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几年后当小姐的称呼变调的时候,北晶的女人还会不会坚持让别人称呼她们为小姐
    那可就有乐子了。
    五十多岁的小姐头不抬眼不挣就说了两个字“二楼。”
    这和万帆的记忆吻合,上一世这次笔会报到的地方就在二楼。
    万帆来到二楼,在一个门口贴着现代编辑部笔会报道处的房间门口停下,经过短时间的酝酿,然后来到门口敲了敲敞开的门。
    屋里有一男一女在端坐在办公桌的两端,此时都扭头看着门口这个一脸悲伤痛苦表情的青年。
    那个男的大概有五十多岁,头发有点秃顶,万帆依稀记得他好像是叫童夏宇,是当代的一个编辑。
    另一个女的是一个二十八岁的少妇,她是北辽省锦州人,大学毕业在北晶安家落户,她的名字叫陈亚军。
    这个万帆记得清清楚楚。
    毕竟当代编辑部就这么一个女编辑,虽然模样只能算中等,但是身材相当不错。
    而且此时她好像结婚的时间不长,身上洋溢着少妇那种半生不熟的韵味。
    这是万帆能记得非常清楚的主要原因。
    这次笔会为期一个星期,正式的笔会开始时间是七月三十一号到四号正式结束,五号就各自打道回府。
    现代杂志社每人要收费三百元的报名费。
    这三百元报名费不含学员的食宿和饭钱,只包含一次到八达岭十三陵旅游的车费和门票钱。
    在九一年三百元虽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万帆那时在北辽南部一个小县城红崖县一个生产电动机的工厂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才二百多元。
    当年报道的时候有个南方的青年一到报道处就说自己在火车站被掏了包,因此他就没有交那三百元钱。
    起初谁都以为他真的被掏了包,但是万帆却注意到这货不愁吃不愁喝,临分别的那天这货还请了包括万帆在内的几个人吃了一碗拉面。因此万帆断定这货是撒了个弥天大谎。
    现在的万帆直接就把那家伙的套路拿来用到了自己身上,在进入这个报道办公室的时候还拿出了一脸痛不欲生的样子。
    这可不是给首都抹黑,那时候北晶站确实有掏包的,而且还相当的多。
    不过万帆也没说钱被全部掏光了,而是把剩余的两张百元钞拿了出来。
    “要不是这二百元在我书包里的这个大本子里夹着,估计我就得从北晶走回北辽省了。”万帆在沉痛中诉说了这两百元能够幸免于难的原因。
    那意思是如果你们连这二百元也要,那我就得走回去了。
    这点钱别说交报名费,也就堪堪够他在北晶这七天里吃饭住店和回家的车票了。
    那一男一女面面相觑了半天,最后说要往上面反映一下。
    他们似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他们往上面怎么反映万帆就不管了,反正再反应他也是没钱。
    现在该去开个房间了。

章节目录

狂野十八少年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0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01并收藏狂野十八少年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