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浪军这边讨论宫斗性质之际,位于前院厢房内的秦琼也在为此事烦躁不安。
    “夫人切勿为皇家宫斗而伤心,伤了身子,再等等看吧”
    眼见夫君迟疑不决,秦夫人抹泪说道“夫君,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父皇走向末路吗
    父皇现已暴露暗影军,势必会被皇兄忌惮,朝臣参奏,后果不堪设想。
    只可惜父皇被皇兄架空了。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支持父皇,就不是夫君也呜呜”
    事态恶化到如今的地步,她虽然不谙朝政大事,但是她知道涉及皇位之事便是谋逆大罪。
    何况如今闹到三代人争夺皇位的地步,难以收场。
    可以说是开了先河,古今未闻。
    而古往今来争夺皇位都是无比血腥,成则王,败者寇,情义靠边站。
    加上她知道,李渊后发制人,做渔翁,摆明了痛恨李二当年夺位的复仇姿态,似是要把李二与其子嗣一并铲除,强势复出。
    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动机。
    这种情况,落入满朝文武眼里就变味了。
    虽然文武大臣都忠于李二,一旦李二顺利归来,无论是利益还是顺应人心所向,他们都会支持李二,借机整死李渊,但是李二尚未归来,李渊就有机会重登大宝。
    毕竟李渊的帝王手段,不及李二果决,多半会在登基之后重用满朝文武。
    这也是稳定朝局的必然措施。
    只要不是一心忤逆李渊的官员,多半不会降职受罚。
    说不好听点,李渊需要奴才帮他治理天下,而官员都是墙头草,貌合神离的选择。
    当然,文武大臣只要不傻,就能看出李渊重登大宝也活不长,另立太子的实际情况。
    只要顺应这一条,按照李渊的心意辅助新煌腾达指日可待。
    毕竟李渊的儿子多得很,铲除了李二这一脉,不愁皇位继承人选。
    但显然李二既有可能回归长安,与太子皇子一起夹击李渊,让李渊死无葬身之地,遗臭万年。
    而若非考虑到李渊会遗臭万年,她也不会哭求夫君协助父皇重登大宝。
    在她看来,这是减少皇家人自相残杀的最佳方式。
    换作李二携天书回归长安,整死李渊,太子皇子,即便心不愿,也会被大臣参奏而获罪。
    而太子皇子登基,不但不会放过李渊与李二,还会牵连很多人获罪,受死。
    一朝君子一朝臣,这是不可逆转的血腥事实,没跑了。
    当然,主要是她记挂着世子怀道的性命,掌握在李渊手中,顺势辅助李渊,她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毕竟她是李渊的女儿,没有父亲不疼儿女的。
    哪怕是皇家人,亲情牵绊还是有的。
    至少比起皇兄,皇侄的亲情眷顾,她选择父皇,故而游说秦琼出马。
    只是此时的秦琼在王浪军的影响下,淡化了权贵之心。
    这好不容易脱离朝廷,若是再次卷入其中难以善了。
    毕竟他认为李渊对上李二与太子皇子没有多少胜算,即便是胜了,也难以稳定朝局,安定天下人心。
    因为他比秦夫人看的远,认为潜藏在宫中的奸细会伺机行动,联合谋朝篡位之人作祟,制乱朝局,所以他觉着李渊重登大宝不现实。
    这种判断,在于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揣摩一系列的谋朝篡位事件,得出的结论。
    再说了,他知道宫斗事件是王浪军引发的复仇谋略,于情义而言,不能破坏。
    同时,他怀疑王浪军此举并非表面上报复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俏郎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圣灵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灵火并收藏大唐俏郎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