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敢称百姓为子民”
语气越来越愤怒,最后一句话出来,瞬时在太极殿内引起轩然大波。
如此愚不可及之辈,何德何能敢称君主敢称百姓为子民
这是臣子能说的话
文武百官都是面无人色,有焦急有恼怒有错愕,直愣愣的看着许不令。
关鸿卓气急败坏,抬手指向许不令
“你放肆敢直言圣上不配为君,你想造反不成”
宋暨站起身来,怒视许不令
“朕配不配为君,朕心里自有定数,你许不令何德何能,敢评价朕的功过”
许不令岿然不惧,转眼望向宋暨
“圣上功过,圣上心里清楚,但臣还是要数一遍。
圣上继位十余年,铁鹰猎鹿矫枉过正,致使数万百姓无辜丧命。
只因猜忌我许家,便在千阳关内陈兵十余万,耗尽财力养一群闲人,结果蜀地旱灾,朝廷拿不出赈灾米粮,让我父王去筹粮赈灾。
江南水患,明知吴王入不敷出,依旧强征钱粮,致使江南流民千里。
年前,派辽西军下江南平叛,只因为我出现在幽州,便派狼卫封锁幽州,把我当逆匪缉拿,还把关中军前调去西边;结果中部兵力空虚,致使北齐三十万大军入关,如今都打到了黄河沿岸
四王弹劾圣上是大逆不道,但四王所列罪状,有哪一条是假的”
满朝文武听得心惊胆战,却也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大玥变成现在这样,和宋暨削藩、打压武将密不可分,虽然他们也猜忌许家会造反,但终究是猜忌;宋暨却付诸于行动,行动还失败了,这几乎是四王起兵的导火索。
“你”
宋暨根本没法回答,他就是猜忌许不令,此时已经撕破脸皮,也没有再遮遮掩掩
“朕岂会无端猜忌你许家,你许家,特别是你许不令,敢说自己心中无反意”
“臣对大玥忠心耿耿,未曾有半点愧对朝廷,愧对百姓”
许不令坦然以对“家父为臣取名不令,意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圣上若行为得当,即便不下调令,我许家也会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但圣上继位短短十年,便毁掉了孝宗和先帝近一甲子的休养生息,穷兵黩武又无大能,导致整个天下狼烟四起,若仍由圣上继续胡来,大玥的江山迟早毁于一旦
我许家随孝宗皇帝开国,如何能再听从圣上的调令,亲眼看着大玥在圣上手中灭国”
许不令面向宋暨,抬手躬身一礼,怒声道
“臣,许不令,恳求圣上退位,以平东部四王、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之愤”
话语落,太极殿内瞬间陷入死寂
文臣武将、王侯公卿,皆是不可思议的看着许不令。
他们知道许不令是来要说法讨公道的,却没想到许不令直接开口请宋暨退位
宋暨站在龙椅前,双拳紧握,如同暴怒的雄狮,死死盯着许不令
“你许不令狼子野心,逼朕退位,安得什么心,朕岂会不知,满朝文武岂会不知”
洪亮嗓音在太极殿内回荡,可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群臣的应和。
就好似当前局面,只是两个男人站在台阶上下争吵,大殿中百余人都是看客。
君主之威不容丝毫诋毁,废帝从来都不是小事,但有时候也不算大事。
只要满朝文武都不听宣,皇帝也当不成了,宰相或者太后权势太大,也能废帝。
群臣对宋暨确实有怨言,但往日积威太重,一直都不敢去想这个,也没人敢开口。
此时许不令开了口,群臣反而不似方才那么错愕震惊了,低着头默然不语,等着前面的人先表态。
太尉卓怒火中烧,抬手指着许不令
“许不令你就是狼子野心,意图篡位来人,来人”
大殿外,殿前卫士小心翼翼跑了进来,却不敢靠近。
宰相萧楚杨已经弄清楚了许不令的目的,此时上前一步,躬身道
“许不令此言有理。圣上继位以来,政令虽无大错,却有隐忧;如今东部四王集结兵马百万,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北方强敌又咄咄逼人,若继续拖延内政不稳,我大玥朝,恐就此分崩离析。
臣萧楚杨斗胆,恳求圣上禅位于皇长子宋玲,以息东部四王之兵祸,稳内政,御外敌”
萧楚杨一开口,依附于萧氏的朝臣,便全部站了出来,躬身请命。
大司农陆承安紧随其后,正准备开口,三公之一的崔怀禄,忽然给跳了出来,躬身道
“臣附议,还请圣上为天下万民着想,禅位于皇长子,以息东部四王之兵祸”
崔怀禄这一跳出来,把满朝文武都给惊到了,连许不令都疑惑了下。
在朝臣眼里,崔家可是宋暨的死忠,本来他们还以为崔怀禄低着头在酝酿如何扭转局势,没想到开口就站在了许不令这边,这简直是
“臣附议”
有崔怀禄带头,崔家一系的朝臣,虽然还在发蒙,但还是跟着崔怀禄一起躬身。
陆承安和萧楚杨穿一条裤子,本就站在许不令这边的,此时自然也上前躬身。
少府李思重军伍建设,向来对宋暨重文抑武的执政风格不满,见萧陆崔都表态了,当即也上了前。
五大门阀,四个表态,太原王氏的郎中令王棋安,还有点发懵,看了崔怀禄两眼,虽然不明所以,但是逼宫的时候站错队,下场一般都不怎么好,迟疑了下,也抬手躬身。
大玥五大门阀,基本上已经代表满朝文武,剩下零星的臣子,如齐星涵之类的清流,根本就没什么话语权,即便没表态,也没法左右局势。
关鸿卓虽然官拜三公之一的太尉,但他本就是宋暨强行提拔上来的,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如何比得上横跨数朝的五大门阀,愣愣的站在原地,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
整个朝堂上,只剩下掌管皇族和外戚事宜的宗正宋茂,焦急道
“诸位,不可不可皇长子宋玲才九岁,如何坐镇朝堂震住各路藩王你们”
这话显然毫无力量感,毕竟龙椅上的天子,已经把七王逼反四个,还想逼反第五个。
皇长子再年幼,至少不会把藩王逼反,四王弹劾的是宋暨,禅位后,也能消去东部四王出师之名。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偌大太极殿内,威武百官齐齐俯首,恳求宋暨退位。
宋暨早已料到朝臣心有怨言,可亲眼看到满朝文武站在了对立面,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人走茶凉的寒意。
宋暨身形笔直的站在龙椅前,看着这些往日恭恭敬敬的臣子,冷声道
“诸卿,日日夜夜陪朕站在这太极殿中,定夺天下大事。
朕有没有做错,你们心里清楚
许不令必反,你们今日助他,让他拿下兵权,最多不过三年,他便能横扫四王,到时候长安有难,谁来勤王肃王
诸卿食宋氏之俸禄,享宋氏恩爵,朕继位十余年,可曾赏罚无度,亏待过尔等半点
到时候许不令逼宫篡位,杀绝宋氏血脉,你们可会为宋氏说半句好话
说朕兔死狗烹,你们何尝不是见利忘义的白眼狼”
文武百官垂首默然不语,带头的五大姓不起身,他们即便有所担忧,又哪里敢起身。这时候跳出来说反话,即便许不令不介意,皇长子宋玲登基后,日后掌权第一件事,也肯定是灭了阻挠他继承皇位登基的人。
帝王之家,哪有什么父慈子孝、兄亲弟恭,为了皇位,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许不令躬着身,朗声道
“臣从无反意。圣上退位,传位皇长子宋玲,四王之乱自解,还请圣上为天下万民着想”
“恳请圣上退为天下万民着想”
在萧陆崔的带头下,群臣应和。
宋暨攥紧拳头,扫视满朝文武。
事已至此,哪怕身为帝王,也只是个站的高点的普通人罢了,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即便他不退位,也只是个空架子,三次恳请不答应,就会被扶着回到后宫,换成新君坐在这里。
太极殿中鸦雀无声,群臣躬身安静等待宋暨的妥协。
宋暨脸色从暴怒和悲凉,渐渐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他看向站在三公九卿之间的许不令,最后说了句
“许不令,门阀大族,皆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你以为逼朕退了位,他们便能对你马首是瞻,簇拥你称帝”
许不令默然不语,只是躬身等待。
“呵呵”
宋暨点了点头,在龙椅上坐下,扫视满朝文武
“好,朕退位。你们既然体恤万民,不想起兵祸,想先安内政,齐心协力共御外敌。朕成全你们,给你们机会”
“圣上”
关鸿卓和少数臣子脸色大变,连忙上前,想要阻止。
宋暨却没有再理会朝臣,只是沉声道
“传旨朕自继位以来,穷兵黩武、强征重税,致使江南百姓入不敷出、流民千里,罪责难逃
吴、魏、豫、楚四王,能在大玥为难之际,冒死弹劾朕,朕心甚慰。如今内忧外患俱在,妄动刀兵只会祸害万民。皇长子宋玲年幼又无力继承大统,魏王宋绍婴德高望重、文韬武略,特召其即刻入京,继承大统”
“这”
话语一出,寂静无声的大殿瞬间嘈杂起来,百官都是不可思议的抬头。
萧楚杨、陆承安、崔怀禄皆是眉头一皱,眼中难掩错愕。
宋暨下罪已诏,传位给魏王,等同于是把自己这一脉的皇统都给让出去了,这实在匪夷所思。
但仔细一想,这个大公无私的决策,还真就非常合适。
四王起兵打仗,不就是为了个皇位。
四王中魏王兵力最强,即便打赢了估计也是魏王当皇帝。
宋暨干净利落把皇位让给魏王,那四王肯定不会再招兵买马了,魏王还得感恩戴德。
只要四王不闹了,大玥内部瞬间稳定,集合全国之力,把北齐推回去也是迟早的事儿。
这个局面,对满朝文武乃至整个天下都有好处,唯一没好处的,估计就是肃王一脉了。
宋暨禅位化解四王之乱,就用不着平叛军了,西凉军不光三万步卒得滚,连许不令和两万铁骑都得滚回西凉吃沙子。
而许不令今天跑来逼宫,等魏王继承大统,反手第一个清算的,肯定就是许家;即便不打,也会严防死守,把许家隔绝在西域,一辈子都别想出来半步。
念及此处,大半朝臣都佩服宋暨的魄力,虽然往日执政操之过急步子迈大了些,但这手腕,当真对得起宋暨这么多年的名望。
宋暨坐在龙椅,虽然算是失败者,眼神却略显桀骜
“许不令,你可还有话说”
许不令站在台阶下,抬眼望着宋暨,自进入太极殿以来,第一次语塞。
嚓
金碧辉煌的太极大殿,一声刀锋出鞘的轻响,突兀出现。
继而血光飞溅,洒在了龙椅和台阶之上。
前排正在低头思索的满朝文武,脸上飞溅了些许温热水珠,抬手擦了擦,手上却呈现血红之色。
抬眼看去,才发现站在旁边的许不令不见了。
大殿前方的台阶上,出现了一道身着白袍的高挑背影,单刀斜指地面,雪亮刀锋之上,正往下滴着血水
“你”
“圣上”
“许不令你”
“放肆”
“大胆”
不过一瞬之间,方才还在思索宋暨决策的满朝文武便炸了锅;或是吓得肝胆俱裂,或是目瞪口呆,或是直接摔在了地上,抬手指向上方的龙椅。
龙椅之上,宋暨双眸血红,右手握着脖子,血水从指缝间渗出,淌在龙袍之上;左手抓住许不令的衣领,死死盯着许不令的双目
“你”
嘴唇张合,吐出血水,却发不出声音。
“我无话可说。”
许不令眼神平淡,轻声回应了一句,便将宋暨的手抽开,扶着其靠在了龙椅之上。
“圣上”
“你你这贼子”
满朝文武一团乱麻,所以朝臣都冲到了前方,或怒斥出声,或悲声哀嚎。
萧楚杨满眼震惊,站在原地看着许不令和靠在龙椅上的宋暨,竟然有些彷徨无措。陆承安同样如此。
崔怀禄脸都吓白了,拍着膝盖怒斥
“你这完了完了”
关鸿卓已经懵了,瘫坐在地上,嘴唇嗫嚅说不出话来。
少府李思和宗正宋茂经过短暂的震惊过后,便高声怒吼道
“来人来人速速擒下此贼”
台阶之上,许不令对背后的嘈杂声熟视无睹,待宋暨狰狞的眼神涣散后,抬手合上了宋暨的双眼。
“许不令,你放肆你可知你做了什么”
萧楚杨总是回过神来,哪怕是许不令的大舅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给吓到了,怒斥出声。
许不令转过身来,收刀入鞘,大步走下台阶,没有理会神态各异的群臣,只是朗声道
“前日宫中失火,圣上遇赐受惊,于六月初八驾崩于后宫;国不可一日无君,即刻请皇长子宋玲入宫登基;皇长子年幼,难以处理政事,圣上遗嘱,命宰相萧楚杨为帝师辅佐新君,肃王许悠入长安勤王,镇守关中道,以防四王乱政。”
洪亮的嗓音,压过满朝的嘈杂。
朝臣怒不可遏,不满宋暨归不满,罢免君主拥立新君也是大玥内政。许不令当朝弑君,这就是直接算是造反了
关鸿卓都被吓傻了,听见许不令的言语,又回过神来,语无伦次的怒骂道
“你放屁你这逆贼,竟敢弑君,定受千古骂名狼子野心图谋篡位,该当千刀万剐,你凭什么在这里发号施令”
许不令腰间长刀再次出鞘,转身就架在了关鸿卓的脖子上,眼神冰冷,怒声道
“凭老子手上二十万西凉军,够不够
三万西凉军就在长安城外,一个时辰就能入长安,凭你长安城几万御林军,也想把老子千刀万剐”
咻咻
正说话间,太极殿外的雨幕中,升起几道传讯烟火,由近至远,直至长安城外天的尽头。
很快,雷霆般的轰鸣声从极远处传来,停靠在渭河沿岸的两艘炮船,对着长安城的城墙发起了炮击。
杨尊义在渭河以北的三万步卒,也在雨幕中抽刀,朝着长安城海潮般压了过来。
满朝文武在炮火声中瞬间清醒,满嘴的脏话当即收了回去,只剩下眼中的错愕与惶恐。
许不令提着单刀,转而指向满朝文武
“老子带兵平四王,死伤无数将士,宋暨禅位于四王,我葬身在南阳、襄阳的将士,命谁来赔”
“你”
群臣退开几步,咬牙却没敢出声。
许不令提着刀环视周边“北边打到黄河边上,四面八方都在起义,你们他妈还当自己是天朝上国、中原霸主
被北齐和四王打得抱头鼠窜,也有脸对老子指手画脚,我杀了皇帝又如何
你们他妈还不明白,这天下是老子说了算,不是他宋暨
我今天就是把满朝文武屠干净,你以为谁能过来救你们
被打得快要跳黄河的郭显忠被挡在襄阳城外的楚王还是饭都吃不饱的蜀王
能救你们的也只有老子
即便没了你们这帮吃闲饭的,你们以为老子组不出第二个朝廷
今天我拥立新君,宋暨鬼迷心窍胡乱传位,我杀他又如何
你们想为宋暨舍命尽忠,尽管来便是
我他妈今天就单人一刀站在这里,整个长安百万人,又能奈我何”
声若雷霆,震耳欲聋。
满朝文武在滔天杀气之下,被震的说不出话来,都懵在了原地。
殿前武士和太监,连上的胆量都没有,皆是站在角落瑟瑟发抖。
殿中鸦雀无声,殿外暴雨倾盆,淅淅沥沥的雨幕,似是把太极殿和外面的整个天下都隔绝开来。
许不令扫视群臣一圈儿后,无一人敢对视,收刀入鞘,大步走出宫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朝臣心惊胆战地看着许不令扬长而去,直至消失在雨幕中。
外面的炮声愈来愈烈,御林军跑进大殿,正想禀报渭河以北西凉军冲过关卡渡河,瞧见金殿上方的场景,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群龙无首,所有人面面相觑,不敢去看靠在龙椅上早已闭目的宋暨。
萧楚杨沉默了许久,才把心里的波澜压下,转头看向文武百官
“把门关起来,封锁宫城严禁出入。圣上龙体有恙,送回后宫修养;陆承安,你即刻去国子监,接皇长子宋玲入宫让城外的禁卫军都撤下,放西凉军进城,不然也是白死。”
群臣讷讷无言,许不令虽然走了,但刀还架在脖子上,他们能说什么
陆承安没有言语,转身就走出了大殿;崔怀禄连忙道“我也去”只可惜萧楚杨信不过崔怀禄,抬手就把他给拉住了,,,
语气越来越愤怒,最后一句话出来,瞬时在太极殿内引起轩然大波。
如此愚不可及之辈,何德何能敢称君主敢称百姓为子民
这是臣子能说的话
文武百官都是面无人色,有焦急有恼怒有错愕,直愣愣的看着许不令。
关鸿卓气急败坏,抬手指向许不令
“你放肆敢直言圣上不配为君,你想造反不成”
宋暨站起身来,怒视许不令
“朕配不配为君,朕心里自有定数,你许不令何德何能,敢评价朕的功过”
许不令岿然不惧,转眼望向宋暨
“圣上功过,圣上心里清楚,但臣还是要数一遍。
圣上继位十余年,铁鹰猎鹿矫枉过正,致使数万百姓无辜丧命。
只因猜忌我许家,便在千阳关内陈兵十余万,耗尽财力养一群闲人,结果蜀地旱灾,朝廷拿不出赈灾米粮,让我父王去筹粮赈灾。
江南水患,明知吴王入不敷出,依旧强征钱粮,致使江南流民千里。
年前,派辽西军下江南平叛,只因为我出现在幽州,便派狼卫封锁幽州,把我当逆匪缉拿,还把关中军前调去西边;结果中部兵力空虚,致使北齐三十万大军入关,如今都打到了黄河沿岸
四王弹劾圣上是大逆不道,但四王所列罪状,有哪一条是假的”
满朝文武听得心惊胆战,却也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大玥变成现在这样,和宋暨削藩、打压武将密不可分,虽然他们也猜忌许家会造反,但终究是猜忌;宋暨却付诸于行动,行动还失败了,这几乎是四王起兵的导火索。
“你”
宋暨根本没法回答,他就是猜忌许不令,此时已经撕破脸皮,也没有再遮遮掩掩
“朕岂会无端猜忌你许家,你许家,特别是你许不令,敢说自己心中无反意”
“臣对大玥忠心耿耿,未曾有半点愧对朝廷,愧对百姓”
许不令坦然以对“家父为臣取名不令,意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圣上若行为得当,即便不下调令,我许家也会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
但圣上继位短短十年,便毁掉了孝宗和先帝近一甲子的休养生息,穷兵黩武又无大能,导致整个天下狼烟四起,若仍由圣上继续胡来,大玥的江山迟早毁于一旦
我许家随孝宗皇帝开国,如何能再听从圣上的调令,亲眼看着大玥在圣上手中灭国”
许不令面向宋暨,抬手躬身一礼,怒声道
“臣,许不令,恳求圣上退位,以平东部四王、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之愤”
话语落,太极殿内瞬间陷入死寂
文臣武将、王侯公卿,皆是不可思议的看着许不令。
他们知道许不令是来要说法讨公道的,却没想到许不令直接开口请宋暨退位
宋暨站在龙椅前,双拳紧握,如同暴怒的雄狮,死死盯着许不令
“你许不令狼子野心,逼朕退位,安得什么心,朕岂会不知,满朝文武岂会不知”
洪亮嗓音在太极殿内回荡,可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群臣的应和。
就好似当前局面,只是两个男人站在台阶上下争吵,大殿中百余人都是看客。
君主之威不容丝毫诋毁,废帝从来都不是小事,但有时候也不算大事。
只要满朝文武都不听宣,皇帝也当不成了,宰相或者太后权势太大,也能废帝。
群臣对宋暨确实有怨言,但往日积威太重,一直都不敢去想这个,也没人敢开口。
此时许不令开了口,群臣反而不似方才那么错愕震惊了,低着头默然不语,等着前面的人先表态。
太尉卓怒火中烧,抬手指着许不令
“许不令你就是狼子野心,意图篡位来人,来人”
大殿外,殿前卫士小心翼翼跑了进来,却不敢靠近。
宰相萧楚杨已经弄清楚了许不令的目的,此时上前一步,躬身道
“许不令此言有理。圣上继位以来,政令虽无大错,却有隐忧;如今东部四王集结兵马百万,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北方强敌又咄咄逼人,若继续拖延内政不稳,我大玥朝,恐就此分崩离析。
臣萧楚杨斗胆,恳求圣上禅位于皇长子宋玲,以息东部四王之兵祸,稳内政,御外敌”
萧楚杨一开口,依附于萧氏的朝臣,便全部站了出来,躬身请命。
大司农陆承安紧随其后,正准备开口,三公之一的崔怀禄,忽然给跳了出来,躬身道
“臣附议,还请圣上为天下万民着想,禅位于皇长子,以息东部四王之兵祸”
崔怀禄这一跳出来,把满朝文武都给惊到了,连许不令都疑惑了下。
在朝臣眼里,崔家可是宋暨的死忠,本来他们还以为崔怀禄低着头在酝酿如何扭转局势,没想到开口就站在了许不令这边,这简直是
“臣附议”
有崔怀禄带头,崔家一系的朝臣,虽然还在发蒙,但还是跟着崔怀禄一起躬身。
陆承安和萧楚杨穿一条裤子,本就站在许不令这边的,此时自然也上前躬身。
少府李思重军伍建设,向来对宋暨重文抑武的执政风格不满,见萧陆崔都表态了,当即也上了前。
五大门阀,四个表态,太原王氏的郎中令王棋安,还有点发懵,看了崔怀禄两眼,虽然不明所以,但是逼宫的时候站错队,下场一般都不怎么好,迟疑了下,也抬手躬身。
大玥五大门阀,基本上已经代表满朝文武,剩下零星的臣子,如齐星涵之类的清流,根本就没什么话语权,即便没表态,也没法左右局势。
关鸿卓虽然官拜三公之一的太尉,但他本就是宋暨强行提拔上来的,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如何比得上横跨数朝的五大门阀,愣愣的站在原地,根本不知该如何应对。
整个朝堂上,只剩下掌管皇族和外戚事宜的宗正宋茂,焦急道
“诸位,不可不可皇长子宋玲才九岁,如何坐镇朝堂震住各路藩王你们”
这话显然毫无力量感,毕竟龙椅上的天子,已经把七王逼反四个,还想逼反第五个。
皇长子再年幼,至少不会把藩王逼反,四王弹劾的是宋暨,禅位后,也能消去东部四王出师之名。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偌大太极殿内,威武百官齐齐俯首,恳求宋暨退位。
宋暨早已料到朝臣心有怨言,可亲眼看到满朝文武站在了对立面,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人走茶凉的寒意。
宋暨身形笔直的站在龙椅前,看着这些往日恭恭敬敬的臣子,冷声道
“诸卿,日日夜夜陪朕站在这太极殿中,定夺天下大事。
朕有没有做错,你们心里清楚
许不令必反,你们今日助他,让他拿下兵权,最多不过三年,他便能横扫四王,到时候长安有难,谁来勤王肃王
诸卿食宋氏之俸禄,享宋氏恩爵,朕继位十余年,可曾赏罚无度,亏待过尔等半点
到时候许不令逼宫篡位,杀绝宋氏血脉,你们可会为宋氏说半句好话
说朕兔死狗烹,你们何尝不是见利忘义的白眼狼”
文武百官垂首默然不语,带头的五大姓不起身,他们即便有所担忧,又哪里敢起身。这时候跳出来说反话,即便许不令不介意,皇长子宋玲登基后,日后掌权第一件事,也肯定是灭了阻挠他继承皇位登基的人。
帝王之家,哪有什么父慈子孝、兄亲弟恭,为了皇位,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许不令躬着身,朗声道
“臣从无反意。圣上退位,传位皇长子宋玲,四王之乱自解,还请圣上为天下万民着想”
“恳请圣上退为天下万民着想”
在萧陆崔的带头下,群臣应和。
宋暨攥紧拳头,扫视满朝文武。
事已至此,哪怕身为帝王,也只是个站的高点的普通人罢了,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即便他不退位,也只是个空架子,三次恳请不答应,就会被扶着回到后宫,换成新君坐在这里。
太极殿中鸦雀无声,群臣躬身安静等待宋暨的妥协。
宋暨脸色从暴怒和悲凉,渐渐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他看向站在三公九卿之间的许不令,最后说了句
“许不令,门阀大族,皆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你以为逼朕退了位,他们便能对你马首是瞻,簇拥你称帝”
许不令默然不语,只是躬身等待。
“呵呵”
宋暨点了点头,在龙椅上坐下,扫视满朝文武
“好,朕退位。你们既然体恤万民,不想起兵祸,想先安内政,齐心协力共御外敌。朕成全你们,给你们机会”
“圣上”
关鸿卓和少数臣子脸色大变,连忙上前,想要阻止。
宋暨却没有再理会朝臣,只是沉声道
“传旨朕自继位以来,穷兵黩武、强征重税,致使江南百姓入不敷出、流民千里,罪责难逃
吴、魏、豫、楚四王,能在大玥为难之际,冒死弹劾朕,朕心甚慰。如今内忧外患俱在,妄动刀兵只会祸害万民。皇长子宋玲年幼又无力继承大统,魏王宋绍婴德高望重、文韬武略,特召其即刻入京,继承大统”
“这”
话语一出,寂静无声的大殿瞬间嘈杂起来,百官都是不可思议的抬头。
萧楚杨、陆承安、崔怀禄皆是眉头一皱,眼中难掩错愕。
宋暨下罪已诏,传位给魏王,等同于是把自己这一脉的皇统都给让出去了,这实在匪夷所思。
但仔细一想,这个大公无私的决策,还真就非常合适。
四王起兵打仗,不就是为了个皇位。
四王中魏王兵力最强,即便打赢了估计也是魏王当皇帝。
宋暨干净利落把皇位让给魏王,那四王肯定不会再招兵买马了,魏王还得感恩戴德。
只要四王不闹了,大玥内部瞬间稳定,集合全国之力,把北齐推回去也是迟早的事儿。
这个局面,对满朝文武乃至整个天下都有好处,唯一没好处的,估计就是肃王一脉了。
宋暨禅位化解四王之乱,就用不着平叛军了,西凉军不光三万步卒得滚,连许不令和两万铁骑都得滚回西凉吃沙子。
而许不令今天跑来逼宫,等魏王继承大统,反手第一个清算的,肯定就是许家;即便不打,也会严防死守,把许家隔绝在西域,一辈子都别想出来半步。
念及此处,大半朝臣都佩服宋暨的魄力,虽然往日执政操之过急步子迈大了些,但这手腕,当真对得起宋暨这么多年的名望。
宋暨坐在龙椅,虽然算是失败者,眼神却略显桀骜
“许不令,你可还有话说”
许不令站在台阶下,抬眼望着宋暨,自进入太极殿以来,第一次语塞。
嚓
金碧辉煌的太极大殿,一声刀锋出鞘的轻响,突兀出现。
继而血光飞溅,洒在了龙椅和台阶之上。
前排正在低头思索的满朝文武,脸上飞溅了些许温热水珠,抬手擦了擦,手上却呈现血红之色。
抬眼看去,才发现站在旁边的许不令不见了。
大殿前方的台阶上,出现了一道身着白袍的高挑背影,单刀斜指地面,雪亮刀锋之上,正往下滴着血水
“你”
“圣上”
“许不令你”
“放肆”
“大胆”
不过一瞬之间,方才还在思索宋暨决策的满朝文武便炸了锅;或是吓得肝胆俱裂,或是目瞪口呆,或是直接摔在了地上,抬手指向上方的龙椅。
龙椅之上,宋暨双眸血红,右手握着脖子,血水从指缝间渗出,淌在龙袍之上;左手抓住许不令的衣领,死死盯着许不令的双目
“你”
嘴唇张合,吐出血水,却发不出声音。
“我无话可说。”
许不令眼神平淡,轻声回应了一句,便将宋暨的手抽开,扶着其靠在了龙椅之上。
“圣上”
“你你这贼子”
满朝文武一团乱麻,所以朝臣都冲到了前方,或怒斥出声,或悲声哀嚎。
萧楚杨满眼震惊,站在原地看着许不令和靠在龙椅上的宋暨,竟然有些彷徨无措。陆承安同样如此。
崔怀禄脸都吓白了,拍着膝盖怒斥
“你这完了完了”
关鸿卓已经懵了,瘫坐在地上,嘴唇嗫嚅说不出话来。
少府李思和宗正宋茂经过短暂的震惊过后,便高声怒吼道
“来人来人速速擒下此贼”
台阶之上,许不令对背后的嘈杂声熟视无睹,待宋暨狰狞的眼神涣散后,抬手合上了宋暨的双眼。
“许不令,你放肆你可知你做了什么”
萧楚杨总是回过神来,哪怕是许不令的大舅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给吓到了,怒斥出声。
许不令转过身来,收刀入鞘,大步走下台阶,没有理会神态各异的群臣,只是朗声道
“前日宫中失火,圣上遇赐受惊,于六月初八驾崩于后宫;国不可一日无君,即刻请皇长子宋玲入宫登基;皇长子年幼,难以处理政事,圣上遗嘱,命宰相萧楚杨为帝师辅佐新君,肃王许悠入长安勤王,镇守关中道,以防四王乱政。”
洪亮的嗓音,压过满朝的嘈杂。
朝臣怒不可遏,不满宋暨归不满,罢免君主拥立新君也是大玥内政。许不令当朝弑君,这就是直接算是造反了
关鸿卓都被吓傻了,听见许不令的言语,又回过神来,语无伦次的怒骂道
“你放屁你这逆贼,竟敢弑君,定受千古骂名狼子野心图谋篡位,该当千刀万剐,你凭什么在这里发号施令”
许不令腰间长刀再次出鞘,转身就架在了关鸿卓的脖子上,眼神冰冷,怒声道
“凭老子手上二十万西凉军,够不够
三万西凉军就在长安城外,一个时辰就能入长安,凭你长安城几万御林军,也想把老子千刀万剐”
咻咻
正说话间,太极殿外的雨幕中,升起几道传讯烟火,由近至远,直至长安城外天的尽头。
很快,雷霆般的轰鸣声从极远处传来,停靠在渭河沿岸的两艘炮船,对着长安城的城墙发起了炮击。
杨尊义在渭河以北的三万步卒,也在雨幕中抽刀,朝着长安城海潮般压了过来。
满朝文武在炮火声中瞬间清醒,满嘴的脏话当即收了回去,只剩下眼中的错愕与惶恐。
许不令提着单刀,转而指向满朝文武
“老子带兵平四王,死伤无数将士,宋暨禅位于四王,我葬身在南阳、襄阳的将士,命谁来赔”
“你”
群臣退开几步,咬牙却没敢出声。
许不令提着刀环视周边“北边打到黄河边上,四面八方都在起义,你们他妈还当自己是天朝上国、中原霸主
被北齐和四王打得抱头鼠窜,也有脸对老子指手画脚,我杀了皇帝又如何
你们他妈还不明白,这天下是老子说了算,不是他宋暨
我今天就是把满朝文武屠干净,你以为谁能过来救你们
被打得快要跳黄河的郭显忠被挡在襄阳城外的楚王还是饭都吃不饱的蜀王
能救你们的也只有老子
即便没了你们这帮吃闲饭的,你们以为老子组不出第二个朝廷
今天我拥立新君,宋暨鬼迷心窍胡乱传位,我杀他又如何
你们想为宋暨舍命尽忠,尽管来便是
我他妈今天就单人一刀站在这里,整个长安百万人,又能奈我何”
声若雷霆,震耳欲聋。
满朝文武在滔天杀气之下,被震的说不出话来,都懵在了原地。
殿前武士和太监,连上的胆量都没有,皆是站在角落瑟瑟发抖。
殿中鸦雀无声,殿外暴雨倾盆,淅淅沥沥的雨幕,似是把太极殿和外面的整个天下都隔绝开来。
许不令扫视群臣一圈儿后,无一人敢对视,收刀入鞘,大步走出宫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朝臣心惊胆战地看着许不令扬长而去,直至消失在雨幕中。
外面的炮声愈来愈烈,御林军跑进大殿,正想禀报渭河以北西凉军冲过关卡渡河,瞧见金殿上方的场景,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群龙无首,所有人面面相觑,不敢去看靠在龙椅上早已闭目的宋暨。
萧楚杨沉默了许久,才把心里的波澜压下,转头看向文武百官
“把门关起来,封锁宫城严禁出入。圣上龙体有恙,送回后宫修养;陆承安,你即刻去国子监,接皇长子宋玲入宫让城外的禁卫军都撤下,放西凉军进城,不然也是白死。”
群臣讷讷无言,许不令虽然走了,但刀还架在脖子上,他们能说什么
陆承安没有言语,转身就走出了大殿;崔怀禄连忙道“我也去”只可惜萧楚杨信不过崔怀禄,抬手就把他给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