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百倍,只可惜非我国人,惜哉甚哉”
    那中年男子竟然听的热泪盈眶,紧紧的抓着洪景来的手,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谈不上谈不上,不过是历任地方,久见生民疾苦,日常思之而已。”
    “那别处呢他国百姓如何呢”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阁下着相了,以鄙人一己之力,哪里能救天下之百姓”
    “欸是老夫孟浪了”
    “因地制宜,善用民力这八个字赠与阁下”
    那中年男子慢慢松开洪景来的手,往后退了三步,跪在榻榻米上,恭恭敬敬的向洪景来行了一个大礼。
    “我今日既然受阁下这一拜,那也不保留什么了。”
    “贵国历年来输入洋货,除享保左近五十年以红铜输出不致金银流出外,金银日益流出,据估算总值不下黄金一千万两吧。”
    “此事白石公新井白石早有预见,幕府多次下令禁止贵货流出,然无可阻挡。”
    “教民稼穑之外,亦当出产可输出于外之物。譬如荷兰,据在下所知,去年一年便自清国购买茶叶二十万斤,且犹自称不足。”
    “茶叶吗”
    “贵国茶叶栽培亦久,且种茶占山地,不占良田,百姓熟练。”
    “其实生丝亦是如此,不过贵国所产之生丝,虽然数量不小,但品质稍差,远逊于清国所产。既不如第一等南浔湖丝,亦逊于第二等杭嘉麻黄丝,仅与三等粗丝差相仿佛。”
    “这般吗”
    其实这时候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特产,茶叶、生丝、瓷器、棉布等货物,尚且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再过约八十年到一百年,就基本集体完蛋了。
    历史教科书上那段大英帝国的纺织业繁荣是踩着三百万印度纺织工人的白骨而诞生的,可不是什么假话。
    工业葛名最先展开的纺织行业,大大的抢占了世界的纺织物市场。机器生产的工业方式远胜于手工业家庭纺织的小户经营模式,既能保证一定的质量,又能极大地提高效率。想不超出都难。
    随后印度阿萨姆、斯里兰卡锡兰等地的茶叶种植园发展,英国人直接在当地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资,制定了细化的标准,随即逐步接管了东亚的茶叶出口。
    欧洲本土的制瓷业又逐步的建立和发展起来,不再完全依赖于东亚的瓷器进口。
    生丝嘛也就不提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日本生丝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西进东退的年代,但是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
    “先生所言,老夫勘行之后,便会代为上奏御様”
    “不知阁下是”
    “在下村上因幡守岛之丞”
    “这位可是三千石幕府大身旗本,源出清和源氏满快流,代代相传的天下名门。”间宫伦宗也帮着介绍。
    “阁下既有布衣之上的身份,想必在幕府有所任职吧。”
    “忝任幕府御勘定方,武藏国普请奉行”
    嚯

章节目录

李朝万古一逆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秽多非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秽多非人并收藏李朝万古一逆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