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杨宁表情沉肃而又凝重地点了点头,眉间的川字纹越发地明显。
    “雁门若失,太原必陷,今中原纷乱,豪强林立,各自为政。而突厥一统漠北,休生养息数十载,控弦之士数十万,若此时聚漠北诸部南侵,不知道会不会又是一次五胡乱华之难重新上演。”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引自吕氏春秋,有“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飞狐古道、勾注为之首”的说法。
    战国策记载“张仪说燕王赵王欲并代,与代王遇于勾注之塞”。史记记载“赵襄子逾勾注而破并、代“。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有代勾注之北”。
    自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
    自秦汉以来,山西北部就是北朝各国统治的中心,成为民族大融合的前沿地带。雁门关及其所在的代县是古代塞北少数民族入侵内地的通道,所以,雁门关自古就是边防战略要地。
    雁门关北通马邑大同,南达太原,进可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上古称北陵、西隃,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是兵家必争之地。
    听着这个消息,在场的一干文武都显得有些沉闷与阴郁,杨广被困雁门之战这才过去没几年,而今,中原越发地衰落混乱,而突厥,则是越发地强大兴盛。
    甚至北地诸雄,都纷纷向始毕可汗这位草原雄主俯首称臣。在此危难关头,始毕可汗,终于张开了獠牙,而目标,正是马邑雁门之地。
    沉肃良久之后,杨宁站起了身来,扶了扶自己头上的帽冠,目光扫过在场的一干文武,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地道。“杨某为晋阳留守一日,国家之寸土,一段河,皆不可予外夷。”
    “我等愿誓死追随留守。”厅中诸位文武全都起身,朝着杨宁恭敬地长揖及地。
    在镇抚军南路行军总管秦琼当面安抚之下,汝南郡太守杜远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一脸毕恭毕敬地率领着汝南郡诸多官员退到了一旁,眼睁睁地看着镇抚军雄纠纠,气昂昂的精锐之师迈开豪迈的步伐,挺起胸膛,大步地朝着洞开的汝南郡治所汝阳城门走去。
    而此刻,汝南郡的五千郡兵,早早的就放下了武器,肃立于一旁,满脸不无羡慕地看着这一只顶盔贯甲,衣甲鲜明的镇抚军精锐从身边经过,接过郡治的城防。
    周法明也很是义气风发地站在秦琼的身后,这一次汝南郡能够不兴兵戈而下,自是他的自告奋勇,亲自入汝阳城,说服了与自己兄长周法尚颇有些交情的汝南太守杜远。
    立下了这份功勋的他,也是稍稍松了口气,毕竟自打追随着秦琼在两湖之地东征西讨,他数次主动求战,都未得到应允,让他颇为不甘心。
    好在这一次,凭借着自己亲哥的脸面,总算是说通了杜远立下功勋。
    秦琼安抚完了汝南郡的官员,自然也不会忘记身边的功臣,笑眯眯地拍了拍周法明的肩膀道。
    “周将军此番汝南攻略,当为首功,想来汝兄若是知晓周将军甘冒奇险,亲涉险地,得建奇功,一定也会很欣慰的。”
    “多谢大帅允末将之策,不然,末将焉能立功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隋唐君子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晴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了并收藏隋唐君子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