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听到楚王愤怒的大吼声,立即全都拜道“臣等死罪”
    顿了顿,熊槐缓过劲来,这才开口道“既然尔等口口声声说要向寡人请罪,那好,今日那就群臣一起商议罪行,以及如何惩罚。”
    说着,熊槐目光看向孙皓,问道“廷理,不知私通敌国,依楚国律法,应该如何处置。”
    身为廷理,主管楚国的刑法之事,孙皓从前日事发起,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为那些贵戚定罪。如何既能让大王满意,又能让群臣满意。
    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封君们全都有封地的所有大权情况下。
    一个不小心,若是逼反了所有人,那么,他这个廷理,恐怕会成为替罪羊,而会被灭族。
    好在有了两日的空余,他已经有了头绪。
    此刻,楚王话音一落,孙皓立即拱手应道“大王,在国战期间,与敌国私通,形同叛国,这是灭族之罪。但,同时,大臣们召集族中子弟,带领军队守卫都城,这正是忠君报国之功。
    臣以为攻是功,过是过,不能因功忘过,更不能因过忘功。犯事的大臣在效忠的大王的同时,私通伪王子兰,因伪王子兰乃是楚国公子,众人并未直接与敌国私通。
    所以,臣以为众人不忠属实,却没有叛国之意。”
    说着,孙皓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楚王,见楚王没有丝毫表情,并未因为提及公子子兰而勃然大怒,顿时松了一口气。
    于是,便战战兢兢的接着道“大王,臣以为,众人之罪,乃是死罪,理应处死。但念及他们的功勋,理应从族中贤名子弟中,另选一人继承爵位封号。
    同时,为了以儆效尤,理应降爵,并削去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封地。”
    说完,孙皓立即长长的出了一口,然后拜道在地,等候楚王决断。
    熊槐听到孙皓的话,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此时,犯事的封君,听到廷理所言,顿时松了一口。
    在前日屈原将他们的信件公之于众后,他们就已经有了明悟。
    在楚王有言在先的情况下,他们私通子兰,恐怕有三四成的几率会被处死了。但,楚王下令处死子兰后,他们被楚王处死,给公子子兰陪葬的几率,顿时便提高到了八成。
    死亡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可怕是楚王会在屈原的鼓动下进行削封。
    依照楚国最初的制度,封君的封地只能享有两代人,其后楚王便可收回封地以及爵位。
    但实际上,自从一百七十年前设立封君开始,掌握封地所有权力的封君,早就变成了世袭制。别说两代人,长的已经超过五代甚至七代人了。
    别的不说,楚国名相孙叔敖,这个楚庄王时代的食邑封君,就没有遵守所谓的两代人便收回食邑的限制,孙叔敖的食邑一直传了九代人,都没有断过。
    连孙叔敖这种食邑封君都尚且如此,更别说他们这些有地有人有钱有粮的真正封君。一代人便可以建立统治次序,两代人足以建立稳固的统治。
    到了第三代,哪怕是楚王想收回封地,也难了。
    所以说,封地这才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的性命,这是他们家族赖以发展的根基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楚怀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腊月青梅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腊月青梅子并收藏大楚怀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