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非跟于佳佳深入聊了聊,对出书也很感兴趣。
    先把主体思路研究了一下,他自认没到立言的程度,娱乐一下还是可以的。
    首先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字数不会太多,二十万左右,倾向于小册子的风格,通俗易懂,随身携带。
    其次是写什么。
    许非觉得对方的想法很有意思,怎么去评价一部作品,好剧的标准是什么,烂剧的特征有哪些
    顺着往下想,他就有方向了,“教大家怎么看戏。”
    戏,包括电影、电视剧。一家之言,出版社概不负责那种。
    分为若干篇,每篇结构又分两部分,“看什么”和“怎么看”。包括题材、剧情、人物、表演、服化道、摄影技巧等等。
    点到即止,太深了自己也不懂。
    影视审美这东西,本质上是主观认知。十个人里九个人觉得烂,剩下那个偏不,人家就喜欢小时代,就喜欢富春山居图,真心诚意。
    那没辙。你不能说他错,只能说审美不同。
    但是呢,这东西也有非常硬性的客观标准。
    比如你不能把16年拍成6年的感觉;不能凭借知识分子的臆想就无视国家对贫困儿童的种种政策;不能让警察抓住小偷不带回派出所做笔录,而是用绳子绑在凳子上。
    不能让拉个一公里警戒线,后勤医疗随时待命,记者都要层层筛选的返回舱现场,弄两个屁民靠近,不仅靠近,还特么上去扶
    更发指的是,这瞎杰宝扯淡的一大堆,有些人全然无视,非要说你不懂意境,欣赏水平低
    当然画面还是挺美的。
    许非想写的,就是这些客观标准。
    胡同2火爆荧屏的同时,一场极其重要的会议在京城召开。
    中国电影报头版头条,以主旋律娱乐片为题,刊登了“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纪要。
    说来话长。
    197年,全国开展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活动。
    一位姓赵的家伙,从长影厂调到京城,帮助刚上任的电影局长,在全国电影会议上设计口号。
    这个口号是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此乃首次明确提出主旋律的概念。同时还有另一个口号,叫三性统一,即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
    是不是很熟悉因为现在还在用。
    当时的背景是,由于第五代崛起,拍了很多实验性的艺术片,结果没人看,慢慢中影就不发行了。
    像田壮壮的鼓书艺人,拷贝不超过10个。李小珑的鼓楼情话,零拷贝。
    艺术片卖不出去,各制片厂便大规模创作娱乐片。什么智斗美女蛇、无敌鸳鸯腿、东陵大盗,粗制滥造,低级色情,但有人看。
    电影界的人称之为“娱乐片大潮”。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本次会议召开。领导部门分成两个阵营,唇枪舌战,后来从“艺术片还是娱乐片”,演变成了“主旋律还是娱乐片”。
    主旋律赢了。
    这个结果,导致今后十几年间,国家都在大力扶持主旋律电影,以至于观影人数直线跳水。
    从1979年最高峰的293亿,下降到1991年的144亿,再到1992年的105亿。国营电影院也迅速凋敝。
    都是后话,暂不细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