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府吏员,以功曹为首。
    莘迩吩咐史亮,把收胡、以及乞大力和秃连樊的遭遇,来龙去脉,给召来的众人讲述。
    讲完,史亮请莘迩指示。
    “收胡设邑,是主上关心的大事,也是郡中现下正在推行的要务;你们应都有所听闻了。图图部劫杀秃连樊、乞大力两位军侯,我帐下的两个胡骑因此遇难;图图部并威胁郡府不得再遣人入卢水草场。对此,你们认为郡府该如何应对有何看法,畅所欲言。”
    诸吏要么是史亮等人的亲信,要么是族为郡中右姓,对收胡这件事,的确是都早就闻知了。
    当下,听完史亮和莘迩的话,众人有的接头接耳,有的仰脸思考。
    一吏说道“明公,下吏以为,此事宜以抚为主。”
    此吏是时曹史。时曹主时节祭祀,事简务闲,但在诸曹中,地位清高,号为“共政教”。这个职务,多由大姓名族的子弟出任。说话的此吏姓麴,名经,是麴硕的远亲。
    看在麴硕的面子上,莘迩往日见他,态度都很和气,此时听了他的意见,便问道“为何这么说”
    “想那图图部,帐落不过千许,丁壮最多千余,何敢对抗王令,劫杀命官下吏陋见,这件事情的后头,定有别的玄虚。”
    莘迩心道“老麴的此见,倒与我和老傅的猜测相似。”
    这是明摆的事情,手底下只有千余壮丁,却敢妄为至此,要说背后没有玄虚,难令人信。
    莘迩不说自己的看法,只道“哦”
    麴经是史亮举荐的,他见莘迩没有追问的意思,不得不给麴经接个腔,问道“麴君认为,这背后会有什么玄虚”
    麴经接着说道“以下吏揣摩,不外乎中、西、东三者。”
    “此话怎讲”
    “中者,抗拒王令可能不是图图部的一部之意,极有可能,这是郡内卢水胡四个部落共同的主见。”
    史亮点点头,说道“有这个可能。西和东呢”
    “我郡内的四个胡部,总计可出壮丁数千。下吏以为,只凭此数千人,他们恐怕也还是没有底气对抗王令的。所以,下吏疑心,他们是不是与酒泉郡内的卢水胡,以至张掖郡内的卢水、北山鲜卑暗中做了勾连这就是西与东。”
    麴经任职时曹,却对郡内、郡外胡部的详情、分布颇为了解;并且片刻功夫,就想到了图图部劫杀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中、西、东”三个势力,脑子也挺灵活,考虑问题比较全面。
    莘迩心道“往日没有发现,这老麴是个关注时务的,虑事也挺周全。”
    曹史以下的中低级吏员,莘迩很少与他们直接接触。
    通常郡府的各项政务,都是下达给曹掾,或者由曹掾求见禀报。甚至有时候,一些小事,连曹掾都不必见,由功曹、主簿转令便可。
    因是,对张景威、麴经此类的吏员,莘迩都不算很熟悉。
    麴经继续说道“酒泉境内的卢水各部,这些日子来,内斗不休,渐渐漫延;图图部劫杀命官,固然罪大恶极,但如果此时讨伐,下吏担忧如果牵连到酒泉、张掖,恐怕会酿成祸患。因此,下吏愚见,以抚为上。”
    宋翩把茶椀顿到案上,说道“老麴,麴侯是你的族兄吧麴侯声威远播,强如虏秦,亦畏惧之;你怎么却这般瞻前顾后、胆怯如鼠就像你说的,那图图部,一个小小的奴属贱种,竟敢劫杀命官,并威胁郡府你还要抚朝廷的体面不要了么府君的尊严不要了么”
    麴经说道“今可暂行抚策,待摸清状况,不妨再作雷霆。”
    坐上诸吏,大半露出以为然的神色,各自出言,赞同麴经的意见。
    莘迩听了一会儿,点起一个没有说话的郡吏,便是适才仪态晏然的那个,问道“高君以为,麴君所议何如”
    此吏名叫高充,现为田曹史,声音清朗,答道“麴君所议,似有理;但如果抚,收胡之政怕就要被耽误了。”
    高充的这句话说到了关键点。
    宋翩嚷嚷半晌,只说“朝廷体面”,也不知他是没有想到,还是对收胡漠不关注,却没提及如果抚的话,会对莘迩最关心的“收胡”造成什么影响。
    眼见满堂的吏员,泰半认同应“抚”,傅乔松了口气,但想起莘迩去年在泽边时的孤身冒险入都、哄秃连觉虔上当、引督下抢掠等事,又不禁心道“我到建康这些天,从未见幼著发过脾气,好好先生似的,可他其实多谋胆雄。对於此事,他还没有发表过意见,他是怎么看的会肯暂缓收胡,认同麴曹史的观点,采取抚策么”拿捏不准。
    瞧宋翩气势强硬,非要打不可,忍不住问他道“君意讨伐,可有良策”
    宋翩没甚办法,不过傅乔的此问难不住他。
    他虎视群吏,说道“傅公问尔等,可有讨伐的良策”
    乃有一吏,挺身奋声,说道“观历代故事,自古对胡夷叛乱,有战法,无抚法。能讨方能言抚今,图图部妄劫朝廷命官,胁言郡府,如不讨反抚,下吏窃恐,从此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即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子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子曰并收藏即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