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华2年夏,天下大旱。
    各国暂停兵戈,忙于处理国内灾情。
    华郡靠近大海,淡水资源也很充足,情况相对好一些。
    不过大华国内各州郡灾情不容乐观,尤其元州水资源较少,旱灾期间百姓叫苦连天。
    往年也常有旱灾,每次灾情都会造成严重损失。
    大成国末期,遇到旱灾官府会出资购买,并且发放牛羊等牲畜给部分灾区百姓,让他们暂时迁徙到旱情没那么严重的区域。当然,全国上下那么多百姓,不可能全都靠这个方法,有时候也会开凿运河,增强排洪抗旱能力。
    开凿运河,排洪抗旱,宁泽早就在做,以前洪灾出现时,便未雨绸缪。
    只是今年旱情特别严重,过去的抗灾手段并不足够。
    为此,宁泽调拨大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打井抗旱的作业。同时持续开凿运河,妥善分配水资源,双管齐下。
    另一方面,大量制造水车,方便汲水抗旱。
    宁泽的抗旱政策效果不错,对国内旱情产生有效治理,民心稳固。
    周、梁、南成三国得知此事,派遣使者赶到大华取经。
    虽然四国互相攻伐,逐鹿天下,但百姓无辜。
    如今天下百姓收旱情所苦,三国希望大华以百姓为念,共享救灾经验。
    刘元香作为大华女皇,对文武百官说道“天下百姓,俱为朕之子民当救之。”
    宁泽表示同意,这也是刘元香更进一步提升名望的机会。
    于是将抗旱经验尽数传授三国使者,使其带回国内。
    主要是较为现代的钻井经验和水车制作方法。
    得到大华共享治旱经验,周、梁、南成三国经过努力,成功抑制旱情。
    天下百姓尽皆称颂大华女皇仁德无双,许多人前往大华境内。
    久旱必蝗。
    为防止之前那般可怕的蝗灾出现,宁泽治旱期间,命令各地官府积极扑灭任何规模的蝗虫,努力消灭蝗虫卵,加速开掘荒地,一来扩大农耕,二来减少蝗虫及虫卵生存空间。
    熙华2年秋,旱灾成功扛过,蝗灾也没发生。
    各国渡过旱期,迎来秋收。
    兵甲齐备,军粮充足,于是蠢蠢欲动。
    马健出兵西征,准备攻打沌、哈地乌两个蛮族部落。
    毕竟他们效忠陆骢,随时可能出兵袭扰。
    已经拿下山善、黎胡、突余,若将沌、哈地乌征服,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与陆骢交战,甚至得到五个蛮族的力量,转换为己方优势。
    陆骢显然不能让他得逞,于是派兵南下攻打羌阳。
    马健行到半路,听闻此事立刻掉头,匆匆赶回。
    羌阳极其重要,不容有失。
    马健、陆骢军队再度对峙羌阳,彼此交战。
    唐牛想要出兵南征,攻打密梁。
    谋士李培建议“我国北部尚有普多、堤两大蛮族听命于陆骢,当先伐之只有后方稳固,才能安心南下再者,征服普多、堤族,可以东征当梁,打通道路。”
    唐牛仔细想想,觉得有些道理。
    于是亲自出征,先往普多族方向进军。
    陆骢派周皓北上,进攻夏城,想要逼迫唐牛放弃攻打普多。
    梅绪坐镇夏城挡住周皓。
    周国与普多族中间隔着沙漠,唐牛兵马进入这片区域,在极端环境下死了上千士兵,好不容易穿越过去,顺利抵达普多。
    普多兵马迎击,被唐牛连续击败,数员大将阵亡。
    首领西力甫惧怕唐牛,于是主动投降,宣誓效忠。
    唐牛降服普多,收其兵马,借助普多族对地形的熟悉,往东横穿另外一片沙漠,抵达堤族境内。
    堤族生活在草木茂盛的山区,地形复杂。
    唐牛军抵达附近,找到合适地点安营扎寨,派出斥候打探堤族藏身之处。
    夜间休息时,营内突然一片混乱。
    无数毒蛇在军营乱窜,大量士兵熟睡时被咬,伤口肿起,周围变黑。
    唐牛急忙带兵撤出营地,命军医医治伤者。
    然而军医束手无策,到第二天清点发现,至少一千多人死于毒蛇之口,根本熬不到天亮。
    野生毒蛇不可能如此有秩序,同一时间出现在军营,向己方军队发动攻击。
    谋士李培说道“听闻堤族善于驯兽,想必昨日便是敌军奇袭”
    唐牛皱眉“堤族驱毒蛇袭营,防不胜防。人都没见着,我军死伤惨重,如何应对”
    李培回答“臣知道一种野草,燃之有烟,气味甚烈,可驱蛇虫鼠蚁。”
    “给你一千士兵,尽快采集”
    “喏”
    李培带兵采到大量野草,在军营周围点燃,果然蛇虫鼠蚁不敢接近。
    他又对唐牛说道“堤族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军师威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华任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华任仇并收藏军师威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