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后,大家又在山下拍了一张集体照。
    上山前和下山后可是有很大区别的。上山前气昂昂雄赳赳,但下山后却一个比一个丧,头发乱了,衣服湿了,喘得像条刚刚在天眼底下跑了一圈的哈巴狗
    像叶钦这样的大胖子更是想要直接瘫在地上不起来。但山下和停车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继续走。
    “累死胖子了。”叶钦喘着起,歪着头,一边走一边擦汗一边吐槽,“山太高了。以后都不要爬上了,差点死在半路上。”
    “胖子就适合海边。即使海浪来了也冲不走。”
    “走不动了。”
    叶钦拖着双腿,“阿年,还有水吗”
    陈知年摇摇头,“车上有。”大概还有十分钟的路程。
    叶钦摇摇头,“我可能坚持不到车上了。太晒,太热,太渴了。”感觉自己就要被晒肉干了。
    “谁告诉我,真的到元旦了吗为什么我还有一种夏至的错觉”叶钦呼出一口热气,“这么烈的太阳,应该是夏天的标配吧总感觉冬天的气温一年比一年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已经穿外套了。”
    但今年
    叶钦抬头看天,“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摸一把额头上的汗,叶钦哀丧丧的扯一朵路边的野花,“野花比家花香。路边的野花,我要采,我要采。”
    叶钦在碎碎念。
    走在旁边的陈知年假装没有听到。至于被叶钦捏在手里的小野花,事不关己。
    山下还有不少人挑着特产在叫卖。
    有菜干,有野果子,也有茶叶。茶叶,据说是一大早趁着雾水在山顶的野生老茶树上采摘的,一天就不过两两。
    天价。
    陈知年不动茶叶的好坏,只看了一眼就不再看。
    不过,叶钦和刘经理倒是有兴趣。
    陈知年看上的是有男人拳头大小的鹅蛋,看着就喜欢。
    只是,他们一会还要去海边,带着鹅蛋好像不方便。当然,也有泡在酒里的咸鹅蛋,不过要贵一些。
    而且,需要连罐子一起买。
    “阿年。”马小琴奇怪的看着陈知年,“想要买鹅蛋”
    “嗯。我很久没有吃鹅蛋了。”陈知年有些蠢蠢欲动。
    她的家乡青山镇清水村,名副其实,有很多鱼塘,很多水库,很多小溪,然后家家户户都养着鹅、鸭、鸡。
    鱼塘和水库边上种着桑树或者果树,然后再在桑树或者果树下养鸡、鹅、鸭。鹅和鸭还会在鱼塘里畅游,游累了又躲在桑树下乘凉,休息。
    这是广东有名的桑基鱼塘。
    桑喂蚕。
    蚕沙喂鱼。
    虽然很多人家都养有家禽,但很少有人舍得吃鹅蛋、鸭蛋,一般都是要用来孵小鹅、小鸭子卖了赚钱。
    大家吃的只有鸡蛋。
    记忆中,关于鹅蛋的味道是阿公阿婆还在的时候。鹅蛋炒韭黄,超级好吃。但是,自从阿公阿婆去世后,陈知年就没有在家里的鱼塘养鹅和鸭。
    因为鹅和鸭吃得比较多,需要每天割一筐草扔在鱼塘里,方便鹅和鸭在畅游的时候吃。而陈知年要上学,要照顾菜田,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养鹅。
    所以,她真的很久很久没有吃鹅蛋了。
    陈知年盯着鹅蛋看,买不买
    “想买就买吧。连这个筐一起买了,免得磕磕碰碰的破了。”马小琴建议陈知年买,“这鹅蛋看起来很不错,应该不是喂饲料促生的。”
    老板说,这鹅是养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湖里的,吃的是草和虫,“口感好。而且,绝对营养。”
    “我全买了,能不能便宜些”
    陈知年有些忐忑,“两筐大概有多少”
    “一筐五十个。用来防震的草糠是十斤”
    陈知年眨眨眼,“两筐就是一百个”天哪。她要买一百个鹅蛋是不是太多了要吃到什么时候
    咬咬牙,“买。”
    她留一筐,一筐送给小叔。
    “有草糠防震,只要不是踢、摔都不会破。”
    陈知年点点头,然后让老板帮忙把鹅蛋送上车。
    “靠。阿年,你竟然买了两筐鹅蛋”
    陈知年看向叶钦和杨阳等人,买了茶叶,买了酒。
    喜欢酒的刘经理买了三坛子野果子酒,“听说有三年了,闻着味道也不错。”
    其实,陈知年很想说,如果喜欢果子酒还不如在青山镇买。青山镇的人也喜欢用野果子泡酒,其中,手艺最好的是宝阳镇的大唐农场,真的酒香飘十里。
    等明年的时候,她从家乡带一些酒出来送人,应该会受欢迎的。
    等大家都坐上车后,开始点名,然后出发海边。
    “现在开始点名了啊。我只点公司同事的名字,然后同事看看自己的家属都到齐了没有。”阿美拿着名单开始点名,“一定要确定家属都到齐了啊。”
    “可千万不能漏一个人在这。”
    陈知年靠着椅背,“累。”陈知年拿出一张湿纸巾,敷在脸上,甜甜的薄荷味让她立刻神清气爽。
    舒服。
    “小吴,你不累”
    “不累。我家乡的山比这更高,更陡呢。”小吴摇摇头,“你们广东的山都偏秀气。”
    陈知年想起青山镇的山,笑了起来,“我家乡的山更矮。连绵不绝,是一个很平的波浪线,起伏不大。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个个小陡坡。”
    “我们的山几乎都能利用起来,种豆类,做梯田,种果树”
    说起家乡,陈知年和小吴都有说不完的话。
    不知不觉就到了海边。
    “谁要买泳衣和游泳圈或者其他东西”阿美拿着麦大喊,“谁要下海的,来我这里报名,然后一起买泳衣,定淡水间。”
    “阿年,你下水吗”
    陈知年想了想,摇摇头,“不了。”虽然她会游泳,但她不习惯在这么多人面前穿泳衣。太清凉了,总不太习惯。
    在乡下游水,都是直接穿着衣服就往小溪小河里跳,根本就没有这么多款式的泳衣可选择。
    而这些泳衣一件比一件清凉。
    太露。
    她还是在沙滩上走走就算了。
    来海边,主要还是吃海鲜。
    很多男同事换了泳衣就往海里冲,不管不顾,一边冲一边大喊。
    陈知年则和燕姐等人一起,在海边烧烤。
    阿美在海边的一家烧烤店租了烧烤架,然后买了一些海鲜和调料,“你们想吃什么,就自己烤。我要换衣服下海了。”
    “阿年,你帮忙照顾一下不想下海的家属。”
    “可以。”陈知年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举手之劳而已。
    “自己想吃什么,就烤什么。但一定要烤熟哦。否则的话,有些肠胃不好的人会拉肚子,如果海鲜过敏就吃其他肉。店里有猪肉,鸡肉,羊肉或者青菜。”
    陈知年喜欢吃虾和茄子,想了想,又加了一份小白菜。
    “哇哇。阿年,好香。”叶钦深呼吸一口气,“呜呜。好香,好饿。”叶钦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嘻嘻。阿年,帮我烤两个虾吧我还想要一份贝,要辣椒,口味要重点。”叶钦笑呵呵的看着陈知年烤东西,“阿年,你家真不愧是开餐厅的。这手艺”叶钦竖起大拇指,“顶呱呱。”
    陈知年看着一身肥肉乱颤的叶钦,“你玩去吧。烤好了,我再叫你。”这身肥肉真的太辣眼睛了,就不要在这里祸害她的眼睛了。
    叶钦走了,杨阳又过来,然后是叶云飞和小吴。
    这群人都想吃现成的。
    但是,有什么办法,叶云飞是领导,不能拒绝。至于叶钦、杨阳和小吴,平时相处好,打交道多,也不好拒绝。
    烤呗。
    陈知年怀疑自己都快要成烧烤小妹了。
    不过,吃着自己烤出来的虾,还是很满足的。
    “香。”她都要被自己的手艺折服了。
    棒棒哒。
    陈知年吃饱后再给叶钦等人烤,虾、贝、鱼、青菜等等,一样一样的烤出来,然后放在一次性的小碟子上。
    有同事的家属不会烤,也想让陈知年帮忙,但被拒绝了。
    她又不是真的烧烤小妹。
    有人看陈知年不好说话,吐槽一两句,就是她没有平等对人。帮一些人烤,另一些人却不愿意,都是公司的同事,但她却区别对待。
    陈知年直接翻个白眼,“我愿意。”谁规定,她一定要帮大家烤食物的
    再说,她帮忙的这几个人都是单身汉,没有家属在身边。
    虽然不喜欢某些家属,但陈知年还是教他们如何烤出更美味的食物。
    “不能放在火太旺盛的地方烤,容易焦。宁愿慢一点,也不能急。刷油的时候,尽量不要让油撒在火上”
    “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多刷油,但不要刷太多酱,容易咸。”
    陈知年一边烤一边教。
    “阿年,烤好了没有”叶钦一身水走过来,伸手抹一把头上的水珠,然后甩甩头发,“甩甩,帅过刘德华。”
    陈知年呵呵,“钦哥,你真不是在黑刘德华”
    要是哪天刘德华像叶钦一样肥,一样胖,陈知年保证,她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内脱粉。谁愿意粉一块肥肉
    “钦哥,你这是洪爷的身材吧”陈知年挑剔的瞥一眼叶钦的肚子,“钦哥,这样下去,你的身材和体重,应该能媲美肥姐吧”
    叶钦大口吃着烧烤,“我明年减肥。”
    “哈哈。钦哥,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去年就说过这句话吧你这是欺负阿年是今年入职的,不知道你去年、前年、大前年都说过同样的话”杨阳有些好笑的看着叶钦,“要减肥了。”
    叶钦摇摇头,“难。”年年都喊着要减肥,但小肚子就是一年比一年大,体重也是一年胜过一年。
    做业务的人,真的很难减肥。
    几乎天天有应酬,吃喝根本就拒绝不了。
    少了酒桌,还怎么谈业务
    有酒桌,还怎么减肥
    难啊,难。
    “肥胖,是男人的痛。”叶钦感叹一句,“我游泳去。听说游泳能减肥。希望把刚刚吃的统统游到海里去。”
    陈知年“别恶心。”
    这样的话很有画面感的好不好让别人还怎么下海
    太阳一点点的落下去,染红了半个海面。
    海浪把落日的余晖送上沙滩,然后离开。
    一层一层。
    一浪一浪。
    陈知年站在沙滩上,拿着相机,对着夕阳无限好拍照。不管看多少次,都觉得夕阳落下的这几分钟很美。
    太阳落下,沙滩边上的小灯亮起,像洒落的一颗颗小星星。
    陈知年一个人在沙滩上慢慢走着,看到漂亮的贝壳捡起来,然后用来堆城堡。堆城堡,这是小时候,陈知年和小伙伴们很喜欢玩的游戏。
    曾经,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堆了个两米多长的城堡,她和小伙伴们说以后大家要住到一起,要永远在一起。
    至于怎么永远在一起
    没有人想过。
    他们说,要当邻居,开门就能看见对方,站在家门口吼一声,所有的小伙伴都能有回应。早上的时候,一起出门劳作,晚饭后一起在果树下聊天
    想像很美好。
    但现实很残酷。
    在他们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分道扬镳了。有人外出打工,有人跟着村里的姐姐们出来找个好男人。
    等再见面,大家都已经不是曾经会玩泥沙的小伙伴了。
    陈知年在沙滩上一一的写下曾经的小伙伴的名字,那时候,她叫大妹而不是陈知年。她最好的小伙伴叫虾妹,而不是陈秋晚。
    随着长大,很多人和事都在变。村里的泥土屋也变成了小洋楼。
    陈知年看着大海,不知道她曾经的小伙伴们是否会在某一个瞬间想其她,想起曾经一起玩泥沙的日子
    海浪涌上来,漫过写在沙滩上的名字。
    沙滩上的名字就像曾经的友情一样,被淹没,被消失不见。
    或许,这就是人生,有人离开,有人到来。
    突然的,陈知年想周辞白了。她在沙滩上写下她和周辞白的名字,然后画一个心,再画一个丘比特之箭。
    一箭穿心。
    想了想,陈知年用手机拍下一箭穿心,然后笑呵呵的看着海浪漫上来,再惆怅的看着它消失不见。
    陈知年玩心大起,捡来一颗颗小贝壳,用小贝壳堆陈知年和周辞白两个名字。年的最后一笔和周的第一笔连在一起。
    看起来就像不可分割的两个人手牵着手。
    “漂亮。”陈知年又用贝壳装饰了一个心,然后傻乎乎的等着海浪涌上来。
    海浪涌上又落下,两个用贝壳堆成的名字依然在,依然连在一起。
    “阿年,在玩什么”阿美突然走过来,在陈知年的肩膀上拍了拍。
    “吓死我了。”陈知年瞪瞪眼,“人吓人是要吓死人的。”
    “怎么这么快上来了”
    阿美摇摇头,“不好玩。男同事在那边叠罗汉,一个叶钦就能压死一片。”
    “我洗澡,换衣服去了。”阿美踢踢沙滩的沙,“晚上太冷了。”
    陈知年看着阿美身上的泳衣,然后紧了紧身上的外套,晚上的海滩当然冷了。元旦了,即使是广东也进入冬天了,怎么可能不冷
    陈知年很庆幸自己带了外套,否则就要感冒了。
    有同事在沙滩上点燃了篝火,火苗一蹿一蹿的,照亮大片沙滩。也有同事在烧烤,远远就闻到烤焦的味道,还有不少男同事在海里泡着,迎着海浪傻跑
    陈知年在沙滩上慢悠悠的散步,可惜,没有见到漂亮的海螺。
    “阿年,听说你超会烧烤”马小琴远远的朝着陈知年招手,一边大喊,“阿年,快过来教教我。”
    “阿年,救命啊。要饿死了。”虽然在半山腰的时候吃了走地鸡、窑鸡,但几个小时过去,早就饿了。
    可惜,会烧烤的人不多,能烤出美味好东西的人更少。
    马小琴是带着家人一起来的,有父母,有孩子,现在孩子已经被饿的嗷嗷叫了。听到孩子喊饿了,陈知年赶紧过去帮忙烤吃的。
    “琴姐,韭菜烤好了。”
    “茄子也好了。”
    “鸡翅膀要等一会。”
    马小琴竖起大拇指,“阿年,厉害。色香味俱全。”
    “阿年,你这手艺能开店了。”
    陈知年笑了笑,“我爸以前卖过烧烤。”
    很多年前,陈知年阿爸想要增加收入,就在晚上的时候在工厂门口摆摊卖烧烤。白天在建筑工地,晚上卖烧烤。
    刚开始的时候,把阿爸什么都不懂,能烤熟就是成功了。也没有什么调料,就油和酱油。慢慢的,调料一样一样的增加。
    再后来,阿爸学会了煮酱料。
    生意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就在阿爸想要专业烧烤的时候,遇到了收保护费的古惑仔。因为收费太贵,一个晚上的收入几乎全入了对方的口袋,阿爸不太愿意给。
    不给,就砸,就打。
    没有任何办法。
    阿爸也曾经试着和对方讲道理,能不能少交一些
    不能。
    但他们也不可能辛辛苦苦一个晚上,就为了便宜别人是不是
    最后,阿爸认同决定,不做了。
    后来,阿爸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古惑仔,是工厂老板亲戚雇人来闹事,就是为了逼走阿爸。
    对方希望阿爸不再在工厂门口摆摊卖烧烤,因为老板亲戚看阿爸生意好,想要自己做这份生意。
    有阿爸在,担心竞争不过。毕竟,阿爸的手艺是经过很多人认可,认证的。
    虽然阿爸不再摆摊卖烧烤,但手艺还在。过年回家的时候,阿爸也常在孩子们面前露一手,在旁边打下手的陈知年也跟着学了个一二。
    “阿年,你真的不考虑开店”味道这么好,如果开店的话,肯定会财源滚滚来。
    陈知年摇摇头,“没时间。”主要是太累了。而且,她一个年轻姑娘,天天被烟熏火燎的,脸还能要肯定没几天就成了黄脸婆。
    这是陈知年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陈知年正在和马小琴说话,说如何才能让烧烤的味道更好。黄文杰的太太竟然走了过来,让陈知年帮她烤鸡翅膀。
    陈知年震惊了,看向马小琴,眨巴一下眼睛,这是什么情况陈知年很想问问你就不怕我下毒
    “你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明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景并收藏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