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期,春城有四分之一的人都在养花、炒花,各大花市的每日人流量加起来,能达到恐怖的40万。
    许非和许孝文顺着斯大林大街现在叫人民大街一走,见两旁楼的窗台上摆满了各个品种的君子兰,隔绝了冷空气,或孕蕾绽花,或傲然怒放。
    再等到了红旗街附近,尚有六七百米的距离就开始拥堵,自行车都无法正常行驶,花市肆无忌惮的向外扩张,占据了一大片路面。
    数不清的人自动形成了一顺一逆两条线,算是入口和出口。
    旁边还有个家伙高举手臂,甩着薄薄的两页报纸,嘴里喷出阵阵白气,“君子兰报君子兰报还剩一份啊,还剩一份”
    “多少钱”许非问。
    “两块”
    疯了么,两块钱一张报纸他稍微有点犹豫间,便见个人冲过来,遂道“给我给我,我要了”
    拿在手里一看,正是12月初才创办的君子兰报,每周一期,每期只有四版。
    头版上写着固定的一句话,便是那位的题词“大力发展花卉事业”。再看内容,主要是介绍花的品种、培育技术和市场行情。
    许非略略一扫,便折好揣进怀里,跟老爹迈步往里走。同行的亦有很多男女老少,也攥着一份君子兰报,奔向红旗街花市。
    一时间,他竟产生了某种错觉,好像与三十年后,那些拿着促销广告疯狂挤进售楼处、房交会的人并无区别。
    跟着人群走了一会,才算进到花市里头。许非只觉嗡的一下,似闯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外面天寒风紧,里面热浪冲天,无数吵杂的声音混在一起,瞬间冲击着耳鼓,一时竟轻轻鸣响。
    有裹羊皮袄的,穿军绿大棉袄的,穿呢子大衣的,还有极少数穿羽绒服的,脸上挣扎着,狰狞着,带着令人害怕的狂热、紧张、懊悔,仿佛世间百态,都浓缩在了这个小小的花市里。
    口音更是天南海北,从最北到最南,从最西到最东,都能听得见。
    不算宽的街道,已被人流彻底占据,两侧全是店铺,夏天时摆到外面,冬天怕冻,花都在屋里。
    许非随便挤进去一家,见架子上摆着数十盆君子兰,开花的少,绿叶的多。
    而柜台上,摆着一盆盛开的细叶君子兰,花是橘红色,与碧绿光泽的叶片搭配,更衬托得鲜艳动人。
    一个男人攥着一沓钞票,额上青筋暴起,甚至连肌肉都在抽搐,“有没有先来后到我先看中的,我先看中的”
    “可人家出价高啊。”老板笑道。
    “我,我再加两千”男人喊道。
    “我加三千”另个人也道。
    “五千我加五千”
    另个人愤愤的盯了一会,扭头离开,看来超出了自己身家。男子则大为得意,打开公文包,又掏出一沓钞票。
    最后的成交价是一万二,就那么摞在柜台上,周围人看的呼吸粗重,眼睛发红。
    男子急不可待的把花抱起来,走出店铺。
    许非好奇,也跟着出来,就见这一路上,甭管认识不认识的,只要瞧你手里有花,品相还不错,都要问一句“出手么”
    “出手么”
    “七千七千”
    “一万卖不卖卖不卖”
    “一万二”
    “一万五”
    “一万八卖不卖”
    男子仅走了几百米,价格就涨了三次,东头买的,西头卖了,两万二,净赚一万
    许孝文眼睛瞪的溜圆,以往的认知被大大撕裂,“就这一小盆花能卖两万多这特么不是花,这是金条啊”
    “诶,君子兰现在就叫绿色金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