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就算改换歌词,该好听依然好听。
    就像当年被霓虹国音乐养活的香江、宝岛歌手,尤其是she,那些大热的歌,大部分也都是把国外的曲子填上中文词,不照样火成亚洲天团。
    其次就是词,好的词是加分项,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是及格线,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有意义或者有内涵,就更凸显逼格了。
    当然,曲好词不好的歌能火,就像那些口水歌,但词再好,曲不好也火不起来,自然是曲更重要。
    所以宁远更佩服那些词曲作者,一首好歌,只要是适合这首歌的歌手,给谁唱差别不大。
    至于有些原创者没唱火,被翻唱的给唱红了,那也不是因为歌手本身,而是演唱以外的因素。
    宁远当年听音乐圈的一个朋友说,那时候只要有钱又想进这个圈子,就去找那些大腕买歌,很多歌手那时候都是那样火的。
    那个朋友提到一个叫做陈少华的歌手,93年的时候,陈少华经过朋友的介绍,带着哥哥给他的二十万,到羊城找到了音乐制作人朱荣。
    陈少华希望朱荣能为自己制作一张音乐唱片,而朱荣认为爱情风格的音乐作品这时候太多了,很难在音乐市场有发展空间,在跟陈少华沟通后,最终选择了思乡风格的基调。
    在曲子谱好之后,朱荣又邀请词作者陈树填了词。
    就这样,一首九月九的酒到了陈少华手里,然后就火了。
    最终带给陈少华的回报,当然远超投资的二十万,也让他红遍大江南北,还拿到95年十大金曲奖,而这可是有销量认证的。
    只不过,陈少华后续作品没有这种歌,终究还是昙花一现。
    宁远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名字,还是十年后被朝阳群众举报的新闻,尽管这里面有跟黄海波一样的狗血内幕,但错了就是错了,毕竟苍蝇不叮无缝蛋。
    梦一场播完后,宁远又放了愿赌服输,悠扬的旋律,把宁远的思绪也拉到以前,很多记忆也浮现在脑海中。
    直到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宁大强他们回来。
    “哥,好听吗”宁雨见宁远在看她买的碟,笑道。
    “当然好听了,你还挺会挑的。”
    宁雨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好奇道“那你认识她吗”
    “人家现在啥级别呀,我还够不着,再说也不是一个圈子的。”宁远笑道。
    宁雨却充满信心的道“我相信,我哥肯定能到那个级别的。”
    “哈哈,我也相信。”宁远咧起了嘴。
    这时宁大强问道“你不冷啊,咋不生火”
    一边说着,宁大强一边把木柴架起来,同时吩咐宁岩去拿引火的松毛。
    “这不是你们没回来吗,我一个人烤火有点浪费。”宁远笑道。
    尽管很多消费观念在上辈子就转过来了,但在很多方面,他依然俭省。
    宁大强翻了个白眼“说我们的时候挺会说的。”
    “嚓”
    火柴点燃松毛,噼里啪啦的就烧了起来,然后慢慢把木柴烧着,宁远立刻感觉到身上暖烘烘的,屋里也被火光染上一片暖色调。
    顶点

章节目录

影帝重回十八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纵马昆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纵马昆仑并收藏影帝重回十八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