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元莞去政事堂扑空, 后来再见元乔, 也无那日的惶恐不安,留下她说了几句话。元乔面色淡淡,似是不耐,她不好强行将人留下来。
元乔离去后,她照旧一人坐下来,看着案牍上的奏疏发愣, 呆过片刻,只得打起精神来处理政事。元乔虽说冷淡,政事上却依旧听她的,将她奉若君主。
元乔与她不过是保持着君臣之间的界限罢了, 没有逾矩, 她不禁在想,元乔这算不算在变相的拒绝她。
是不是她的手腕快要恢复了, 元乔就开始不对她笑了,甚至连温声细语都没有了,今后大概都会是这样了。她长长一叹, 看着案牍上的奏疏,眼睛略有些酸涩。
或许, 皇帝就是孤家寡人。
皇帝自怨自艾几日后,也不再召见元乔,两人当真成了君臣,但她长大了,又掌握朝政上的权力, 元乔的摄政之名也该去了。
这次提议的中书,苏闻未曾参与,显然有些惊讶,皇帝不语,大长公主一党不肯应允。
元莞知晓是元乔的意思,她也不想元乔早早地退,不然最后亲近的机会都没有了。
皇帝再次偏向大长公主,魏律也是无奈,不过也是乐见其成之事,皇帝与大长公主关系和睦,没有怨恨,也利于朝堂稳固。
元乔去见太后之事,未曾瞒过元莞,她问元乔不如去问太后。近来元乔对她多有冷淡,问过也未必能听到实话。
入慈安殿后,太后对她态度也不再热切,她按下疑惑,询问元乔为何而来。
太后倚靠着迎枕,见元莞大有皇帝气势,不免讽刺几句,元莞听了,不作计较,复又道“太后骂完,可能告诉朕,元乔为何而来”
“她要来,我能拦着不成,再者陛下都不阻拦,我还能做甚。”太后看都不看元莞一眼,言语嫌弃,也是符合她一惯的性子。
元莞默然听了,知晓问不出话来,就只好作罢,带着人离开。
不难猜测,元乔与太后必说了什么,不然太后不会这么心平气和,她狐疑不定,莫名心中不定,元乔寻太后做什么,太后不该隐瞒才是。
两人必然是达成什么协议,太后才会闭口不言,旧日敌对的两人,会因什么事而达成同盟
回宫的一路上,她都想不透其中关隘。
皇帝不是愚蠢的人,她想不通的事,自会令人去查,孤鹜去将太后身旁的内侍婢女都查过一遍,依旧无所获。
慈安殿的宫人晦深莫测,对那日的事闭口不谈,孤鹜在宫中多年,知晓必有缘由,回去后禀给皇帝知晓。
元莞对于宫内的事极为敏感,宫内生存多年,并非一窍不通,她想起陈砚频繁进出宫门一事,吩咐孤鹜去办事。
她并非坐以待毙之人,元乔所为,目前不明,但做些提防总是好的。
先帝对元乔恩重,正因为如此,她才担忧元乔对先帝尽忠,才会做出对她不利的事。且她与元乔之间的亲密,都是借助在先帝的情分上。
一旦情分消失了,元乔做事必然狠辣。
她又唤来殿前司的统领,令他今日多加提防,又询问侍卫司近来可有变动。
殿前司统领不知陛下何意,还是据实回答“侍卫司与往常无异。”
“那便好,你下去吧。”元莞心微定,挥退殿前司统领,或许是她多想了。有豫王在,元乔不敢轻举妄动的。
想起豫王,她又唇角弯弯,送豫王大礼,元乔知晓,必然会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侍卫司没有动静,她也不再担忧什么,打起精神回垂拱殿。
复又安静几日后,行宫处传来话,豫王身子大好,不日可以起榻回封地。
皇帝按下消息,打发人回去继续看着,临安城并非是豫王封地,怎能让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病好也不准离开,多关些时日,看清元乔所为再作定论。
元乔对豫王必然是有情分的,有豫王在手,行事也方便些。
有了这些想法后,元莞陡然觉得自己不厚道,行事也不太光明,也做些威胁人的勾当,可想起元乔与太后密谋什么,就觉得生气。
心中不平,她还是决定找来元乔问清楚,听听元乔的解释。
元乔来时,一如往昔,元莞坐在案后,托腮望着她,语气慵懒“大长公主近日里是不是不舒服,朕瞧着眼下乌青,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容易留不住容颜。”
身子不好,很容易变老。
皇帝嘴巴坏,元乔也不去理会,行礼道“陛下召臣,有何事”
元莞不同她委婉,而是直言道“无甚大事,就是好奇大长公主见太后做什么”
皇帝愈发喜欢直来直去,问得元乔也不知晓得怎么回复,但凡有一丝丝委婉,她也可绕开。面对皇帝的坦率,她无法做到以城相告,谎称道“太后身旁的人不安分了。”
元莞不信她,扬起下颚道“他们不安分,直接拿下便是,何至于你走一趟。”
元乔轻声道“事关太后,处理不当,陛下处也会不安。”
元莞半信半疑“那你如何处置的”
元乔再次解释“自然将那些不安分的人拿下。”
“可是太后身旁的人并没有调动。”元莞直视元乔,分毫不让,她令孤鹜查过,慈安殿内在元乔走后,风平浪静。
皇帝大了,愈发不好糊弄,元乔无奈,遂将语气放作和缓,柔声道“陛下不信臣”
元莞说不出话来了,揪着自己的袖口,一阵为难,错过元乔面上愧疚与为难之色。元乔晓得她信了,想起太后说的话,她与元莞势均力敌,此事怕是难以善了。
然而她不愿走小人行径,以此令元莞放松警惕,思来想去,竟寻不得办法。
元莞不愿蒙骗她,张口就道“朕确实不信你。近日来,朕做什么,你总是反对,似要压制我一般,我忍你很久了。”
皇帝气呼呼的,最后那句我忍你很久了带着赌气的意味,元乔听后抿唇浅笑,装作不悦道“陛下将臣看成是佞臣了。”
“不是佞臣、也、也差不多了。”元莞嘟哝一句,眼见元乔态度和缓许多,就忍不住多看她几眼,鼓足勇气道“你可是觉得、觉得朕喜欢你不好,才与朕保持距离”
元莞语气带着忐忑,说话时紧张地看着元乔,毫无底气。她也想胆子大些,曾经都能将元乔说哭,也不知那时哪里来的勇气,现在倒好,连说话都要斟酌再斟酌。
周暨说的对,都是她宠得,自己软得一塌糊涂,才令元乔对她这般毫不在意。
想到这里,她又直勾勾的看着元乔,显得自己很有底气,没有错。
元乔被她反常的眼神看得头疼,发觉陛下比棘手的政事还要难缠,一会儿一个样子,就像是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她想了想,无语可答,元莞追得紧,她才被迫道“陛下不觉得自己行事荒唐吗”
“荒唐、朕觉得朕没有耽误政事,就不算荒唐,反之大长公主因私事处处针对朕,不算荒唐吗”
元乔道“臣做事无愧于心。”
元莞嗤笑“大长公主不过是无愧于先帝罢了,你对朕就无愧吗”
皇帝气势微显,添了三分少女的蛮横,就像是面对心爱人发狠一般,无理取闹中又带着生气,气元乔不讲理。
她从未对一人这般剖心过,元乔却处处想着旁人,时日久了,就无法做到平衡。
元乔摇首“臣对陛下,亏欠良多。”只怕今后亏欠得更多。
元莞哼了一声,心里这才好受多了,眉眼低垂,蛮横道“那你还处处与朕作对,朕让你、让你也是喜欢你罢了,换作是旁人,哪里会这般好说话。”
“让你也是喜欢你”元乔不知此话何意,低声重复一遍,面对皇帝直白的剖析,心几乎就此沉沦下去,她抬首,就见皇帝眼中浓浓的情意,干净而澄澈。
同元莞相比,她的作为太过肮脏。
“陛下将臣与政事相提并论,不觉对不起先帝吗”
“不要提先帝,你满脑子都是先帝,无药可救。”元莞道,她知晓先帝待元乔恩重如山,可哪里时刻记在心的,与一死人相比,将她这活人抛在一旁,就该治一治脑子。
皇帝的话,坏透了。
元乔也不恼,再下去,皇帝又要炸毛,她起身欲走“时辰不早,臣先去政事堂。”
“朕同意你走了吗”元莞眨眼看她,气势汹汹,仗着皇帝的身份走到元乔面前,望着她“大长公主心中可有朕这个皇帝”
依她看,分明是没有,就晓得先帝、先帝。
元乔无奈,迫于皇帝给的压力,唯有步步后退,低声道“陛下恼什么。”
“恼你将朕当猴耍。”元莞见不得她避重就轻的姿态,话不对,就开始跑,她伸手就抓住元乔的手腕,面色如乌云沉沉,压低声音“元乔,朕是皇帝,与你势均力敌,再过些时日,你便不是摄政公主,到时你能逃去哪里。”
皇帝口不择言,这次炸毛得更加厉害,眼中通红,就像发怒的小鹿,在元乔眼中,不过是强自撑起气势罢了。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性子良善,手腕虽疼,可分明听到皇帝紧张的呼吸声,她淡淡一笑“陛下说狠话,愈发不像了。”
一笑间,如沐春风,漾进元莞心口,捏着元乔的手不觉松了松,她装得不像吗
元乔离去后,她照旧一人坐下来,看着案牍上的奏疏发愣, 呆过片刻,只得打起精神来处理政事。元乔虽说冷淡,政事上却依旧听她的,将她奉若君主。
元乔与她不过是保持着君臣之间的界限罢了, 没有逾矩, 她不禁在想,元乔这算不算在变相的拒绝她。
是不是她的手腕快要恢复了, 元乔就开始不对她笑了,甚至连温声细语都没有了,今后大概都会是这样了。她长长一叹, 看着案牍上的奏疏,眼睛略有些酸涩。
或许, 皇帝就是孤家寡人。
皇帝自怨自艾几日后,也不再召见元乔,两人当真成了君臣,但她长大了,又掌握朝政上的权力, 元乔的摄政之名也该去了。
这次提议的中书,苏闻未曾参与,显然有些惊讶,皇帝不语,大长公主一党不肯应允。
元莞知晓是元乔的意思,她也不想元乔早早地退,不然最后亲近的机会都没有了。
皇帝再次偏向大长公主,魏律也是无奈,不过也是乐见其成之事,皇帝与大长公主关系和睦,没有怨恨,也利于朝堂稳固。
元乔去见太后之事,未曾瞒过元莞,她问元乔不如去问太后。近来元乔对她多有冷淡,问过也未必能听到实话。
入慈安殿后,太后对她态度也不再热切,她按下疑惑,询问元乔为何而来。
太后倚靠着迎枕,见元莞大有皇帝气势,不免讽刺几句,元莞听了,不作计较,复又道“太后骂完,可能告诉朕,元乔为何而来”
“她要来,我能拦着不成,再者陛下都不阻拦,我还能做甚。”太后看都不看元莞一眼,言语嫌弃,也是符合她一惯的性子。
元莞默然听了,知晓问不出话来,就只好作罢,带着人离开。
不难猜测,元乔与太后必说了什么,不然太后不会这么心平气和,她狐疑不定,莫名心中不定,元乔寻太后做什么,太后不该隐瞒才是。
两人必然是达成什么协议,太后才会闭口不言,旧日敌对的两人,会因什么事而达成同盟
回宫的一路上,她都想不透其中关隘。
皇帝不是愚蠢的人,她想不通的事,自会令人去查,孤鹜去将太后身旁的内侍婢女都查过一遍,依旧无所获。
慈安殿的宫人晦深莫测,对那日的事闭口不谈,孤鹜在宫中多年,知晓必有缘由,回去后禀给皇帝知晓。
元莞对于宫内的事极为敏感,宫内生存多年,并非一窍不通,她想起陈砚频繁进出宫门一事,吩咐孤鹜去办事。
她并非坐以待毙之人,元乔所为,目前不明,但做些提防总是好的。
先帝对元乔恩重,正因为如此,她才担忧元乔对先帝尽忠,才会做出对她不利的事。且她与元乔之间的亲密,都是借助在先帝的情分上。
一旦情分消失了,元乔做事必然狠辣。
她又唤来殿前司的统领,令他今日多加提防,又询问侍卫司近来可有变动。
殿前司统领不知陛下何意,还是据实回答“侍卫司与往常无异。”
“那便好,你下去吧。”元莞心微定,挥退殿前司统领,或许是她多想了。有豫王在,元乔不敢轻举妄动的。
想起豫王,她又唇角弯弯,送豫王大礼,元乔知晓,必然会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侍卫司没有动静,她也不再担忧什么,打起精神回垂拱殿。
复又安静几日后,行宫处传来话,豫王身子大好,不日可以起榻回封地。
皇帝按下消息,打发人回去继续看着,临安城并非是豫王封地,怎能让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病好也不准离开,多关些时日,看清元乔所为再作定论。
元乔对豫王必然是有情分的,有豫王在手,行事也方便些。
有了这些想法后,元莞陡然觉得自己不厚道,行事也不太光明,也做些威胁人的勾当,可想起元乔与太后密谋什么,就觉得生气。
心中不平,她还是决定找来元乔问清楚,听听元乔的解释。
元乔来时,一如往昔,元莞坐在案后,托腮望着她,语气慵懒“大长公主近日里是不是不舒服,朕瞧着眼下乌青,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容易留不住容颜。”
身子不好,很容易变老。
皇帝嘴巴坏,元乔也不去理会,行礼道“陛下召臣,有何事”
元莞不同她委婉,而是直言道“无甚大事,就是好奇大长公主见太后做什么”
皇帝愈发喜欢直来直去,问得元乔也不知晓得怎么回复,但凡有一丝丝委婉,她也可绕开。面对皇帝的坦率,她无法做到以城相告,谎称道“太后身旁的人不安分了。”
元莞不信她,扬起下颚道“他们不安分,直接拿下便是,何至于你走一趟。”
元乔轻声道“事关太后,处理不当,陛下处也会不安。”
元莞半信半疑“那你如何处置的”
元乔再次解释“自然将那些不安分的人拿下。”
“可是太后身旁的人并没有调动。”元莞直视元乔,分毫不让,她令孤鹜查过,慈安殿内在元乔走后,风平浪静。
皇帝大了,愈发不好糊弄,元乔无奈,遂将语气放作和缓,柔声道“陛下不信臣”
元莞说不出话来了,揪着自己的袖口,一阵为难,错过元乔面上愧疚与为难之色。元乔晓得她信了,想起太后说的话,她与元莞势均力敌,此事怕是难以善了。
然而她不愿走小人行径,以此令元莞放松警惕,思来想去,竟寻不得办法。
元莞不愿蒙骗她,张口就道“朕确实不信你。近日来,朕做什么,你总是反对,似要压制我一般,我忍你很久了。”
皇帝气呼呼的,最后那句我忍你很久了带着赌气的意味,元乔听后抿唇浅笑,装作不悦道“陛下将臣看成是佞臣了。”
“不是佞臣、也、也差不多了。”元莞嘟哝一句,眼见元乔态度和缓许多,就忍不住多看她几眼,鼓足勇气道“你可是觉得、觉得朕喜欢你不好,才与朕保持距离”
元莞语气带着忐忑,说话时紧张地看着元乔,毫无底气。她也想胆子大些,曾经都能将元乔说哭,也不知那时哪里来的勇气,现在倒好,连说话都要斟酌再斟酌。
周暨说的对,都是她宠得,自己软得一塌糊涂,才令元乔对她这般毫不在意。
想到这里,她又直勾勾的看着元乔,显得自己很有底气,没有错。
元乔被她反常的眼神看得头疼,发觉陛下比棘手的政事还要难缠,一会儿一个样子,就像是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她想了想,无语可答,元莞追得紧,她才被迫道“陛下不觉得自己行事荒唐吗”
“荒唐、朕觉得朕没有耽误政事,就不算荒唐,反之大长公主因私事处处针对朕,不算荒唐吗”
元乔道“臣做事无愧于心。”
元莞嗤笑“大长公主不过是无愧于先帝罢了,你对朕就无愧吗”
皇帝气势微显,添了三分少女的蛮横,就像是面对心爱人发狠一般,无理取闹中又带着生气,气元乔不讲理。
她从未对一人这般剖心过,元乔却处处想着旁人,时日久了,就无法做到平衡。
元乔摇首“臣对陛下,亏欠良多。”只怕今后亏欠得更多。
元莞哼了一声,心里这才好受多了,眉眼低垂,蛮横道“那你还处处与朕作对,朕让你、让你也是喜欢你罢了,换作是旁人,哪里会这般好说话。”
“让你也是喜欢你”元乔不知此话何意,低声重复一遍,面对皇帝直白的剖析,心几乎就此沉沦下去,她抬首,就见皇帝眼中浓浓的情意,干净而澄澈。
同元莞相比,她的作为太过肮脏。
“陛下将臣与政事相提并论,不觉对不起先帝吗”
“不要提先帝,你满脑子都是先帝,无药可救。”元莞道,她知晓先帝待元乔恩重如山,可哪里时刻记在心的,与一死人相比,将她这活人抛在一旁,就该治一治脑子。
皇帝的话,坏透了。
元乔也不恼,再下去,皇帝又要炸毛,她起身欲走“时辰不早,臣先去政事堂。”
“朕同意你走了吗”元莞眨眼看她,气势汹汹,仗着皇帝的身份走到元乔面前,望着她“大长公主心中可有朕这个皇帝”
依她看,分明是没有,就晓得先帝、先帝。
元乔无奈,迫于皇帝给的压力,唯有步步后退,低声道“陛下恼什么。”
“恼你将朕当猴耍。”元莞见不得她避重就轻的姿态,话不对,就开始跑,她伸手就抓住元乔的手腕,面色如乌云沉沉,压低声音“元乔,朕是皇帝,与你势均力敌,再过些时日,你便不是摄政公主,到时你能逃去哪里。”
皇帝口不择言,这次炸毛得更加厉害,眼中通红,就像发怒的小鹿,在元乔眼中,不过是强自撑起气势罢了。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性子良善,手腕虽疼,可分明听到皇帝紧张的呼吸声,她淡淡一笑“陛下说狠话,愈发不像了。”
一笑间,如沐春风,漾进元莞心口,捏着元乔的手不觉松了松,她装得不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