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银比索的正常进口银币,以及113万银比索的古代走s银币,加起来有163万银比索
    这些,他都没跟自己的手下说,也没法说。
    他总不能说历史文献认为这类船只有50万银比索左右的报关进口量,但我实际上开了天眼,先知先觉知道这条船有160多万银比索吧
    既然没法说,就难得糊涂这么混过去呗。
    顺带,还能让下属们心中的不甘,消弭掉七成,多好。
    粗略查验了一遍捞上来的那些文字记录,顾鲲又回到放货箱的船舱,最终把所有箱子都查了一遍。
    不少箱子里,都是上面放着不值钱的货物掩盖,而下面依然是银币为主可见走s瞒报这种事情,不光是现代有,四百年前的西班牙人就玩得很溜了。这都是为了躲过马尼拉这边的核查员时,表面功夫稍微能过得去一些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要给马尼拉核查员塞钱
    这种做法,跟尤里奥洛夫往16步枪上盖土豆,一样一样的。
    “苏亚雷斯号”上的主要掩饰货物,也是土豆和玉米,都是当时在美洲比较普及、而亚洲才刚刚开始引入的作物,也就是航海史上著名的“物种大交换”。
    “唉,要是这些东西,当初一到马尼拉,就能传回大陆,说不定大明就不会这么快灭亡了,至少不是以后来那种方式灭亡。”
    看着这些已经彻底碳化朽败的残渣,顾鲲内心也忍不住感慨。
    他看过史书,阿卡普尔科马尼拉航线,是1565年开辟的,所以番薯和玉米最早传入马尼拉,应该是1570年代初。
    而番薯传回华夏,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在南洋漂泊的胡建落第秀才陈振龙带回来的。当时西班牙殖民者严控番薯玉米这些美洲高产作物的扩散,关防查得非常严,如果有华人带作物种子出境被发现,都会被西班牙人杀害的。
    陈振龙是吧番薯藤编在麻绳里,才蒙混过关的。
    从这个角度说,胡建先民对于华夏文明从一亿多人涨到四亿人,是起了最大贡献的。
    只可惜,大明没有来得及享受到高产作物完全扩散后的红利,就嗝屁了。要是从1593年前推到1570年代,多20年育种繁殖,情况说不定就大不一样了。
    兰方国的立国,本来就是基于三百多年前永历帝的册封,所以兰方人多多少少对大明还是有点感情的。
    “这些东西,将来也都搬进海事博物馆吧,就当是最早来到亚洲的美洲作物,将来要是华夏旅游业兴起了,可以作为吸引明粉游客来朝圣的一个景点。”
    顾鲲内心已经想好了这些文物的价值最大化利用方式了。
    说不定过个几年,他就可以塞点黑钱,让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作家,或者其他类似畅销书的写手,夹带一些私货,多渲染渲染这里面的秘辛。
    第二天,所有人都经过充分休息后,就正式开始了最后的全船打捞作业。
    顾鲲继续开着他的潜艇,配合潜水员,把几百个储备浮力的充气浮筒,塞到沉船的空腔里。
    “夜莺号”比他之前的科考勘测船大得多,自重就有7000吨,载重能有6000吨。
    不过船上本身的设备、补给物资这些要占用2000吨的排水量,所以额外载重最大只有4000。
    但这也足够装得下一条最大全重13001500吨的大型盖伦帆船了。
    在500吨储备浮力的浮筒、和船上全部卷扬吊机的全力提升下,800多吨重的整体空船壳,稳稳地上升,终于浮出了水面。
    大船上立刻放下好几艘小艇,在旁边牵引,控制捞上来的沉船姿态,等待海水排出,让沉船重新达到仅靠自身浮力就足以漂在水面上的程度。木船把货卸了,海水排掉一部分,本来就是有可能漂起来的
    然后,就可以依靠牵引,把沉船从“夜莺号”船尾那个装潜艇的船坞登陆舱,直接把沉船拖进去。然后再关闭舱门,用水泵把船坞登陆舱里的海水全部排空。
    “准备返航”
    s我知道有些书友抱怨追更久了觉得平淡。
    我说句良心话,我这个更新速度,在免费期的书里,绝对算是快的了。大多数人免费期都是每天四千字。我只有之前一周,压缩到了每天四千字,后来又全部每天六千字了。
    当然,这个速度跟上架之后的人,肯定是没法比的,我也想上架,也想稍微写快一点,但确实是之前强手太多,我争不过,我检讨,是我自己写书受众不够多。
    如果实在不想追更的,这几天追完之后,大约追到本周四周五,后面可以稍微养几天,比如养个一个星期,因为到时候,有没有强推应该也已经确定了。
    等1月10号这本书上架之前,再回来开宰就怕有些养到1月10号忘了回来,唉。
    有些话说不说都是错。

章节目录

开局一条小渔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开局一条小渔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