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里的分家太过仓促,根本没占到便宜,老李家人后悔了。
    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服劳役的理由,又被直接拒绝。
    李华对于这次刘氏的没屈服还挺满意的,所以有耐心解答下刘氏小声的提问。
    “你是女娃儿,服劳役都是男人一起吃住”
    “想那么远干什么眼前儿都不一定能活下来。”
    李华的答案还是很强大的,刘氏退回去凑器皿盛饭。
    柴房内的米香味儿继续四处飘散。
    门外的老李家人再无计可施,明抢还是算了。
    李华的开山斧在手中打着旋儿,柴房门前登时安静,是那种极不甘心被饥饿驱使着肯定还得再想法子的短暂的安静。
    是衙差的响锣声打破了这点儿安静。
    “边关告捷失地全部收复”
    “安将军生擒蛮夷少主耶律金蟾普天同庆”
    “流民登记上册或遣返原籍或就近安置,自愿返回原籍者田产房产不变,朝廷接济路费米粮自愿就近安置者登记后再等安排”
    终于等到朝廷表态安置流民了。
    支棱着耳朵聆听动静的难民们顷刻爆发出阵阵欢呼,然后蜂拥向山神庙院外,争先恐后追问具体安置细节。
    包括老李家一票人。
    刘氏也想跑出去,被李华拦住了“你带着他们吃饭,我去。”
    开山斧还在手里呢,当娘的也不敢有异议。
    “那给你留着饭。”
    “不用,我在外面吃了。”
    李华把开山斧别回腰间,慢吞吞跟在人流后面。
    原来昨夜那位蛮夷少主叫“耶律金蟾”,自己的功劳直接算在安必孝头上了。
    这样挺好,最起码那位安将军还促进了流民的安置工作。
    速度挺快哈。
    皇城根儿下确实不适宜留存大量相对陌生不知来历的流民,再出现昨夜那次蛮夷潜伏偷袭事件,大齐灭朝大有可能。
    李华暗自琢磨着,继续旁观衙差们的举动。
    来的人不少,核查登记的是几个长袖儒衫师爷模样的文士;一部分衙差围住了整个山神庙,不给随意进出;一部分衙差敲锣在院中呼喝,务必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核查登记要求出示户籍路引,也就是代表身份认证的东西。
    师爷们对没有路引的成年男子很戒备,衙差直接驱赶他们集中到一间屋内看管起来,必须有三个被证实人员指认无误彻查身份后才会登记。
    气氛登时多了几分紧张,但是看到能出具路引的人家欢欣鼓舞的登记,并商议是否返回原籍,又继续期望着轮到自己。
    五百多口难民呢,速度快不了。
    李华隐在人群里,很警惕的盯着老李家那一票人,都不用回去问刘氏,她家人的路引肯定在老李家人身上。
    果然,李家最健康健硕的李三壮举着个物件挤到最前方,高声宣告“我们有户籍有路引我们要回原籍,我们是十四口人”
    李三壮身后就是他家十口老幼。
    多报的四口人,自然就是大房刘氏跟仨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带着武馆做农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寂寞佛跳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寂寞佛跳墙并收藏带着武馆做农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