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的。”
刘桂花其实也不知道苏迎春和苏半夏在想些什么,爹给他们买东西,不应该欢欢喜喜的戴上吗
“早点睡,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年底了,家里的事情一箩筐,不抓紧,等过年那一天都不一定忙的完,“你明天还得给爹娘送年礼。”
被刘桂花一提醒,苏三祥才想到明天又要去岳父岳母家里,赶忙将脑海中的杂念抛出,闭上眼睛,睡觉。
第二天,苏实秋听到苏三祥要去外公外婆家,赶忙提出他今年也要一起上门。
万一爹做的不是家里,是外公外婆家,那岂不是更难处理。
苏三祥和刘桂花并不晓得他得想法,以为他是长大了想帮着家里分担,很乐意他一同前去。
去到外公外婆家,苏实秋不着痕迹的盯着苏三祥,每次他有个小动作都要提着一口气,生怕他下一秒暴动。
自始至终,苏三祥都没表现出任何的出格行为,苏实秋才偷偷的松一口气。
一直不着痕迹的盯着,直到大年三十当天,苏三祥也没表现出任何的异常。
以至于姐弟四人,多次猜测,他们是不是想岔了,爹给他们买首饰、买零嘴,只是单纯的想做这些,并不带其他任何的目的。
虽说是这么想了,却没一人放松。
对他,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于苏半夏一家而言,今年的年过的比往年都要热闹一些,少了矛盾,多了前来辞年的小孩子。
苏家村的习俗,大年三十当天,早上拜神,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拜神的东西,前往城隍庙跪拜,辞去旧岁,迎来新朝。
吃过午饭,便是十二岁以下小孩子们家家户户辞年的时刻,成群,汇聚一起,大的带着小的,进门说着吉祥话。
苏忍冬吃过午饭便背着他的特意请姐姐做的布袋子出门了。
不能出去的人也没闲着,苏三祥在准备下午祭祀用的东西,苏半夏和苏迎春则是守在家里,等着小孩子们上门。
气派的新房子,肯定会吸引小孩子上门。院门和大门一大早便敞开着,欢迎小客人们。
看着打扮的喜气洋洋的小孩子踏进家门,苏半夏和苏迎春都会特别的开心,将准备好的炸果子分给他们。
迎来一批批,送走一批批,姐妹两人的活看似挺简单,一下午忙下来,还挺累的。
当小孩子们的辞年走完,晚饭过后,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灯笼,尽可能的照亮门前的道路。
晚上,是邻里走动的时候。
哪怕平日里关系并不怎么好的人家,大过年的,哪怕在摆放的路上迎面遇上,也不会给对方难堪。
热热闹闹的大年三十过去,从大年初一起便开始走动亲戚,一直到大年初六,苏半夏家里就没回来过人。
等转了一圈回到家里,已经是大年初七。
家里几天没人,一回来便是里里外外检查一遍。
有的时候,房子盖得好,还得担心会不会招来贼人,贼人可不止外人,也有可能是自己人。
正月总是过得很快,一晃便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听说县城有元宵灯节,苏半夏还挺心动的,心动却不愿意付出行动。
去县城里的人绝对不少,他们是可以去凑那个热闹,可越是这种人多的时节,越是容易发生意外。
哪怕心中想看,谁都没有提出去要去县城。
苏半夏他们一家安安静静的,不代表村里其他人都安安静静的。
很多人家,早早吃过晚饭,带着一家老小,一窝蜂的前往县城凑热闹。
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到村里人结伴前往县城,苏忍冬的眼眸满是羡慕之情。可他知道,不去有不去的道理。
再次看了几眼,收回视线,他才不羡慕呢。
小动作尽收眼底,作为家里的掌权之人,苏半夏有些过意不去,村里那么多人家都去了,就他们家没行动,忍冬肯定会羡慕。
“要不”
话还没说完,苏忍冬抢了话头,“姐,反正今天也没啥事,要不,我们学算数吧。”
说完,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提什么不好,为何偏偏提的是学算数。
苏半夏双眼一亮,深感欣慰,忍冬长到了,会主动提出学习算数。
简单的加减乘除学会之后,算数的难点往上提,他们也学的越发的痛苦,那些个代入的法子,实在是没办法领悟。
一时半会领悟不了怎么办,用苏半夏的话来说,多做题。
说不定做着做着就开窍了。
算数一道,除了天赋,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
苏迎春和苏实秋剜了提议学算数的苏忍冬一眼,有那么多没学会的不提,就提这个。
不知道半夏进来越发的变态了吗
函数啊,她最近沉迷于教授他们函数,每一次讲得眉飞色舞。
而他们,还没开启,讲授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听懂了,可当手里头拿到一个算数题目的时候,脑子是全然空白。
他们,压根想不起来半夏都讲了些什么,他们到底都学了些什么,眼看着每一道题目,就跟天书一般。
不,比天书还要难以理解。
所以,这阵子,几个月格外的痛苦,完全搞不懂他们学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苏忍冬缩了缩脖子,他也知道说错了,可现在说也没用,二姐都将东西准备妥当,他们敢不跟着学吗
函数就函数,还怕了不成。
学不懂就学不懂,没关系的。
苏半夏这边,兴致勃勃的讲授半个时辰,而坐着听讲的三人,格外的认真,记录都记得特别的好。
她一问,听明白了吗
三个人的回复,明白了。
等说完,三个人的眼神里满是绝望。
为什么会这样
讲授的时候,他们真的觉得半夏说的好简单,好容易懂。
拿到苏半夏布置的作业,看一眼,嗯,写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无法明白。
“哎”轮到苏忍冬幽幽的叹气。“也不知道师父什么时候回来”
不由得想到了韩大夫,若是他在的话,铁定能分走苏半夏的精力。
快一个月没见过韩大夫,苏半夏三人一同叹了一口气,“是啊,韩爷爷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说很快就回来的人,过年都没有踪影。
去韩大夫家看过,那边也没人,年底的时候他们还过去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韩大夫搬过来的时候说过,等冬天过了,他还是会搬回老房子的,在他们家,就是过个冬而已。
“我也不知道啊。”苏忍冬难受的说道。
师父啊,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分担徒弟身上的责任。
有他在的话,苏半夏都没时间盯着他们算数上的事情,轻松好多。
学业要抓,算数要抓,要忙不过来啊。
“对了,半夏,从明天起,我想做点糕点去县城卖。”已经掌握了不少做糕点法子的苏迎春突然说道。
还没开春,田里还不需要人,她在家里也是闲着,不如多做点事情,也有个进项。
苏半夏愣了一下,没想到从来能不去县城就不去县城的人居然说要卖糕点,“姐,你想做的话,我支持你。”
卖糕点而已,举双手赞同。
“嗯,那就我做糕点,你们三个去县城卖。”苏迎春说道。
苏半夏再次愣住,不是姐姐做好了糕点自己上县城卖吗怎么也有他们的一份
苏迎春笑笑,“你们难道不愿意帮姐姐卖糕点吗”
刘桂花其实也不知道苏迎春和苏半夏在想些什么,爹给他们买东西,不应该欢欢喜喜的戴上吗
“早点睡,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年底了,家里的事情一箩筐,不抓紧,等过年那一天都不一定忙的完,“你明天还得给爹娘送年礼。”
被刘桂花一提醒,苏三祥才想到明天又要去岳父岳母家里,赶忙将脑海中的杂念抛出,闭上眼睛,睡觉。
第二天,苏实秋听到苏三祥要去外公外婆家,赶忙提出他今年也要一起上门。
万一爹做的不是家里,是外公外婆家,那岂不是更难处理。
苏三祥和刘桂花并不晓得他得想法,以为他是长大了想帮着家里分担,很乐意他一同前去。
去到外公外婆家,苏实秋不着痕迹的盯着苏三祥,每次他有个小动作都要提着一口气,生怕他下一秒暴动。
自始至终,苏三祥都没表现出任何的出格行为,苏实秋才偷偷的松一口气。
一直不着痕迹的盯着,直到大年三十当天,苏三祥也没表现出任何的异常。
以至于姐弟四人,多次猜测,他们是不是想岔了,爹给他们买首饰、买零嘴,只是单纯的想做这些,并不带其他任何的目的。
虽说是这么想了,却没一人放松。
对他,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于苏半夏一家而言,今年的年过的比往年都要热闹一些,少了矛盾,多了前来辞年的小孩子。
苏家村的习俗,大年三十当天,早上拜神,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拜神的东西,前往城隍庙跪拜,辞去旧岁,迎来新朝。
吃过午饭,便是十二岁以下小孩子们家家户户辞年的时刻,成群,汇聚一起,大的带着小的,进门说着吉祥话。
苏忍冬吃过午饭便背着他的特意请姐姐做的布袋子出门了。
不能出去的人也没闲着,苏三祥在准备下午祭祀用的东西,苏半夏和苏迎春则是守在家里,等着小孩子们上门。
气派的新房子,肯定会吸引小孩子上门。院门和大门一大早便敞开着,欢迎小客人们。
看着打扮的喜气洋洋的小孩子踏进家门,苏半夏和苏迎春都会特别的开心,将准备好的炸果子分给他们。
迎来一批批,送走一批批,姐妹两人的活看似挺简单,一下午忙下来,还挺累的。
当小孩子们的辞年走完,晚饭过后,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灯笼,尽可能的照亮门前的道路。
晚上,是邻里走动的时候。
哪怕平日里关系并不怎么好的人家,大过年的,哪怕在摆放的路上迎面遇上,也不会给对方难堪。
热热闹闹的大年三十过去,从大年初一起便开始走动亲戚,一直到大年初六,苏半夏家里就没回来过人。
等转了一圈回到家里,已经是大年初七。
家里几天没人,一回来便是里里外外检查一遍。
有的时候,房子盖得好,还得担心会不会招来贼人,贼人可不止外人,也有可能是自己人。
正月总是过得很快,一晃便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听说县城有元宵灯节,苏半夏还挺心动的,心动却不愿意付出行动。
去县城里的人绝对不少,他们是可以去凑那个热闹,可越是这种人多的时节,越是容易发生意外。
哪怕心中想看,谁都没有提出去要去县城。
苏半夏他们一家安安静静的,不代表村里其他人都安安静静的。
很多人家,早早吃过晚饭,带着一家老小,一窝蜂的前往县城凑热闹。
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到村里人结伴前往县城,苏忍冬的眼眸满是羡慕之情。可他知道,不去有不去的道理。
再次看了几眼,收回视线,他才不羡慕呢。
小动作尽收眼底,作为家里的掌权之人,苏半夏有些过意不去,村里那么多人家都去了,就他们家没行动,忍冬肯定会羡慕。
“要不”
话还没说完,苏忍冬抢了话头,“姐,反正今天也没啥事,要不,我们学算数吧。”
说完,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提什么不好,为何偏偏提的是学算数。
苏半夏双眼一亮,深感欣慰,忍冬长到了,会主动提出学习算数。
简单的加减乘除学会之后,算数的难点往上提,他们也学的越发的痛苦,那些个代入的法子,实在是没办法领悟。
一时半会领悟不了怎么办,用苏半夏的话来说,多做题。
说不定做着做着就开窍了。
算数一道,除了天赋,更多的是后天的努力。
苏迎春和苏实秋剜了提议学算数的苏忍冬一眼,有那么多没学会的不提,就提这个。
不知道半夏进来越发的变态了吗
函数啊,她最近沉迷于教授他们函数,每一次讲得眉飞色舞。
而他们,还没开启,讲授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听懂了,可当手里头拿到一个算数题目的时候,脑子是全然空白。
他们,压根想不起来半夏都讲了些什么,他们到底都学了些什么,眼看着每一道题目,就跟天书一般。
不,比天书还要难以理解。
所以,这阵子,几个月格外的痛苦,完全搞不懂他们学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苏忍冬缩了缩脖子,他也知道说错了,可现在说也没用,二姐都将东西准备妥当,他们敢不跟着学吗
函数就函数,还怕了不成。
学不懂就学不懂,没关系的。
苏半夏这边,兴致勃勃的讲授半个时辰,而坐着听讲的三人,格外的认真,记录都记得特别的好。
她一问,听明白了吗
三个人的回复,明白了。
等说完,三个人的眼神里满是绝望。
为什么会这样
讲授的时候,他们真的觉得半夏说的好简单,好容易懂。
拿到苏半夏布置的作业,看一眼,嗯,写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无法明白。
“哎”轮到苏忍冬幽幽的叹气。“也不知道师父什么时候回来”
不由得想到了韩大夫,若是他在的话,铁定能分走苏半夏的精力。
快一个月没见过韩大夫,苏半夏三人一同叹了一口气,“是啊,韩爷爷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说很快就回来的人,过年都没有踪影。
去韩大夫家看过,那边也没人,年底的时候他们还过去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韩大夫搬过来的时候说过,等冬天过了,他还是会搬回老房子的,在他们家,就是过个冬而已。
“我也不知道啊。”苏忍冬难受的说道。
师父啊,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分担徒弟身上的责任。
有他在的话,苏半夏都没时间盯着他们算数上的事情,轻松好多。
学业要抓,算数要抓,要忙不过来啊。
“对了,半夏,从明天起,我想做点糕点去县城卖。”已经掌握了不少做糕点法子的苏迎春突然说道。
还没开春,田里还不需要人,她在家里也是闲着,不如多做点事情,也有个进项。
苏半夏愣了一下,没想到从来能不去县城就不去县城的人居然说要卖糕点,“姐,你想做的话,我支持你。”
卖糕点而已,举双手赞同。
“嗯,那就我做糕点,你们三个去县城卖。”苏迎春说道。
苏半夏再次愣住,不是姐姐做好了糕点自己上县城卖吗怎么也有他们的一份
苏迎春笑笑,“你们难道不愿意帮姐姐卖糕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