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殊,种种现实压力让祝英台和梁山伯这对苦命恋人不堪重负,一个含恨出嫁,一个抑郁成疾。至此,分道扬镳。
    这一场下来看客多愁满面,泪满襟,无限唏嘘。
    如果这就是结局,也能让人印象深刻,谈论起来必定伤怀感慨。
    所以戏楼暂时没排第三场。
    就这两场戏,三天之内,座无虚席。
    梁祝就这么火了。
    叶常安兴冲冲的把这个消息带回家,又从怀里掏出一块银锭子,足有十两。
    “这是兰园的当家给的,说你写的戏不错,我虽在戏园子里打杂,但也不能白白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这十两银子算是报酬。还说,如果以后再有好戏,他一律买了。”
    叶鸿远和叶鸿飞两兄弟都有些惊讶。
    一个戏曲居然能卖那么高的价,比外头那些话本子都贵。
    叶锦夕也颇有些诧异,她爹的这个老板,还挺耿直的。
    她微微一笑,道“这戏刚出来,其他戏园子没排过,受欢迎正常。可这一行,也是有竞争的。过段时间,大概就有其他戏园子的人开始模仿抄袭,抢生意,这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版权相当重要
    叶常安笑容渐渐淡下去,这年头,无论哪行都有竞争。唱戏又不是独门手艺,只要同行的看两次,就能把戏本写出来,然后排练,开幕。所以当家的才力求新戏曲,占个优先权,奠定基础,巩固根基。
    戏本子嘛,叶锦夕脑子里多的是。
    不过再多,也能被人抄袭模仿,想要留住那些看客,光戏精彩还不行。
    当晚,她将新鲜出炉的点心和零食端上了桌。
    蛋挞,小蛋糕,千层肉饼,黑芝麻饼干,发面千层饼,奶香小馒头,蛋卷,猫耳朵,薯片。
    看戏也是要吃东西的,尤其是瓜果点心和酒水,那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市面上的点心都差不多,没什么新鲜的,而且基本上只能吃热的。但我做的这些,不但新奇味美,很多都是可携带回家直接吃的,不用第二次上锅蒸,也能保持口感新鲜。看戏是视觉体验,一出戏故事情节一样,区别就在于生旦的唱功和表演。若是能保证看客们的口腹之欲,岂非更是锦上添花”
    满桌子的点心零食,连平时不贪嘴的叶鸿远和叶鸿飞都忍不住丢了几分矜持和体面,吃得津津有味。
    “锦夕,你的手可真巧,做什么都好吃。”
    这是叶鸿远说的。
    “三姐,你这手艺不当厨子可惜了。”
    这是叶鸿飞。
    叶锦丽只剩两个字,“好吃。”
    赵氏和叶常安也都每样吃了些,神色与几个孩子一般无二。
    “爹,我将这些打包装盒,您明天走的时候带上,给兰园的当家尝尝,如果他愿意,我可以把配方卖给他。”
    其实她可以买个铺子自己当老板,专卖点心和零食。
    然而她没钱。
    而且开铺子,也麻烦,得慢慢招人,还得传授厨子手艺。万一被人收买,手艺外泄,尤其是那些大酒楼,若得了配方,那就没她什么事儿了。
    卖给兰园,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章节目录

农门小弃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桑非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桑非白并收藏农门小弃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