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还难。雅丽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行情,可是,这并没有动摇她的信念。因为她听说过王晓东在成名之前,退回的稿件少说也有两三麻袋。而与王晓东相比,她才写了多少稿子她要沿着王晓东的创作道路一直走下去,总有一天,她也会像王晓东那样站在中国茅盾奖的领奖台上。
    王晓东是本省最著名的青年作家,他的写作风格清明细腻,温文尔雅,给人一种温馨委婉的温暖和快感。这种感觉是雅丽在读到王晓东的作品时感觉到的,但真正把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却是在见到王晓东本人之后。
    那是去年春季的一天下午,她去骊山宾馆参加省作协举办的一次创作报告会。报告会开了整整两天,有从北京来的文坛巨匠曾言,有茅盾奖得主方英赞,还有其他几位著名的作家都在报告会上做了讲座和言。但是,对雅丽影响最深的还是本省秦韵编辑部的副主编王晓东的讲座。他的讲座言朴实中肯,贴近实际,让人心悦诚服,印象深刻。
    于是,她针对他的讲座言写了一篇名为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回响的听后感,投给了秦韵编辑部,但她并没有对刊出抱有幻想,因为她曾给秦韵刊物投稿多次,结果都是泥牛入海,不见踪迹。但是,让她感到意外的是,有一天,她收到了一份邮件,是秦韵杂志社寄来的。她打开一看,是一份散着清新墨香的秦韵刊物,翻开目录,就见到了那篇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回响的字样,作者自然是王雅丽。
    她高兴极了,知道自己稿件能被刊登,肯定少不了王晓东的推荐和帮忙。她一口气把自己这篇两千来字的作品看了三遍,觉得写得真是不错。她一方面对自己感到钦佩,一方面对王晓东由衷感激。于是,她就打电话想表示感谢。电话打到了编辑部,有人一听她是王雅丽,要找编辑部的王副主编,就把王哓东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她。于是,她就直接给王副主编打手机。
    开始,她打了好几分钟都没人接,于是,她就等到晚上九点来钟再打。这时,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问她,“你是哪位”
    她用十分崇敬的口气说,“王主编,我是王雅丽。”
    王主编马上客气说,“我看到你写的稿子,写得很好,很有素养。”
    著名作家都说她有素养,这太让她高兴了。她说,“王主编,我看过您的散文集踏月吹箫和中短篇小说集清明的晚上,还有您的长篇小说梦回故乡,我一连看了两遍,写得真是太好了。”
    王主编说,“是吗,你喜欢我的作品,太让我高兴了。”
    雅丽又说,“我的作品能上秦韵,我要好好地感谢你。哪天,你有空了,我请你吃饭。”
    王主编说,“好的。”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诗意的情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纪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纪实并收藏诗意的情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