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廷爀的汉语算不错的。只有极少的词汇需要洪大守加以解释,不过聊以补阙罢了。
    说了会儿闲话,又叙了叙金氏的乡谊。终于到了正题,闵廷爀把误杀周文谟一案的大致情形说了,又把如何服辩的表章复述了一遍。
    “果然刑前已经剪辫蓄发”
    “千真万确,观刑者数千人,各个得见。”
    “首级呢”
    “已然妥善合体掩埋,具体地方皆有记载,可以对验。”
    “如此便不太难。”
    常明用手指甲轻轻敲了两下桌面,算是答应了帮李朝转圜此事。
    闵廷爀大喜,连忙起身,向常明作揖到底。常明也坦然受了他这一礼,并不避让。而作为随员的洪大守就不得不双膝着地,跪下谢恩。
    “放心回去,明日尚有召对,我会相机为尔等开脱一二。”闵廷爀的那张不下三千两白银的礼单想来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说完,常明便端起茶来,喝了一口。两人知机,立刻告退。
    这位常大人收了钱肯办事,公开公平,算是一位“好官”。人家既然答应下来,总会提点两句,开脱罪责。
    “大监的陈奏表已经递交到御前”
    “昨日已经递上去,使了银子,应该能先拨到军机处,还转请了几位章京回寰。”
    “大监真是公忠体国,为国操劳分忧。”
    “不过是分内之事罢了。”
    心情舒畅的闵廷爀这回前前后后五千多银子使下去,就是为了把这摊子烂事给彻底平下去。如今各项准备都已经完成,剩下的就只有听嘉庆的决断了。
    “不得了了这,李王竟敢擅杀国人。”嘉庆盘腿坐在榻上,下面林林总总有四五个大臣
    “圣上说的是前次朝屏蔽鲜王斥邪大狱,误杀苏州府周氏一事”
    其他军机大臣,满清贵族都站着,唯有此时出声的一名老者坐在圆凳上,虽然他也只敢落半个屁股在凳上,却也显得格外不同。
    “朱师傅,这可怎么办”
    这位朱师傅便是嘉庆夺位登基最大的军师,在其背后出谋划策,保扶翊戴,如今终于功成,而被嘉庆格外宠信的朱珪。
    嘉庆四年1799初,他便奉召入京,直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嘉庆帝常召他咨询国家大事。同年冬,调户部尚书,又为上书房总师傅。嘉庆五年1800秋兼署吏部尚书,嘉庆七年1802秋为协办大学士,嘉庆八年1803夏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嘉庆九年1804进太子太傅。嘉庆十年1805春,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先后充实录馆、国史馆、会典馆正总裁。
    “以老臣看来,此事唯圣上一言而决。”朱珪聪明就聪明在他从不居功自傲,往往只是提点一两句嘉庆,然后嘉庆就能明悟过来。
    结果虽然出谋划策的都是他,但实际说出口的都是嘉庆。造成圣上英明神武,能谋善断的表象。
    嘉庆知道自己这个一肚子坏水,不对,是一肚子谋略的老师又有办法了。

章节目录

李朝万古一逆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秽多非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秽多非人并收藏李朝万古一逆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