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论坛被轻轻放下,旋即又被人拿起读看,几个贡士各有所思,一时无语。
    李三才朝野闻名,被缉捕押入诏狱,这等大事也登载于报,并附有李三才的简历,以及众臣为其申辩的奏疏。
    “性不能持廉,贪应该是确定的。”文震孟皱着眉头说道“但以缇骑缉捕,未为妥当。”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在等待殿试的多半个月的时间里,在京城的贡士们也通过什么诗会、聚会、野游等渐渐熟识,志气机投的便更加频繁地聚在一起。
    这个茶楼便是其中一个聚会场所,文震孟,福建黄道周,江西傅冠,夷陵文安之,河南刘理顺,慈溪冯元飙,卢象升等,经常在此谈诗论词,议论国家大事。
    自然,大明论坛便成了贡士们获知消息的主要渠道,每期一出,必聚之分析谈论。
    对于文震孟的看法,黄道周并不赞同,开口说道“贪就是贪,有罪则捕,又遑论刑部和缇骑”
    刘理顺在睢州曾师事袁可立,既有袁可立的刚直,会试考中后又受到袁可立的教诲,对于党争甚是厌恶,看问题的角度又不一样。
    “众多官员为其申辩,亦乃奇观耳”带着几分嘲讽,刘理顺说道“案情未明,结果未出,真不知他们是如何想的”
    文安之眨着眼睛说道“刘兄以为这是党庇曲护在下也觉得奇怪。”
    文震孟说道“听说罪名乃是大奸似忠和贪伪险横,此乃老调重弹,所以才会有众多官员为其申辩吧”
    “当年便因引李三才入阁,而引起党争。”刘理顺说道“何况,虽是老调重弹,可当时也未查察,未加确定。”
    “难道缉捕李三才入狱,又是党争”文震孟也有些不太确定了,皱起了眉头。
    傅冠看着报纸,耳朵听着众人议论,突然呵呵笑了两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你们看到这篇文章了吗”傅冠指点着说道“此报非满篇皆是李三才,还有蕺山先生的与周年友书呢在下给你们念上一念啊”
    蕺山先生,便是刘宗周,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大家。
    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
    此时,刘宗周家居三年后,于天启继位后被起用,官职为礼部主事,以“慎独”为宗旨,学术思想已成熟,声名远扬。
    虽然因为赞赏顾宪之的思想,刘宗周被视为东林党人,但他对党同伐异之风行,人心日下、士风日险,极为痛切。
    “今天下事日大坏,莫论在中在外,皆急需匡救,以缓须臾之决裂吾党与有罪焉,不可尽诿于奸党”
    “吾辈出处语默之间,亦多可议。往往从身名起见,不能真心为国家”
    “只顾自家博取好名,不以国家为念,若天下一旦土崩瓦解,将死无葬身之地也。所云吾党之罪,在宋人之上,不为虚也”
    傅冠朗朗读完,环视同年,笑道“此时刊载,极有深意啊化偏党而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样样稀松并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