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非瞧见,问“这是”
    “我学校的学生,每年我都带出来长长见识。”谢晋毫不避讳。
    1994年,新上大成立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根据钱伟长校长的意见,请高水平的社会名流兼任院长,于是就请了谢晋。
    挂他的名,其实没啥关系。
    但老头比较负责,每年招生、毕业的时候都去瞅瞅。首届是一年制,已经毕业了,学员有赵巴菲特薇,陈渣渣思成。
    “哦,知道知道。有得您慧眼的么”
    “首届有个叫赵微的,演了我的女儿谷,还不错。这批么”
    谢晋忽然招招手,道“杨榕,过来”
    “谢导”
    一个十四五岁,满身稚气的小丫头跑过来,身材娇小,眼睛大大,很灵很秀气的样子。
    “见过许老师。”
    “许老师好”
    “她叫杨榕,我觉得还不错的。”
    “嗯,是不错。”
    许非稍稍弯腰,像个怪蜀黍,问“你毕业有没有着落想好去哪儿了么”
    “还没呢。”
    “我相信谢导的眼光,有没有兴趣拍我的戏”
    “呃,可以呀。”她随口应付,满不在乎。
    噗
    许非乐了,小时候就佛,长大了更佛,不争不抢万年女二,脾气还冲,啥都敢说
    赵宝钢找她试戏,说我要睡觉了,明天吧。冯裤子找她试戏,说我今天有事,明天吧牛啊可朕就喜欢这样的
    他没再言语,跟谢晋上楼。
    同学们纷纷围过来,大呼小叫,“天啊杨榕,你知道他是谁么”
    “那么好的机会,你应该多说几句啊”
    “这下可能吹了。”
    “吹就吹呗,我本来也不是拍他戏的。”
    杨榕撇撇嘴。
    这几百人,加上原本的几百人,一千余人的体量足以让小镇沸腾。
    还有不少洋人。新桥又不是京城,这哪见过啊,真跟看西洋镜似的。
    休整了一天,第三日清晨。
    各界领导、媒体云集,在影视城西北部靠三门湾的一个地方,搭建了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乃广州第一码头,地标建筑。林则徐查禁鸦片,便在此登岸,鸦片战争爆发后被皇帝免职,充军伊犁,离开时也在此下船。
    这景比原版气派多了。
    水面上是真有船,岸上则是千余名群演。
    几十个穿官服的大人,吹啦弹唱的礼乐队,静立的士兵,外围的百姓。可谓人流熙攘,樯帆林立,华洋杂处,番语盈耳。
    金发碧眼的外国水手与商人随处可见,也有兜售洋烟、水果的中国小贩混迹其中。
    而再外围,却是镇上百姓,好像全跑出来了,乌央央围观。
    好半天才让他们安静,跟着放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带着硫磺味的烟混合水面上的雾,飘飘散散,刹时间添了一层历史与现实的隔离感。
    谢晋居中,左右主要演员,站在“天字码头”的大牌坊下面。
    “砰砰砰”
    三声礼炮过后,谢晋喊“鸦片战争,开机”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