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性子不仅坏, 还愈发不讲理, 政事通透,遇到小事就极为任性,元乔懒得同她计较, 十六七岁的孩子,她也不知如何安抚。
    好在元莞勤勉,于朝政没有疏忽, 春日里两件大事, 一是科举, 二是皇帝的生辰。
    科考并非是小事, 贪污舞弊, 几乎是常有的事, 皇帝登基后的第二次科举,不容疏忽。朝堂上下都为之重视, 大宋朝臣除去科考外还有荫封,但寒门子弟唯有科考,侯爵府邸的也可走荫封。
    也并非是所有的侯爵子弟都可以荫封,庶出子弟的还是要脚踏实地。
    苏闻举荐翰林杜学士, 元乔不知此事, 询问皇帝的意思,想令皇帝自己做决定,毕竟此番是选拔良才之际,必然还是要皇帝自己钦点的为好。
    皇帝初次经历此事,拿不定注意, 选来择去都没有更好的人选,元乔一问,就当她有人选,反问她的意思。
    元乔不肯说,言道“陛下该有自己的人选才是,臣没有拟定人选。”
    她为的是皇帝自立,并没有私心,与苏闻大为不同,元莞颔首,元乔又道“苏相可举荐了”
    私下里的事,元乔哪里会知晓,但同朝为臣,她心里有些底细,苏闻于此事上极为关注,且近日来苏闻于朝堂上并没有出声,可见不寻常。
    元乔心思细腻,察觉到异常,又不确定,才问问皇帝。
    殿内仅二人,元乔诚心问,元莞做不出欺骗,点头道“苏相举荐杜宿。”
    元乔恍然大悟,也不多言,只说“二人相识多年了。”
    苏闻私心,亦为自己筹谋,元乔见皇帝举棋不定,笑了笑,“不若就杜宿,陛下出试题即可。”
    “朕”元莞不自信,知晓元乔的意思,苏相既然私下推荐,势在必得。她眼下皇位不稳,不能得罪重臣,杜宿也并非是很差的人选,不若就定他,天子出试题,也一定的将杜宿权力夺来一半。
    皇帝并非是张扬之色,对自己缺些信心,许是初次遇到这些事,元乔在侧就需安慰她“陛下可试试,与杜宿请教一番,先帝也曾亲出试题,并非是罕见之事。”
    且皇帝择良才,还需看是否合心,这样一来,学子的想法在答题上就会体现出来。
    皇帝答应下来,面色多了丝凝重,元乔起身要退下了,她又想起一事,问元乔“藩王回京一事,大长公主如何想的”
    去岁以藩王封地不平为由而拒绝,后去查探,并无大事发生,今年太后被困慈安殿,无权无势,掀不起风浪。
    且皇帝手中握有豫王命家臣入京招揽重臣的证据,她并不惧怕豫王有所动作,且观元乔之色,她也并不希望藩王回京。
    元乔犹豫,难得在皇帝面前露出犹豫不定的神色来。她一为难,元莞就心疼,忙道“藩王终归要回京,今岁与明年也无不同,不如就今岁。”
    皇帝焦躁的眼神映入元乔幽深不可见低的眸子,她默然叹息,确实避不过一世,且这么多年来,豫王一直未曾死心,不如趁此机会,令豫王死了这番心思,安心做一藩王。
    德惠太后令她不可接近豫王,也不能见豫王一脉就此凋零,都是她的儿子,文宗与老豫王之间,她选择文宗,再到豫王这里,她必然希望子嗣昌盛。
    德惠太后的话令她极难做人,皇帝与豫王之间,她保的必然是豫王,到时若失去平衡,她必然是对不起德惠太后。德惠太后当初拼死救下她不易,她也不愿违背她的遗愿。
    “那便听陛下的。”元乔道。
    元莞不知她为何为难,太后之势难起,奉养于慈安殿是最好的去处,她杀不得,但能囚,荣华富贵不缺。
    她想了想,还是选择问出口“大长公主似有为难事,说与朕试试。”
    她喜欢元乔,话出真心,凭借她二人如今之势,豫王不足为惧,她想令元乔开心。
    皇帝眸色炙热,一片真心,元乔再不通情事也能感应出来,不觉一笑,坦然道“陛下对臣如此关心,臣很感激,或许陛下该将这番心思对小郎君才是。”
    话说出口,她又有些后悔。陛下喜欢她,才对她这么关心,若以后喜欢小郎君,小郎君借此欺负她,又如何是好
    元莞看着强势,可若心中有人,就会软下心来。这些时日皇帝往公主府送了许多精致的珍品,她拒绝不得,令人好生收入库房里摆着,可想而知,陛下一旦喜欢,就会掏心。
    她隐隐担忧,欲劝谏,又不知怎么劝说。
    说来可笑,她竟觉得杞人忧天了,对上皇帝担忧又生气的神色,她忙改口“臣担不起陛下的喜欢。”
    阿兄若知晓她带坏了元莞,定会生气。
    元莞不明她的心思“为何担不起喜欢还分什么贵贱吗”
    元乔摇首,淡然一笑,道“陛下该知臣的身份,你我二人不会有结果的。”光是姑母这层身份,就逃脱不开。
    两人初次坦然面对,令元莞恍如隔世,她心中忐忑又激动,观察元乔平淡的神色,目光几无波澜。元乔美貌来自文宗贤妃,光是一眼就可令人心动。
    或许元乔居高位,气势夺人,令人一眼都不敢看,故而旁人都不知她的美,元莞自登基后,每每早朝之际,抬眼就可看见。
    日久生情,大概就是这样,元乔的美与常人不同,不仅在表皮,骨子里的神韵都是旁人比不上的。
    元莞见识过元乔动情之色,也唯有她一人见过,那夜所有的人都被赶出去,她自认不仅喜欢元乔的身子,也喜欢她的人,还有她的一切。
    她稳住心神,从御座上走下来,凝眸望着她“朕对你并无亵渎的心思,那夜是无奈之举,纵如此,也未曾欺辱你。”
    皇帝身形修长,一走近,面前光色就黯淡许多,元乔起身,欲开口,陡然发现陛下长高了,比她还要长之两寸。
    或许,陛下不再是孩子了。她不该再以对待孩子的态度来对待陛下,这样与陛下而言不公。
    元乔并非是狠心之人,就看她对皇帝的态度,就可知刚中带柔,她的性子亦是如此。皇帝似有同感,她羡慕元乔喜怒不形于色的从容,也恼恨元乔对待诸事的平淡,连对她表达出的喜欢也是不在意。
    人怎地可以冷情如此,可细细一想,都是她的一厢情愿,元乔并没有做错,相反辅助她亲政,得了霸道的声名,至今都未曾成亲,旁人都不敢接近她。
    两人心思各异,一人担忧与懊恼,一人却是心疼。
    元乔望着她强装镇定之色,心中就软了下来,眸色添了几分从未有过的宠溺“陛下的心思很正,臣未曾看错人,既然如此,为何不从一而终”
    从一而终元莞急道“如何从一而终,自始至终,朕都未曾喜欢过旁人。”
    元乔劝道“那夜陛下摆正心思,今后何不继续”
    “朕后悔了,后悔那夜做一君子。”元莞嘟囔一句,话里带着委屈也不甘,仿佛在埋怨元乔不理解她的心。
    本又是一句调戏的话,元乔却不生气了,或许被小皇帝调戏惯了,习以为常。陛下就只在嘴上乱说罢了,过过嘴瘾,除去福宁殿内故意气她外,也没有再动手动脚。
    她叹息道“陛下莫要说傻话了。”
    元莞破罐子破摔,直言道“朕、我哪里不好吗”
    元乔幽深的眸子里漾过一抹暖风,内心挣扎许久,连对视皇帝的勇气都没有,垂眸道“陛下哪里都好,长得也好,只是臣对你无男女之情,强求不得。”
    元莞沮丧,凝视她平静间又生涟漪的眸色,“那你喜欢旁人”
    旁人元乔顿住,说来可笑,她见过无数人,俊秀也好、有权势也罢,都从未有过这样男女之情,她不知如何回答,就停顿下来。
    她极是为难,就像是一稚子遇到分叉的路,不知归去的方向在哪里,还需人指引。
    元莞甘于做那引路人,指引她“没有,对吗”
    元乔不答。她又道“大长公主没有就没有,朕又不会勉强你,你且放心就是了,朕不乱来,不会对你下药,就算做不得夫妻,做君臣也可。”
    小皇帝语气绵软,让紧张不安的元乔松懈下来,抬眸间,小皇帝弯唇浅笑,清纯昳丽,就像是清晨的露珠,经过一夜沉淀后,最为澄澈。
    她不知该说什么好,唯有后退一步,匆忙离开。
    自从福宁殿后,她对皇帝的喜欢并没有厌恶,从那样恶心的事情过后,已没有什么事再比得上了。
    故此,她在面对皇帝的喜欢后,并没有滔天的怒气,而是平淡的拒绝。
    遭到拒绝的小皇帝并没有沮丧,元乔对她没有动心,对旁人亦是如此,可见是元乔的性子清冷,不是针对她。
    不过能与元乔坦诚,而没有惹她生气,可见也是一大进步。
    孤鹜入内禀事,就见到皇帝时而叹气时而展颜,似是遇到棘手的事,将人折磨傻了。他担忧道“陛下可是不舒服”
    “无事。”元莞摆手,示意他莫要慌张,心中郁闷之气不得出,被心爱的人拒绝,也并非是一件好受的事。
    拒绝便罢,她还有机会的,且她还小,有时间去等元乔动心,她想了想,问孤鹜“你可知大长公主有什么喜好”
    “喜好您要讨好大长公主”孤鹜一怔,这么多年来大长公主性子清冷,对事物都表现出波澜不惊之色,并没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小皇帝太放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九皇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皇叔并收藏小皇帝太放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