的,而丁老太已经到大丰村四十多年了。她如果真是公主母亲的下人,那应该是从最早一批死的下人里逃生的,而不是公主出嫁的时候。”
沈鸿“啪”一声就拍向自己的大腿,然后很快又把手抬起来甩了甩,吃疼地说吸了一口气“对呀,对呀,她一定是那时候出来的宫女。”
于渊又说“可你别忘了,公主母亲是斗败的一方,后宫里不知多少眼睛盯着她。连一个后妃都斗死了,一个宫女还能活着安然出来吗而且还是带着细软出来的。”
沈鸿“”
南梁他不知道,北盛的皇宫里,这种情况几乎为零。
就算能出来,一路也免不了被杀,反正想活下去,比上天还难。
他苦恼的不行,连脏话都蹦了出来“娘的,这丁老太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于渊却说“能知道她名字,或许更好查一点。”
沈鸿只剩苦笑了。
“这个我早就想过了,可问遍了所有人,竟然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大家都说,从她一来大丰村,就叫丁家的,后来就是丁老太。”
“那丁老头儿呢他在镇上做事,总该有名字吧”
“有,可名字是假的。”
于渊立马说“你去查这个假名,是在大丰村里改的,还是在南梁就改了。据我所知,南郡这一代,想要买地的话,还是要有出生地出使的有效名字才能行的。”
沈鸿惊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这事”
于渊凉凉看他一眼“因为你没买地。”
他赶紧又问“可你怎么知道”
于渊“因为我比你聪明。”
沈鸿“”
智商的碾压,他是认输的。
沈鸿的人手足,有了这个方向,很快就查到丁老头的底。
跟他们一开始预想的差了些,“丁老头”不是南梁人,而土生土长的北盛南郡人。
只不过他原来不住大丰村,而是住在南郡地区别的镇上,后来跟丁老太成了婚,就搬到了这里。
沈鸿对于这个消息,除了想骂脏话,都表达不出自己的情绪了。
“不会是咱们全弄错了吧连那个丁老太也不是南梁人,是我们自己多想了”
于渊摇头“丁老太一定是南梁人,现在想来,从我第一次见她,就觉得不太对劲。”
沈鸿蔫头耷脑,快没兴致了“就算她是南梁人,可地是丁老头买的,咱们仍然没办法知道她的名字”
“我去一趟镇上,见见这个丁老头。”于渊打断他。
沈鸿吓了一跳“你去镇上,你开玩笑的吧你能在外面露面吗现在这个时候”
“无妨,我有分寸。”
他的分寸就是带着傻妮一起去。
精心妆扮过了,贴了一些小胡子,还在脸上点了墨点,甚至连头发都弄的风流不羁的。
傻妮也微微妆扮了一下,这样两人才相衬嘛
沈鸿赶着借来的牛车,送他们去镇上的时候,严重怀疑这两个人是借办事之机,实际是出来逛街游玩的。
因为于渊在路上,还跟傻妮讲起了故事。
沈鸿惊的眼珠都快掉了。
他跟着于渊这么久,都不知道他还有这方面的天赋,看到一个什么东西,都能说出一个典故来。
一只“咕咕”叫的鸟,他能编出一个英烈,死而不屈。
一棵刚发芽的草,他能说出一个婴孩儿,如何在艰苦环境下求生。
原来别人说的是对的,不是男人没有空,也不是男人笨嘴笨舌,只是他没遇到爱的人。
瞧瞧现在的于渊,平时脸冷的像冰,说话都不带两个字的,“嗯”“哦”就是全部。
如今竟然讲的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那个可爱又可怜的大嫂,完全不知道他是现编的,还听的入痴入醉,满脸崇拜。
沈鸿没眼看了,默默赶牛。
到了镇上,他把地方指给于渊,自己就赶着牛车,去他兄弟那里独自饮伤心茶。
于渊带着傻妮往镇东走,路上行人不少,来来往往,有买有卖。
他们穿着普通,打扮也不出采,所以混在人堆里并不引人注意。
两人一边走一边看,像所有来镇上买东西的人一样。
但其实傻妮还是紧张,悄声问他“要是爷爷不出来怎么办他是在这儿做事的,东家叫他出来他才能出来吧”
于渊眼睛看着街边的一个摊当,嘴上回着她话“他会出来的,早有安排。”
然后脚步已经往那处移去,捏了摊上的一支珠花问“这个几个钱”
珠花上嵌的都是细小粒的珍珠,颜色大小也不一,所以价格也不贵。
对于渊来说,这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东西,不过他们也是为了做样子,更没时间去逛别的铺子,就随便买些东西。
可傻妮却不这么想,她从来没买过这种饰物,甚至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戴。
连那支沈鸿以于渊名义,给她的银簪,她都舍不得戴,一直放着呢。
这个珠钗,一看就那么好,定然也不便宜,她实在
可于渊已经跟老板讲好价,拿了一些钱给人家,顺手就把珠钗别到她的头上。
还歪头看了一下,嘴角一勾,露出一个笑来“嗯,不错。”
傻妮“”
想说什么,可于渊已经往前走去。
头顶戴着一支珠钗,好似带着一个皇冠,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走的快了,珠钗掉到地上。
倒是于渊,一直都自自在在,看上去也不像第一次来石台镇。
一路上看到顺眼的东西都会买下来,有给大小宝的,也有给沈鸿和牛林他们的。
竟是买了不少,全用一个布包装着。
他也不拿,就拎在傻妮手里。
傻妮就觉得好似拎着一袋金子,心都提了上来,也就少了见丁老头的紧张,专管看着手里的东西了。
到了镇东,于渊找了个小酒馆进去,要了两个菜,两碗面,还有一壶酒。
像所有走累了的人,到此歇脚一样,开始跟傻妮吃了起来。
两人吃了一半,外面进来一个人。
清瘦身子,弯着背,像一只直不起腰的虾。
他在门口跟掌柜的说了几句,掌柜的往傻妮这边指了指,丁老头也跟着往这边看一眼。
傻妮已经吃到嘴里的面都差点又掉下去,紧张的连呼吸都乱了。
于渊就夹了一片肉给她,还轻声说“尝尝这个,我觉得味道还好,回去你要不也试着做一个。”
傻妮赶紧把那肉夹起来,仔细看了是什么肉,又放在嘴里尝。
等确定自己应该也能做出来时,丁老头已经走到他们旁边一张桌边坐下。
他对面是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人。
两人面前也点了菜和酒,还有一锅汤,里面不知炖的是小鸡,还是别的,能隐约看到一只翅膀。
谈的都是平时做的活儿,听上去那人好似是丁老头的东家,所以他毕恭毕敬。
一顿饭吃完,丁老头先起身离开。
随后那人也走了。
傻妮和于渊吃的慢,到他们走了以后,才结帐出来。
于渊偏头问她“还有要买的吗”
“没有。”
她转头往东看,那是丁老头消逝的方向,只是这个时候连一点影踪也没有了。
但她有一肚子的迷惑“确认了吗”
于渊点头“确认了。”
“那那他到底有没有事”
“没有。”于渊说,转头对她笑了一下。
来时已经告诉她,是来看丁老头的。
只是理由扯了个假的,说看是不是过去京城里的旧人
这时候告诉傻妮不是,她放心不少。
虽然于渊没说京城里的旧人会怎样,但她听他们说话的语气,就觉得要是确认了是,那这人一定不是好人。
傻妮有点不愿意相信,丁老头是坏人,至少不相信他会去做杀人放火的事。
------题外话------
牛林大夫人果然最厉害
大小宝娘的套路真深,第一次见面,是他们被她套路了吧
白苏大嫂说话也太好笑了,我还能笑。
沈鸿大嫂真霸气
于渊得意洋洋回去看书夫人不错,硬起来都没男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