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看同一片云的缘份 大章) (2/2)
了,竟然听话地点点头,安心坐在屋里读起书来。
傻妮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不进去,尽量让他们少一些忧虑。
但沈鸿若是出了,她便会进去,无微不至地照顾于渊。
熬好的糯糯的米粥里,剁了一些碎肉,还掺了小小的菜丁,做的好吃又有养分。
一口一口喂他吃的时候,两人都很少说话。
吃完饭,傻妮递给他沾了热水的布帕,让他擦拭嘴角。
之后,检查屋内的炉火等,把所有的事做好,才会走出屋门,去忙别的事,于渊这个时候差不多也该休息了。
如此足足过了五天,他总算缓了过来,可以下床走一走。
但外面阴云密布,细雨绵绵,一下子好像进入了深冬,冷的人都伸不出手来。
于渊也只是站在窗前看看,并没出去。
不过他起来以后,就把大小宝叫了进去。
想了一下,还是跟沈鸿说“把她也叫过来吧”
沈鸿想的更多一些“这些事还是不要让大嫂知道了,也做不了什么,白白担心。”
于渊与他看法不同“有其让她自己乱想,倒不如坦白告知,以后的事,以后再议。”
沈鸿犹豫地看了他一下,还是皮了一下“某人现在对我大嫂是越来越好了。”
不等于渊说话,立马飞奔出去,唤傻妮进来。
于渊坐在床沿边,大小宝靠他右手站在床边的桌子处。
傻妮就站在另一侧。
她进去时,于渊看了眼离她不远的椅子。
但傻妮觉得二公子都在窗边站着,她坐下去好像很不合适,所以就也站着了。
于渊开口,声音不大,却有足够的震慑力。
他在开口的瞬间,大小宝甚至都屏了一下呼吸,两双滴溜溜的大眼睛,也都转到了他的身上,聚精会神。
“想来你们已经知道我是谁了”于渊微顿一下,又介绍,“姓于名渊,字行舟”
在大小宝张口要说话时,他道“对,曾经是北盛朝的将军。”
傻妮“”原来这样。
大小宝则一齐向前“于叔叔”
“叫爹。”于渊瞪他们一眼,“要养成习惯,在任何情况下都这样叫。”
但声音很快又落下去,轻声解释“委屈你们了。”
大小宝“”
心情怪复杂的,这人厉一时,软一时,他们琢磨不透。
于渊却进一步解释“你们两个,是什么身份自己清楚吧,如今不是争权夺势的时候,活命要紧,明白吗”
大小宝同时点头,亦不敢再轻易开口。
于渊也没在此事上多讲,接下来说他们眼下遇到的事。
“最近从京城来了一批人,有二十来个,都是被抄家后,追杀出来的。”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他们是要通过南郡地界,逃到南边的南梁国去,但南梁恨北盛入骨,他们这样过去,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把他们截下了。”
他的眼睛,锐利地看过屋内的所有人,一字一顿,不紧不缓,却又是铿锵有力地说“但这二十几人里,很难判断出有没有细作。”
目光突然转到大小宝的身上“也就是朝中党派,派出来杀人、或者是打探什么消息的。所以你们最近最好不要往外面跑,安安生生在后院里读书就好。”
两个孩子一个字也不犟,立刻点头答应。
傻妮也不敢说话,因为他们说的她半点也不懂,但里面的一些词句,她是听得出来的。
比如“杀人”,“打探消息”等。
她以前想过于渊的身份,却从不敢想,是这般的位高权重,更不敢想,他与杀人的事有关,还能左右那么多人的生死。
还有大小宝,现在看来,他们两个似乎也不单单是富人家的孩子。
傻妮从小长在乡间,没来沈家之前,见到的最权威的人,就是丁家老太太,还有他们村的里长。
她连县太爷都没见过,又哪里会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一位将军站在同一个屋内
她不知看谁好,心里又欢喜,又担忧。
手不自觉又揪住了自己的衣角,慢慢拧着。
于渊给大小宝分析完形势,也对沈鸿说“我的病已经没事了,你最近住在镇上,多留意他们。”
沈鸿点头,“还好白叔没把咱们这里说出去,现在还能藏得住。”
“要是真有细作,怕也藏不了太久,所以早做打算。”于渊说。
目光却瞟向了一侧的傻妮,那姑娘把头低的,已经只能看到发顶,瞅不见脸上的表情了。
于是,于渊下一句话便道“既然把你们叫到一处说这事,就代表咱们已经是一家人,以后是走是留,便都会一起,所以不必过分忧虑,跟过去一样即可。”
果然,她的头一下子就抬了起来。
小小的巴掌大的脸上,睁着一又大大的眼睛。
里面装着疑惑,随后就是难掩的惊喜,嘴角也往上勾起,整个脸如花儿一样,瞬间绽放了。
于渊看的愣了一下。
片刻才把目光移开,接着往下说“最近来家里的人,也要多留意,尽量不要说太多闲话。还有,称呼和态度也和过去一样,不用刻意改变。”
傻妮赶紧点头。
她正在琢磨着,以后该怎么叫于渊。
他不是沈鸿的哥哥,又公开说自己姓于了,那自己再叫他大公子,好像不太合适。
经他这么一说,顿时又一阵释然,甚至还朝于渊笑了笑。
于渊的心思便动了一下,又朝她多看一眼。
一切安排好,就各就各位。
大宝接着回屋里去看书,偶尔会了演戏,还要当着牛林他们的面,骂一声于渊大魔头。
沈鸿以出门为由,去了镇上,傻妮便照看着医舍里的事。
那位之前脾肺有病疾的青年,又来了几次换药,最近一次刚好碰到沈鸿在家,把过脉后,给他调整了药方,继续吃着,算日子明天应该又该来了。
接触的多了,傻妮知道他住在小灵山南边,三四里处的一个村里。
名叫方良。
从穿着和抓药的表情来看,家境应该也不错。
除了最初来时,对自己病的焦急,以及不太相信他们外,后面都很有礼貌。
有一次来,还给带了一些红薯,说是自己家种的,让他们尝尝,很是热情。
傻妮整理药方的时候,看到了他的,便单独拿出来,搁在一旁。
第二天一早,方良果然来了。
手里竟然提着一块豆腐。
他先递给傻妮道“项大夫,这个是自家磨的,拿来一块给您尝尝。”
傻妮挺不好意思的“这么大老远的让您拿过来,很冷吧”
方良看看外面说“还行,今天没下雨,就是风大点。”
然后又说“这段时间吃了你们开的药,好多了,胸口没那么闷,上气也顺一些,走这点路都不算什么。”
傻妮笑了笑,也没再推辞,把豆腐接了过去。
方良赶紧说“先放去厨房吧,我在这儿等一会儿没事的。”
傻妮提着豆腐去放,正好碰到牛林过来问事,就站着跟他说了几句话。
再回到医舍时,竟然看到丁平平正跟方良说话。
丁平平最近也来过两次,是给丁宝拿药的。
纪氏被大小宝赶走后,又得知于渊他们已经回来,便不敢轻易来沈家。
她彪悍是有,但关于自己儿子,可不敢大意,这个时候也不敢得罪沈家。
尤其是丁宝吃了这里的药,确实好了不少,她就更谨慎了。
纪氏比孟氏好的一点就是,心眼没那么多,他们家药好,能治她儿子的病。
那她就想多吃点,让儿子快好起来。
于是又求到了冯氏的门下。
自然也不会像孟氏一样送礼,但冯氏本身就想让丁平平常去丁家走动,也就同意了。
一来二去,他们两家关系倒好上一些。
丁平平看到傻妮出来,忙着叫了一声“二姐。”
傻妮朝她笑笑,按着先来后到的顺序,先给方良把脉。
确实好了不少,药方又是沈鸿刚调过的,所以按着方子又抓了三副药给他。
抓完他的,就是丁宝的。
丁宝的病浅,喝两副药就差不多了,只是纪氏怕好不透,所以就又让来抓一次。
傻妮就把治病的药去了,给他添了些补养的,算是巩固一下。
她转身去抓药时,方良并没走,仍站在医舍里,跟丁平平说天上的云彩。
傻妮听了两耳朵,也没听明白他们两人的话从何处说起,便问道“这天阴成这样,怎的还有云”
丁平平兴致盎然“二姐,你不知道,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天空有一块云,特别像一棵树。
就一路走,一路看,从半路一直看到你们这里。
到了这儿,还差点跟他撞在一起,原来他也在抬头看云,你说巧不巧。”
傻妮“”
好巧呀,大家看上了同一片云,这是多大的缘份。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方良,见他眉眼弯弯,似乎也在为丁平平的话开心。
他眼睛里有光,不时会往丁平平那边看一眼,倒是别有一番意思。
不过了解不深,还是得谨慎。
所以这天抓完药,傻妮就多留了一会儿丁平平,让她吃完午饭再走。
方良见她不回,才拿了自己药,与她们道别。
待他走了,傻妮借口问丁平平“上次你来,说二娘急着给欣月找婆家,找到了没”
丁平平赶紧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找到了,还是镇子上的,听说那人以前还考过秀才,能说会道,长的也一表人才。”
说起这事,丁平平话可多了,又道“二婶找到这门亲,喜的眉开眼笑,生怕人家生变,急的三天两头往媒人家里跑,就催着赶紧成婚呢。”
傻妮问“那欣月愿意吗”
丁平平嘟了一下嘴“看样子也不太乐意,但听说那秀才惯会哄她开心。”
她往傻妮身边靠了一点,压着声音说“他们一起去镇上逛了,那秀才给三姐买了不少东西,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话,还哄的她很开心,现在看来,应该是行的,按二婶的意思,年底可能就要成婚。”
傻妮这才问了自己想问的话“那你呢”
丁平平的脸顿时一红,“我又不着急,等她嫁出去,家里就剩我一个女儿了,多好呀。”
傻妮笑着问“那大娘也不着急吗她有没说给你找个什么样的”
自然是说了的,但是丁平平才不去学这种话,多羞呀,打着“哈哈”把事混了过去。
傻妮见此,也不再多话,只管忙她的。
中午留了丁平平吃过饭,回去时依然叫牛林送了一段。
他们这边的路长,好远都看不到人,傻妮因为有自己的经历,总怕路上出什么事。
丁平平从家里来,她管不了,但走时,她就会让人送。
牛林如今也老实,送丁平平一路,连话都不多说一句,跟在她身后三四步远的地方,把人送进村,就折头回来。
丁平平好几次想请他到家里坐坐,他都摇头拒绝了。
还说他一个陌生男子,平白去一个姑娘家里,会影响她的名声,不好。
丁平平见此,也就不勉强他了。
不过三天后,方良来拿药,丁平平正好也来了。
两人不期而遇,又是惊讶又是惊喜。
丁平平这才问他“你是什么病呀,要吃这么多药”
方良如实说了,然后又问她是怎么回事
丁平平道“我上次是给弟弟拿药,这次是奶奶染了一些风寒。老人家不方便过来,所以开些祛寒补养的药回去。”
傻妮在里面听到她说话,忙着走出来问“奶奶病了”
丁平平连忙把手里药方递过去“村里的大夫说是染的风寒,开了这个方子,二姐你看看。”
不见病人,只看方子,哪里看得出什么来
傻妮见方子上都是去风寒的药,又向丁平平问了一些丁老太最近的状况,也没听出什么特别来。
但拿药给她的时候,还是嘱咐“先吃一副,要是减轻就再吃,不行就赶紧去镇上看看。”
跟着进来的方良听到了,立刻想到自己来时的境遇,于是问道“怎的她吃一副药就能看出好歹来,我却要吃这么许久”
大概是怕傻妮误会,连忙又解释“不通医理,有盲问之处,还请项大夫见谅。”
傻妮也没有怪他的意思,耐心解释“你的病是我们诊过以后,确定很严重了,才开的药,自然估得出,吃几副才会有效。老太太是没见到人,只拿一个方子来抓药,并不确定病情,所以才让她小心服用。”
方良的问题立刻就来了“那为何不让她来这里诊一诊呢你们不是亲戚吗如果真是年龄大不能来,你也可以去一趟呀”
他纯属是好心加好奇,却一点也不知丁家的事,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傻妮倒没什么。
但丁平平听到以后,又是给他递眼色,又是扯他衣服,连羞涩都没顾上,只想制止他往下说。
------题外话------
粗长章看着爽吧,一次看个够。
推荐好友凌七七的腹黑首辅的心尖宠
一朝穿越,沈云漪成了沈国公府嫡女,是兄长的掌心宠,父母的心头宝。
祖母是长公主,舅祖父是皇帝,外曾祖母是太后。
大楚最有权力的三人也通通宠着沈云漪沈云漪的金大腿可粗了
被万千宠爱的沈云漪摸着下巴,心想着就差有个好丈夫了该嫁给谁呢
某腹黑深情男俊眉一挑,似笑非笑“你还想嫁谁”
沈云漪立马回以深情眼波,重重点头,“你除了你还是你这辈子只想嫁给你”
傻妮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不进去,尽量让他们少一些忧虑。
但沈鸿若是出了,她便会进去,无微不至地照顾于渊。
熬好的糯糯的米粥里,剁了一些碎肉,还掺了小小的菜丁,做的好吃又有养分。
一口一口喂他吃的时候,两人都很少说话。
吃完饭,傻妮递给他沾了热水的布帕,让他擦拭嘴角。
之后,检查屋内的炉火等,把所有的事做好,才会走出屋门,去忙别的事,于渊这个时候差不多也该休息了。
如此足足过了五天,他总算缓了过来,可以下床走一走。
但外面阴云密布,细雨绵绵,一下子好像进入了深冬,冷的人都伸不出手来。
于渊也只是站在窗前看看,并没出去。
不过他起来以后,就把大小宝叫了进去。
想了一下,还是跟沈鸿说“把她也叫过来吧”
沈鸿想的更多一些“这些事还是不要让大嫂知道了,也做不了什么,白白担心。”
于渊与他看法不同“有其让她自己乱想,倒不如坦白告知,以后的事,以后再议。”
沈鸿犹豫地看了他一下,还是皮了一下“某人现在对我大嫂是越来越好了。”
不等于渊说话,立马飞奔出去,唤傻妮进来。
于渊坐在床沿边,大小宝靠他右手站在床边的桌子处。
傻妮就站在另一侧。
她进去时,于渊看了眼离她不远的椅子。
但傻妮觉得二公子都在窗边站着,她坐下去好像很不合适,所以就也站着了。
于渊开口,声音不大,却有足够的震慑力。
他在开口的瞬间,大小宝甚至都屏了一下呼吸,两双滴溜溜的大眼睛,也都转到了他的身上,聚精会神。
“想来你们已经知道我是谁了”于渊微顿一下,又介绍,“姓于名渊,字行舟”
在大小宝张口要说话时,他道“对,曾经是北盛朝的将军。”
傻妮“”原来这样。
大小宝则一齐向前“于叔叔”
“叫爹。”于渊瞪他们一眼,“要养成习惯,在任何情况下都这样叫。”
但声音很快又落下去,轻声解释“委屈你们了。”
大小宝“”
心情怪复杂的,这人厉一时,软一时,他们琢磨不透。
于渊却进一步解释“你们两个,是什么身份自己清楚吧,如今不是争权夺势的时候,活命要紧,明白吗”
大小宝同时点头,亦不敢再轻易开口。
于渊也没在此事上多讲,接下来说他们眼下遇到的事。
“最近从京城来了一批人,有二十来个,都是被抄家后,追杀出来的。”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他们是要通过南郡地界,逃到南边的南梁国去,但南梁恨北盛入骨,他们这样过去,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把他们截下了。”
他的眼睛,锐利地看过屋内的所有人,一字一顿,不紧不缓,却又是铿锵有力地说“但这二十几人里,很难判断出有没有细作。”
目光突然转到大小宝的身上“也就是朝中党派,派出来杀人、或者是打探什么消息的。所以你们最近最好不要往外面跑,安安生生在后院里读书就好。”
两个孩子一个字也不犟,立刻点头答应。
傻妮也不敢说话,因为他们说的她半点也不懂,但里面的一些词句,她是听得出来的。
比如“杀人”,“打探消息”等。
她以前想过于渊的身份,却从不敢想,是这般的位高权重,更不敢想,他与杀人的事有关,还能左右那么多人的生死。
还有大小宝,现在看来,他们两个似乎也不单单是富人家的孩子。
傻妮从小长在乡间,没来沈家之前,见到的最权威的人,就是丁家老太太,还有他们村的里长。
她连县太爷都没见过,又哪里会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跟一位将军站在同一个屋内
她不知看谁好,心里又欢喜,又担忧。
手不自觉又揪住了自己的衣角,慢慢拧着。
于渊给大小宝分析完形势,也对沈鸿说“我的病已经没事了,你最近住在镇上,多留意他们。”
沈鸿点头,“还好白叔没把咱们这里说出去,现在还能藏得住。”
“要是真有细作,怕也藏不了太久,所以早做打算。”于渊说。
目光却瞟向了一侧的傻妮,那姑娘把头低的,已经只能看到发顶,瞅不见脸上的表情了。
于是,于渊下一句话便道“既然把你们叫到一处说这事,就代表咱们已经是一家人,以后是走是留,便都会一起,所以不必过分忧虑,跟过去一样即可。”
果然,她的头一下子就抬了起来。
小小的巴掌大的脸上,睁着一又大大的眼睛。
里面装着疑惑,随后就是难掩的惊喜,嘴角也往上勾起,整个脸如花儿一样,瞬间绽放了。
于渊看的愣了一下。
片刻才把目光移开,接着往下说“最近来家里的人,也要多留意,尽量不要说太多闲话。还有,称呼和态度也和过去一样,不用刻意改变。”
傻妮赶紧点头。
她正在琢磨着,以后该怎么叫于渊。
他不是沈鸿的哥哥,又公开说自己姓于了,那自己再叫他大公子,好像不太合适。
经他这么一说,顿时又一阵释然,甚至还朝于渊笑了笑。
于渊的心思便动了一下,又朝她多看一眼。
一切安排好,就各就各位。
大宝接着回屋里去看书,偶尔会了演戏,还要当着牛林他们的面,骂一声于渊大魔头。
沈鸿以出门为由,去了镇上,傻妮便照看着医舍里的事。
那位之前脾肺有病疾的青年,又来了几次换药,最近一次刚好碰到沈鸿在家,把过脉后,给他调整了药方,继续吃着,算日子明天应该又该来了。
接触的多了,傻妮知道他住在小灵山南边,三四里处的一个村里。
名叫方良。
从穿着和抓药的表情来看,家境应该也不错。
除了最初来时,对自己病的焦急,以及不太相信他们外,后面都很有礼貌。
有一次来,还给带了一些红薯,说是自己家种的,让他们尝尝,很是热情。
傻妮整理药方的时候,看到了他的,便单独拿出来,搁在一旁。
第二天一早,方良果然来了。
手里竟然提着一块豆腐。
他先递给傻妮道“项大夫,这个是自家磨的,拿来一块给您尝尝。”
傻妮挺不好意思的“这么大老远的让您拿过来,很冷吧”
方良看看外面说“还行,今天没下雨,就是风大点。”
然后又说“这段时间吃了你们开的药,好多了,胸口没那么闷,上气也顺一些,走这点路都不算什么。”
傻妮笑了笑,也没再推辞,把豆腐接了过去。
方良赶紧说“先放去厨房吧,我在这儿等一会儿没事的。”
傻妮提着豆腐去放,正好碰到牛林过来问事,就站着跟他说了几句话。
再回到医舍时,竟然看到丁平平正跟方良说话。
丁平平最近也来过两次,是给丁宝拿药的。
纪氏被大小宝赶走后,又得知于渊他们已经回来,便不敢轻易来沈家。
她彪悍是有,但关于自己儿子,可不敢大意,这个时候也不敢得罪沈家。
尤其是丁宝吃了这里的药,确实好了不少,她就更谨慎了。
纪氏比孟氏好的一点就是,心眼没那么多,他们家药好,能治她儿子的病。
那她就想多吃点,让儿子快好起来。
于是又求到了冯氏的门下。
自然也不会像孟氏一样送礼,但冯氏本身就想让丁平平常去丁家走动,也就同意了。
一来二去,他们两家关系倒好上一些。
丁平平看到傻妮出来,忙着叫了一声“二姐。”
傻妮朝她笑笑,按着先来后到的顺序,先给方良把脉。
确实好了不少,药方又是沈鸿刚调过的,所以按着方子又抓了三副药给他。
抓完他的,就是丁宝的。
丁宝的病浅,喝两副药就差不多了,只是纪氏怕好不透,所以就又让来抓一次。
傻妮就把治病的药去了,给他添了些补养的,算是巩固一下。
她转身去抓药时,方良并没走,仍站在医舍里,跟丁平平说天上的云彩。
傻妮听了两耳朵,也没听明白他们两人的话从何处说起,便问道“这天阴成这样,怎的还有云”
丁平平兴致盎然“二姐,你不知道,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天空有一块云,特别像一棵树。
就一路走,一路看,从半路一直看到你们这里。
到了这儿,还差点跟他撞在一起,原来他也在抬头看云,你说巧不巧。”
傻妮“”
好巧呀,大家看上了同一片云,这是多大的缘份。
她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方良,见他眉眼弯弯,似乎也在为丁平平的话开心。
他眼睛里有光,不时会往丁平平那边看一眼,倒是别有一番意思。
不过了解不深,还是得谨慎。
所以这天抓完药,傻妮就多留了一会儿丁平平,让她吃完午饭再走。
方良见她不回,才拿了自己药,与她们道别。
待他走了,傻妮借口问丁平平“上次你来,说二娘急着给欣月找婆家,找到了没”
丁平平赶紧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找到了,还是镇子上的,听说那人以前还考过秀才,能说会道,长的也一表人才。”
说起这事,丁平平话可多了,又道“二婶找到这门亲,喜的眉开眼笑,生怕人家生变,急的三天两头往媒人家里跑,就催着赶紧成婚呢。”
傻妮问“那欣月愿意吗”
丁平平嘟了一下嘴“看样子也不太乐意,但听说那秀才惯会哄她开心。”
她往傻妮身边靠了一点,压着声音说“他们一起去镇上逛了,那秀才给三姐买了不少东西,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话,还哄的她很开心,现在看来,应该是行的,按二婶的意思,年底可能就要成婚。”
傻妮这才问了自己想问的话“那你呢”
丁平平的脸顿时一红,“我又不着急,等她嫁出去,家里就剩我一个女儿了,多好呀。”
傻妮笑着问“那大娘也不着急吗她有没说给你找个什么样的”
自然是说了的,但是丁平平才不去学这种话,多羞呀,打着“哈哈”把事混了过去。
傻妮见此,也不再多话,只管忙她的。
中午留了丁平平吃过饭,回去时依然叫牛林送了一段。
他们这边的路长,好远都看不到人,傻妮因为有自己的经历,总怕路上出什么事。
丁平平从家里来,她管不了,但走时,她就会让人送。
牛林如今也老实,送丁平平一路,连话都不多说一句,跟在她身后三四步远的地方,把人送进村,就折头回来。
丁平平好几次想请他到家里坐坐,他都摇头拒绝了。
还说他一个陌生男子,平白去一个姑娘家里,会影响她的名声,不好。
丁平平见此,也就不勉强他了。
不过三天后,方良来拿药,丁平平正好也来了。
两人不期而遇,又是惊讶又是惊喜。
丁平平这才问他“你是什么病呀,要吃这么多药”
方良如实说了,然后又问她是怎么回事
丁平平道“我上次是给弟弟拿药,这次是奶奶染了一些风寒。老人家不方便过来,所以开些祛寒补养的药回去。”
傻妮在里面听到她说话,忙着走出来问“奶奶病了”
丁平平连忙把手里药方递过去“村里的大夫说是染的风寒,开了这个方子,二姐你看看。”
不见病人,只看方子,哪里看得出什么来
傻妮见方子上都是去风寒的药,又向丁平平问了一些丁老太最近的状况,也没听出什么特别来。
但拿药给她的时候,还是嘱咐“先吃一副,要是减轻就再吃,不行就赶紧去镇上看看。”
跟着进来的方良听到了,立刻想到自己来时的境遇,于是问道“怎的她吃一副药就能看出好歹来,我却要吃这么许久”
大概是怕傻妮误会,连忙又解释“不通医理,有盲问之处,还请项大夫见谅。”
傻妮也没有怪他的意思,耐心解释“你的病是我们诊过以后,确定很严重了,才开的药,自然估得出,吃几副才会有效。老太太是没见到人,只拿一个方子来抓药,并不确定病情,所以才让她小心服用。”
方良的问题立刻就来了“那为何不让她来这里诊一诊呢你们不是亲戚吗如果真是年龄大不能来,你也可以去一趟呀”
他纯属是好心加好奇,却一点也不知丁家的事,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傻妮倒没什么。
但丁平平听到以后,又是给他递眼色,又是扯他衣服,连羞涩都没顾上,只想制止他往下说。
------题外话------
粗长章看着爽吧,一次看个够。
推荐好友凌七七的腹黑首辅的心尖宠
一朝穿越,沈云漪成了沈国公府嫡女,是兄长的掌心宠,父母的心头宝。
祖母是长公主,舅祖父是皇帝,外曾祖母是太后。
大楚最有权力的三人也通通宠着沈云漪沈云漪的金大腿可粗了
被万千宠爱的沈云漪摸着下巴,心想着就差有个好丈夫了该嫁给谁呢
某腹黑深情男俊眉一挑,似笑非笑“你还想嫁谁”
沈云漪立马回以深情眼波,重重点头,“你除了你还是你这辈子只想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