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伴雨赞叹:“单就艺术手法上来讲,你的文章真是精彩绝伦。宴阳,你不考虑修个文学学位吗”
胡安澜也在旁边附和:“经济学的学业你应付得很轻松,听相卿说,你如果想毕业,这个学期结束就可以。宴阳,你是想在米国文坛发展的,修习文学学位对你也有助益。”
韩安思考一番,道:“待我与父母商谈后再决定。”他原本计划修完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去花旗国一段时间,接下来就回国,总共三年不到的时间。可要是再修文学,那他至少得待满三年,再去花旗国一段时间,回国都是四五年之后的事,他不能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这上面。
丘伴雨看出他犹豫,叹息道:“宴阳,从私心上,我希望你能彻底融入米国文坛。不止我一人希望你修文学。”
希望韩安彻底融入米国文坛,甚至多此一举地修文学,都是为了韩安在米国牢牢站稳,甚至进一步能根基永固。这样一来,华国人来米国学习发展文学,就能有所庇护。这是大部分华国留学生不断邀约韩安的原因所在。
韩安没想那么深,他纯粹是以为修个文学位好提高逼格,说出去有点面子。至于大家想让他走文学一途,也只是以为都是华国人,仅仅是想同为华国人的他在米国文坛更好发展。虽然他没想这么深,可大家是为他的前途着想他还是感激的。故而他点头道:“我会好好考虑的。”
丘伴雨见韩安懵懵懂懂的表情,就知道他没想明白,他犹豫半天,终是没有再说什么。
胡安澜和丘伴雨走后,韩安拿过写好的文稿看了看,把大纲扔到一边,就开始重新写,完全没有注意遣词用句和艺术手法,果然顺畅起来。
韩安写完原先定下的工作量后就结束闭关,恢复正常生活,顺便把回信寄出去。出版社很积极,韩安的回信刚刚寄出去,第二天早上出版社的人就上门了。依旧是和以前一样,经理客气地和韩安打招呼。
韩安请他坐下,道:“你们不是儿童读物机构吗也出版成年文学读物”
经理解释:“我们老板名下有专门出版成年文学读物的出版社。”他说完直接拿出合约给韩安。韩安接过来看了看,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经理。
经理咳嗽一下,问:“我们给的条件不够吗这个可以商量。”
韩安道:“在米国,除了你的出版社,我不会让其他出版社发行跟你们签了合约的作品,你们想怎么卖都没有问题,只要给我分红就好,我不会干涉你们的营销。”
经理用真诚的目光看向韩安,他说:“我老板在其他国家也有出版社。”
韩安秒懂,他点点头道:“你准备合约吧。”
他一说完,经理就拿出一叠合约给他。
韩安沉默了,他看了眼经理,经理耸耸肩。他的成功源于从来不在“事先准备”这件事上偷懒。
韩安拿过合约仔细是两份,安安历险记和伊利亚特分别在其他国家发行的合约,读完后,他思考了一会儿,对经理道:“华国我会自己找华国的出版社出版我的作品。”
经理稍微考虑下,便点头同意,问他:“还有其他要求吗”
韩安摇头,把两份合约都还给他。
经过上一次打交道,经理对韩安对金钱的不在意已经有所了解,他也没有说什么,径自收好合约后,又拿出一叠合约给他。
韩安接过来一看,是伊利亚特在米国国内的出版合约,一式两份,条件仿照上次安安历险记,韩安看完觉得很满意,便签了字,把其中一份交给经理。
经理接过合约收好,他问韩安:“韩先生还有要发表的作品吗我们老板除了出版社,在米国国内也拥有报社和杂志社。”
韩安问:“报社的名字是”
经理淡定地说了个名字。
韩安点头,对经理道:“请稍等。”然后便去拿原本要寄给报社的作品,都是短篇的诗歌和小说。
经理收好东西,彬彬有礼的跟韩安道别离开。
韩安关上门后,有些疑惑,米国人不是最讲分工明确,这个经理怎么什么都管想不明白,韩安也没纠结,转身干其他事去了。
他拿过华国留学生的邀请信件,打算亲自去见人家一面。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去认识一下,如果能绑定一两个,自然是千好万好,就算对他没有什么帮助,也权当上
胡安澜也在旁边附和:“经济学的学业你应付得很轻松,听相卿说,你如果想毕业,这个学期结束就可以。宴阳,你是想在米国文坛发展的,修习文学学位对你也有助益。”
韩安思考一番,道:“待我与父母商谈后再决定。”他原本计划修完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去花旗国一段时间,接下来就回国,总共三年不到的时间。可要是再修文学,那他至少得待满三年,再去花旗国一段时间,回国都是四五年之后的事,他不能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这上面。
丘伴雨看出他犹豫,叹息道:“宴阳,从私心上,我希望你能彻底融入米国文坛。不止我一人希望你修文学。”
希望韩安彻底融入米国文坛,甚至多此一举地修文学,都是为了韩安在米国牢牢站稳,甚至进一步能根基永固。这样一来,华国人来米国学习发展文学,就能有所庇护。这是大部分华国留学生不断邀约韩安的原因所在。
韩安没想那么深,他纯粹是以为修个文学位好提高逼格,说出去有点面子。至于大家想让他走文学一途,也只是以为都是华国人,仅仅是想同为华国人的他在米国文坛更好发展。虽然他没想这么深,可大家是为他的前途着想他还是感激的。故而他点头道:“我会好好考虑的。”
丘伴雨见韩安懵懵懂懂的表情,就知道他没想明白,他犹豫半天,终是没有再说什么。
胡安澜和丘伴雨走后,韩安拿过写好的文稿看了看,把大纲扔到一边,就开始重新写,完全没有注意遣词用句和艺术手法,果然顺畅起来。
韩安写完原先定下的工作量后就结束闭关,恢复正常生活,顺便把回信寄出去。出版社很积极,韩安的回信刚刚寄出去,第二天早上出版社的人就上门了。依旧是和以前一样,经理客气地和韩安打招呼。
韩安请他坐下,道:“你们不是儿童读物机构吗也出版成年文学读物”
经理解释:“我们老板名下有专门出版成年文学读物的出版社。”他说完直接拿出合约给韩安。韩安接过来看了看,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经理。
经理咳嗽一下,问:“我们给的条件不够吗这个可以商量。”
韩安道:“在米国,除了你的出版社,我不会让其他出版社发行跟你们签了合约的作品,你们想怎么卖都没有问题,只要给我分红就好,我不会干涉你们的营销。”
经理用真诚的目光看向韩安,他说:“我老板在其他国家也有出版社。”
韩安秒懂,他点点头道:“你准备合约吧。”
他一说完,经理就拿出一叠合约给他。
韩安沉默了,他看了眼经理,经理耸耸肩。他的成功源于从来不在“事先准备”这件事上偷懒。
韩安拿过合约仔细是两份,安安历险记和伊利亚特分别在其他国家发行的合约,读完后,他思考了一会儿,对经理道:“华国我会自己找华国的出版社出版我的作品。”
经理稍微考虑下,便点头同意,问他:“还有其他要求吗”
韩安摇头,把两份合约都还给他。
经过上一次打交道,经理对韩安对金钱的不在意已经有所了解,他也没有说什么,径自收好合约后,又拿出一叠合约给他。
韩安接过来一看,是伊利亚特在米国国内的出版合约,一式两份,条件仿照上次安安历险记,韩安看完觉得很满意,便签了字,把其中一份交给经理。
经理接过合约收好,他问韩安:“韩先生还有要发表的作品吗我们老板除了出版社,在米国国内也拥有报社和杂志社。”
韩安问:“报社的名字是”
经理淡定地说了个名字。
韩安点头,对经理道:“请稍等。”然后便去拿原本要寄给报社的作品,都是短篇的诗歌和小说。
经理收好东西,彬彬有礼的跟韩安道别离开。
韩安关上门后,有些疑惑,米国人不是最讲分工明确,这个经理怎么什么都管想不明白,韩安也没纠结,转身干其他事去了。
他拿过华国留学生的邀请信件,打算亲自去见人家一面。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去认识一下,如果能绑定一两个,自然是千好万好,就算对他没有什么帮助,也权当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