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光膀子试试”张军能哈哈一笑,说道“咱都是武学的,耀祖说得不清楚,你还不知道怎么回答呀”
    张宗宝放下酒杯,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若是在五十步以内,就是不能击穿双层重甲,那钝伤多半也能让建奴吐血骨折。”
    “要是鹰铳”张宗宝撇了撇嘴,“百步之内,披着双层重甲也能要他的狗命。”
    赵辉祖咽下了嘴里的肉,喝了口酒,说道“我就看好鹰铳,擦着伤挨着死,连人带马都能一枪撂倒,那才叫猛呢”
    张军能斜着眼睛看看赵辉祖,取笑道“嘴上说得好,你能用那家伙”
    赵辉祖脸也不红,说道“还是能放上一枪两枪的。”
    张宗宝呵呵笑着,说道“鹰铳的后座力真的是很大,非身体壮实并有大气力者不能使用。”
    赵辉祖说道“听说上面正在研究这事儿,没准儿就能改变,并在军中普遍装备。”
    “倒是有这样的议论。”张军能点头道“还有新式武器,听说很快就要分发各军使用。”
    张宗宝在外观摩,消息已不是很灵通,对什么新式武器,他不太关心,只是对鹰铳能否普遍装备感兴趣。
    鲁密铳的重量不超过十斤,鹰铳却达到了十六斤。
    沉重的枪身使其必须用支架支撑来保证稳定性,后座力也很大,必须是强壮高大的士兵才能使用。
    尽管有这样的限制和缺陷,但鹰铳的惊人威力,还是受到明军将领的钟爱。
    而张军能听到的改进,以及新式武器的列装,也都是真的。
    在武器装备,或者说是在科学技术上不断升级,对建奴形成碾压,一直是朱由校的思路和宗旨。
    按照他的设想,不断地给兵器火药局下达新的研究项目,并适时地给予一些启发和指点。
    比如重型火绳枪的局限,在重量上暂时没办法削减,可对于后座力的缓冲减震,朱由校还是有点小聪明的。
    什么液压减震,什么多孔橡胶,他知道也没办法弄出来。
    但在枪托上加钉一层软木,用皮子再包上棉垫,并给士兵佩戴斜挎式的厚厚垫肩,则可以缓冲一部分后座力,降低能够使用鹰铳的身体要求。
    至于新式武器,则是早已有设想的单兵手榴弹。
    只不过,朱由校不想太敷衍。制成轰天雷那样的导火索式明火装置,对士兵来说,也比较危险。
    现在有了玻璃,碾成粉,再用拉毛铜丝、硫磺和细铁管,以及类似于火绳的延时引线,就能将手榴弹制成拉发引爆式。
    这样的装置,除了装填的火药不同,构造与后世已没有太大差别。
    当然,这些都不是三人组能够知道的工艺秘密。三人也不关心,继续闲聊着其它消息。
    “你们没有考武进士的想法”赵辉祖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最后停留在张军能脸上,“能能,你书读得不错呀,不照量照量”
    张军能对赵胖子叫自己的小名甚是不满,翻了翻眼睛,可也没斥骂,随口说道“没出身的想出个名,夺个彩儿,咱们用不着。”
    张宗宝点头赞同,说道“在武学,考上武进士也没大用。这是万岁抬举武人,主要是给民间或卫所的那些人增加条出路。”
    赵胖子明白了,笑道“也是这么回事。要想晋升,还是得凭真本事儿。军功啊,打仗不就是为了这个。”
    三人继续吃喝谈笑,张军能忽然若有所思,偷看了一眼赵胖子,然后象是随意地对张宗宝问道“东江军那边怎么样儿,还吃那种大锅的饭食嘛老百姓呢,过得咋样儿”
    张宗宝愣了一下,但注意到赵胖子投过来的目光,有些明白张军能的意思了。
    略微想了一下,他便开口说道“朝廷的供应还是满充足的,我回来时,便有从南洋运粮的海船靠岸。不仅给军队用,还要分给各岛的老百姓呢”
    “那就好,那就好。”张军能举起酒杯,笑道“来,喝酒。”
    “喝酒。”赵胖子举杯,似乎轻松了不少。
    “喝酒。”张宗宝和张军能暗地交换了个眼色,三只酒杯碰到了一起。
    “是时候大量装备鹰铳了,单兵火绳枪的王者,能在较远距离击穿一切甲胄。”乾清宫御书房,朱由校坐在御椅内,提笔给孙元化写下最新的指示。
    燧发枪的研制已经现出曙光,火绳枪的制造便可放缓速度,并将大部分产能转向鹰铳。
    而早就从葡人手中订购的两千枝鹰铳,已经完成并运到了六百枝,将先分配给辽镇和东江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样样稀松并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