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五十三章、张三链子,成家】 (2/2)
这湘阴乃是他的地盘,在此处,他便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竟还有人敢拒绝他的招揽
鹧鸪哨冷峻的眉眼间却是漠然,他道“人各有志,不便勉强,今日能与先生一谈,已是获益匪浅,临别之际,有一事相告,还望先生好自为之”
话落,他便将莫黛和老洋人所说的那伙散盗之事简略一提。
鹧鸪哨说完,对胡国华抱了抱拳,拉着莫黛起身告辞,陈玉楼一愣,但想着自己在气量风度上可不能输给鹧鸪哨,便也不再聒噪,跟着拂袖出门。
胡先生听了鹧鸪哨的话,惊出一身冷汗,跟在后面连声称谢。
莫黛心头知道,胡国华知恩图报,一定会拦下他们。
果然,只听他道“恩公,非小人贪生怕死不肯前去倒斗,实是师傅面前发过重誓,终此一生,绝不涉足此道但是”
胡国华话锋一转,说起自己早年被阴阳眼孙国辅所救,遂拜其为师之事,言语间也提起了摸金校尉,直将鹧鸪哨和陈玉楼炸了个晴天霹雳。
“胡先生竟识得摸金校尉”
胡先生苦笑一声,便说起了来龙去脉。
原来他的师傅“阴阳眼”,虽不是摸金校尉,但师傅的师傅,也就是师爷,却是清末赫赫有名的摸金大师,人称“张三链子”。
莫黛心头琢磨,这张三链子可真是鬼吹灯书里的传奇人物。
张三爷因一人挂三条摸金符,故而人称张三链子,后来他收了四个徒弟,把三枚摸金符传给三个徒弟,分别是金算盘、铁磨头和了尘长老,又自毁自己撰写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将半卷残书留给了徒弟阴阳眼孙国辅。
而这本书后来传给了胡八一的祖父胡国华,后又被胡八一所学。
说话间,胡国华感念救命之恩,就倾其所知,都告诉了鹧鸪哨,也将唯一可知下落的了尘长老所在告知。
鹧鸪哨心头微动,已是打定主意要前去拜访了尘长老。
如此,一行人便与胡国华分别,回了陈家庄。
夜幕浓重,演武场四周都燃着火盆灯。
众多卸岭的兄弟们成群坐于桌前,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场面十分热闹。
莫黛,老洋人,花灵,红姑娘和昆仑坐在一桌,而鹧鸪哨和陈玉楼这两位魁首则坐在演武台上,两人一桌,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花玛拐站在一边侍候。
“来兄弟”
“陈兄”
陈玉楼端起酒碗敬鹧鸪哨,两人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兄弟,自打咱们认识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正经坐下来吃顿饭”,陈玉楼手中折扇轻摇,语气有些感慨。
鹧鸪哨颔首,淡笑道“我搬山三人在外奔波,风餐露宿,但只要吃的心安,就是好饭”
“果然潇洒,不过,贵派门人要是成了家,还会像以前一样四处奔波吗”,陈玉楼眸子扫过底下正和花灵红姑娘嬉笑低语的莫黛,意有所指的问道。
他既对莫黛歇了那心思,也就把她当成妹子一样看待,有些事还是问清楚为好。
而听了这话,鹧鸪哨没有出声,狭眸微垂,眼底有一抹苦涩。
他自然能听懂陈玉楼的话,他也早已厌倦了打打杀杀,飘荡江湖的日子,若可以,他也只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惜,族人命运尽数系于他身,在没有找到雮尘珠以前,这种生活离他太过遥远。
这般想着,鹧鸪哨就抬眸看向莫黛。
而莫黛也在此时恰好抬头,对上他的视线,红唇一扬,轻笑,心头却在思索,这一回陈玉楼应该不会和鹧鸪哨谈红姑的事儿,只是不知他会不会提起献王墓之事。
她无法插手剧情发展,不过剧中人物自行改变主意就与她无关了,如此,她倒是希望陈玉楼舌灿莲花,能够说服鹧鸪哨先前往献王墓。
鹧鸪哨不知莫黛心思,薄唇一扬,回以一笑。
陈玉楼见鹧鸪哨不出声,便叹了口气,说道“罢了,今日不谈这些,愚兄是有一事想要与你商议”,说话时,陈玉楼神情凛然,一副十分严肃的样子。
“哦陈兄但说无妨”,鹧鸪哨菲薄的唇一抿,淡声道。
他心中知晓陈玉楼存了拉拢他的心思,但他毕生心愿只有寻找雮尘珠,对其他的事并不感兴趣,所以,不管他说什么,恐怕他都无法应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