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山”
    老奴轻轻摇头道“若只有王化贞,此计倒也可行,但熊蛮子未必会如此老实。若趁我军深入辽西,他领兵出城援助广宁,合军一处,甚为可虑。”
    停顿了一下,老奴又说道“若是留军看住两处敌人,或许可行”
    刚说到这里,外面亲兵进来禀报,大贝勒代善又派人送来军情急报。
    老奴让来人进帐,接过军报展开观瞧,脸色立时变得不好,皱着眉头把军报让帐内众人传看。
    皇太极看完急报也是脸上变色,轻抚额头,半晌无语。
    李永芳看过急报,紧皱眉头,说道“汗王,右屯卫南面的海上出现大量的明军水师,并有溯三岔河而上的迹象,显是要增援右屯卫城的。”
    “只不过”李永芳停顿了一下,露出迷惑不解的神色,“怎么会这么快,这不应该呀”
    老奴捋着胡须,也是甚为困惑,说道“从时间上来看,确实有蹊跷。”
    皇太极猜测道“会不会是觉华岛的明军水师他们离得最近,也会听命于熊蛮子。”
    如果是觉华岛的水师,因为数量不多,对右屯卫的增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要是天津或登镇的,就要重新评估,更改布置了。
    李永芳想了想,起身施礼,“汗王,末将想去实地看一看。”
    老奴沉吟了一下,说道“永芳速去速回,只侦悉情报,万不可冒险。”
    “末将省得。”李永芳再施一礼,转身出帐。
    老奴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且回去,等情报确实之后,再作计较。”
    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起身施礼,告退而去。
    夜色深沉,广宁城巍然屹立,在朦胧的月光下,如同蒙着轻纱薄雾。
    熊廷弼刚刚巡视完城防,回到城下的办公室兼住所,就是一处被征用的小院落。
    挑亮灯芯,熊大经略铺纸提笔,开始写奏疏。
    朱由校传密旨的同时,也让内官带来了联络密码,以及他有些迷惑的几个问题。
    “盖古者戍其地,则用其地之民,未有纯调客兵者。惟纯调客兵,则必不可以持久故。熊卿因何以为辽人不可信,辽人不可用”
    没错,这就是朱由校的疑惑。
    若是辽人不可用,为何东江镇能长期牵制后金难道辽人对建奴不是充满仇恨,战力加成吗
    而光调客兵征战辽东,一是山川地理不熟悉,气候不适应;其次则是耗费太大,难以长期施行。
    当然,朱由校也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在密信中他写得清楚,如果把辽兵辽将的家眷安置于关内,是否能解决问题。
    说得不好听,就是人质。你违犯军纪,你胆怯逃跑,你投降建奴,难道不怕牵连家人
    就象祖大寿,在历史上降而又逃,再降再逃。
    在朱由校看来,不是什么诈降,不是什么心怀大明,也不是什么留有用之身再思报国,完全就是形势所迫,为在辽地的家族和亲眷着想所做的决定。

章节目录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样样稀松并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