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里面,那位白龙鱼服的九五之尊则拿着一张文稿在仔细观看,不时点头,等一份看完,皇帝抬起头,看着那侍卫,问道“这文稿是将定襄侯的话,记述下来的”
    “是,正是当场记述。”
    “他这些个说法,还真有点意思,”皇帝低下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文稿,“立足中原关中,而放眼天下,于是藩镇有四是这个道理,这么说来,那四藩论,还真有可能是这小子所书,只是这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了,他过去是个什么模样,朕还能不知”
    这边还在说着,那边又有人过来,又是一名侍卫,捧着新的记述之稿。
    皇帝赶紧拿过来一看,结果只是扫了一眼,就勃然大怒“好个李怀,真个不分轻重”
    旁边的一听,赶紧都低下头去。
    便是那近侍黄旗都不免躬身,只是这心里却十分奇怪,听官家刚刚的语气,分明是对那位定襄侯有了改观,乃至信了四藩论为其所作,怎的转脸,就是这般语气了
    只是这边念头还未落下,就听那位至尊道“这等时候,本该安心下来,著书立说,那别人家写文,那个不是闭门不见客,推敲琢磨个几年,万无一失了,这才一口气书就,他李怀倒是好了,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急切的将文章写出来,以至于留下瑕疵。”
    这说着说着,皇帝的气似乎也理顺了,语气也缓了很多“本以为他过去是刻意隐瞒,不与其兄争锋,现在看来,还是不够沉稳只是若他所言为真,那郑兴业却不是个可提拔的”他的眼睛里闪过一点寒芒。
    边上,黄旗踌躇了一下,正要开口,没想到皇帝却先对那后来的侍卫问道“几位大家是如何处置这事的”
    “还未处置,”那侍卫从容回应,“当时杨先生以目视郑,但并未斥责,反而继续就那文稿询问侯爷,但那目中之意,却十分清晰,于是众人皆对郑生指指点点。”
    皇帝便问“郑兴业又是如何”
    “其人只在原地,不言不语,亦无表情。”
    “哼”皇帝冷哼一声,“本以为是个有本事的,结果却是这般卑劣,盗人文章,害得李怀匆忙书就文稿。”
    黄旗在旁提醒“官家,这事怕是还未定论。”
    “朕知晓分寸,是非曲直,不是朕来定的,但人心自有公道。”皇帝说到这里,忽然话锋一转,“只是还有一事,黄旗,得你亲自过去才行。”
    “奴婢听着。”
    “我这会看着这些记述之言,就知道李怀胸中是有东西的,但终究不比他手上所书,他的文稿原本里必有高论,否则杨靖那般性情,绝不会轻易就被说动,更不会认定郑兴业乃伪者”
    说着,他凝视着黄旗“你现在便过去,想办法将那原稿给朕带来,若是不能,至少得誊写一份”
    黄旗暗道果然如此,便就应下,转身便走。
    这边黄旗刚走,皇帝呼唤了一声“梓申”,那边就有一个面容冷峻的青年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这人相貌平平,身子瘦削但看得出浑身满是筋肉,行走间没有发出半点声息,来到了皇帝跟前,便单膝跪地,低头听令。
    “若郑兴业真是欺世盗名,那决不能姑息,此例不可长但朕思量着,只他一人的话,决计做不到如今这般,你去给朕查清楚,是谁人在背后推动”顿了顿,皇帝又道,“去皇城司问问,他们或许已有纪录,先前朕懒得过问,但而今却要给李怀一个公道和说法”
    “属下领命,”那冷峻青年拱拱手,先是应下,随后转而道“属下另有事要禀报圣上,先前侍卫回报,说是这院中正有两处异动。”
    “哦”皇帝眯起眼睛,“哪两处”
    “其一,荀国公子荀妙,似正与人勾结,欲行某事。”
    “荀妙”皇帝回忆了一下,“刚才见他与郑兴业很是亲近去查,这事的来龙去脉,朕要知晓”
    “诺”
    皇帝跟着又问“还有一事呢”
    那青年便道“文会之前,赵畅派了几人出去,如今抓了一人,正往浑园扭送,属下已着人监视动向,特来请示。”
    “赵畅他抓了人”皇帝露出疑惑之色,“什么人为何这时抓起”
    青年如实禀报“是一定襄侯府的逃奴。”

章节目录

我是这样的作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战袍染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战袍染血并收藏我是这样的作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