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的。”
    许心素笑了笑,说道“万岁之义,与吾等小民又大不相同。你只须记得两样,忠心和实心,便定然吃不了亏。”
    李国助想了想,拱手道“许叔金玉良言,小侄受教。”
    从这么长的时间的经历中,李旦、颜思齐和许心素等人,都有了这样的感觉,得出了这样的判断。
    别的皇帝他们不太了解,但多少知道一些。毕竟是经历过的,比如万历。
    依他们原来所想,皇帝嘛,高高在上、九五至尊,这全天下都是他的,就是捐献的再多,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吧
    但朱由校的行事却给了他们全新的印象,那就是有来有去,并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对于李、颜二人出资,使上海开埠、港口扩建等工作顺利进行,皇帝赏了他们民爵的尊荣,以及奉书插旗的照顾;
    这次购粮输辽,则又把倭国的镜子专卖权给予李、颜两家。同时,还给了他们另外的份额,允许他们向南洋销售。
    李旦和颜思齐都找人算过,镜子作为独家商品,赚大钱是毫无疑问的。朝廷给了供货价,他们能卖到多少就凭自己的口舌和本事儿了。
    也就是说,零售指导价是三千两的镜子,你卖到五千,甚至是一万,也不用向朝廷多缴钱。
    当然,皇帝急用钱,不会等你慢条斯理地卖高价。给你的份额如果六个月内不能如数付款的话,就要收回公开拍卖给别家。
    但这也影响不大,凭李、颜的身家,自己出钱囤一批货,又算什么呢
    而一个知道回报的皇帝,实在是太难得了。对于李、颜二人来说,这才是值得报效,并能让二人安心的最大原因。
    所以,李、颜二人才组织船队,分赴安南、占城、暹罗等国,既是购粮输辽,也是试销宝镜。
    当然,船上还有瓷器、丝绸、茶叶、白糖等俏销货物,售出后又能赚上一笔。
    且不说许心素、杨天生、李国助等人率船前往南洋贸易。在上海,海商总会的两位正副会长又上演了一场口舌之争,全不同于外人所看到的融洽。
    颜思齐闯进李旦所住的宅院时,李旦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树荫下的小方桌前,准备对着红红的大螃蟹下手。
    不远处的铁皮炉子,厨子在翻腾着,肉香四溢,随风而来,闻之令人口中生唾,垂涎三尺。
    “哟,小颜来了。”李旦呵呵笑着,好象全没看到颜思齐那副怒容,伸手相让,“真是巧啊,快坐,一起品尝这美味佳肴。”
    颜思齐没坐,瞪着李旦大声道“某听说你把宝镜的货款筹齐,准备运往京师”
    李旦眨了眨眼睛,说道“嗯,好象有这么回事。某这个人的脾气你也了解一些,可不愿意欠着别人的,何况是皇家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旦拿着小锤子,不紧不慢地抓过一只蟹,在整只蟹的各个部位敲打着。
    “我”颜思齐翻了翻眼睛,一屁股坐在李旦对面,伸手抓过螃蟹,咔吧掰掉蟹腿,直接用牙咔咔地嚼吃。
    李旦轻轻摇了摇头,又拿起桌上的圆头剪剪下蟹脚蟹螯,再拿钎子,相当文雅矜持地吃着。
    颜思齐看了看,李旦面前的家伙不少,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形制都甚精致。
    他不知道,加上小方桌,这些食蟹工具简称为“蟹八件”,是专门为吃蟹而设计制作的。
    “少打岔。”颜思齐噗噗吐了两口蟹壳渣子,皱着眉头问道“你什么意思呀撇开我,可真够坏的。”
    李旦耸了耸肩膀,说道“某知道你刚购进了生丝、茶叶,数量不少,怕你没那么多现银。”
    颜思齐一时语塞,转而又瞪着李旦,“你怎么知道的”
    李旦呵呵一笑,说道“要是手头紧,和某说一声嘛最近又出资修宗祠,又大笔采购,还在东番建庄园,你这银子花得挺冲啊”
    要比身家,颜思齐自是不比李旦。为了能重列宗祠,他更是大手笔,不吝啬。
    没想到,他能知晓李旦的情况,李旦也把他的底给摸得清清楚楚。
    “要不,把你的宝镜份额让出来,某给你现银。”李旦笑得象个老狐狸,看着有些发窘的颜思齐。
    “你白日做梦。”颜思齐腾地站起,宝镜能赚一大笔,特别是刚问世,更是奇货可居,没想到李旦竟打这个主意。

章节目录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样样稀松并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