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觉得老家今年的天气挺有意思的,年前和年后都在下雪,但就是过年那两天晴了。
    而现在,很多人要开始进城,雪又化了,但预报说初八又要下雪江城是中心,几百里外的信义挂了个边儿。
    对于老家人来说,在城里有正式工作的还是少数,也就是这些人这两天返城。
    当然也包括在厂里务工的,这种私营工厂,尤其是服装厂,连过年也不停,他们是请假回来的,一天假扣几十块钱,他们当然不会在家多待。
    而更多的,还是在城里出摊、在建筑工地干活的,这时候呀他们还不急着走,一般会等到正月十五过完,再才返程。
    每年的正月十六,信义火车站人满为患,别说站内,火车站广场都挤满了人。
    因为这天要是不走的话,按七不出门的风俗,很多人十七也不走了,非得等到十八。
    更有钻牛角尖的,认为八不回家,到城里租的房子也算回家,所以十八也不能走,又往后推一天。
    上一世,在沙城出摊的宁远,前几年也是十五以后再走,但在父亲去世两年后,宁远把宁雨他们从大姑家接到沙城生活,从此以后,宁远过年回家改成了清明回家。
    这之后只有一次过年回家,还是因为大姑生病做了个小手术,宁远带他们回来看望,其他时间,看望大姑也都是清明节祭拜完父亲,再去她家。
    那两年,宁远虽然不知道七不出门的真正意思,但他觉得这些是老封建,还想着你们都不走我走,还没那么挤。
    但到了火车站他发现,别说十八,十七的人依然不少。
    虽然的确比十六、十九的人数少点,但架不住基数大,而且抱着这天人少想法的,也大有人在。
    后来会上网了,宁远才知道,信义是人口流出大市,八百多万的人口,零几年的时候每年都要出去一百多万人。
    到了一几年,更是上涨到两百多万,净流出人口数排全国第四,仅次于重市、周口和阜阳,而在信义后面,就是毕节、商丘、茂名和驻牛店。
    前十里面,豫省就占了四个,原因当然是穷。
    后来宁远看到一本,里面那句“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就觉得说到心坎里去了,谁不知道家好,谁又想背井离乡
    不过后来经济水平好了,又有了动车、高铁,这种拥挤也得到改善,但又出来新的问题抢不着票
    你说气不气人
    就连机票,如果不提前几个星期买的话,价格也比平时翻几番。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就没有那种负担了。
    宁远走到外面的街上,准备打辆车去江城的机场,不过在路边的时候,宁远看到有卖柿饼的,于是就走了过去。
    这东西现在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卖,宁远就挺爱吃的,只不过以前没钱买,也只有过年跟着宁大强出去拜年,别人给的。
    即使这样宁远还不舍得吃,要带回家跟他们仨分着吃。
    想起当初他们小心翼翼小口的吃的样子,宁远笑了笑。
    其实这次过年采购的时候就买了不少,但刚刚走的时候,宁远也没想过这个。
    买了几斤后,宁远来到县城南边的大转盘。
    这时候出租车还是少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影帝重回十八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纵马昆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纵马昆仑并收藏影帝重回十八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