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法。但是其一,我只有阮大家所著的抄本,并未练习,你要自己摸索,全看悟性。其二,这不是正道,读书最终是要理解其意融会贯通,你决不可因为这个方法走了歪路。因此决不可随意教人。”
    典林一听便明白了,为何从为听过这门法子。这种方法,很可能是走了旁门左道的捷径。
    “先生那为何阮大家还想出这门方法呢”典林不解。
    吴夫人解释“这原本是因为我一个入职鸿胪寺的族叔,不通番语,无法与番邦使节交流,学习时不同的语言让他头大如牛。因此阮大家特意想出此法,我那族叔用此法不过一年便学会了三种番语。可见方法无错,要看你怎么用它。”
    见典林陷入思考,吴夫人轻声说“你好好想一想,要不要学。”
    典林知道自己算不得有多聪明,每日最多能背诵几百字,还要日复一日的反复加深记忆,不然一旦背的东西多了,很容易记错甚至遗忘,于是论语背到如今,让她已是不堪重负。
    她最大的限制便是,她只能通过字面跟自己的理解能力来理解四书,理解的越深背诵越简单,默时也不会写错字。但她只能自己一知半解的读,一旦这种错误的理解根深蒂固了,她怕日后改不过来。
    典林背书,不过是仗着她年纪小,记忆力还算好,但是年纪小理解能力也高不到那里去啊
    而这个方法缺失的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这个缺点反而是典林如今的唯一依仗,这么看来,这门记忆之法就是她唯一的破局之法。
    想到这里,典林做好了选择。
    典林抬起头,目光坚定“先生,学生要学这门记忆之法”
    即便此法不是正道,典林觉得自己也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有选择的提高自己的效率,而不是一味死磕。
    吴夫人像是早就知道典林会做出这般选择,直接从一旁拿起一本册子交给典林“你先拿回去看,不懂的明日来问我。但是我并不一定能回答,因为我没有学习过这门记忆之法。很大程度上你要自己尝试摸索。”
    典林接过书册,谢过吴夫人。
    回到家中吃过晚饭,典林端坐在书案前,面前正正放着一本封面无字的书。
    典林深呼吸几口气,虔诚的翻开第一页。
    不过一个时辰便将整本书看完,内容写的通俗易懂,配有画和故事,即使九岁孩童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
    但是理解是理解,学会是学会。
    比如,书中说一味的写和一味的读远远不如读写听图运动多种方法结合记忆来的深刻快速。那她要怎么做到多种结合这就是她要废时间揣摩的地方。
    书中更有针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办法,当背诵年份时,可以谐音记忆,当背诵故事时,可以把人物等关键点当成桩子。
    还有总结规律,将文章画成图,把文章唱出来等方法。
    在记忆错乱无需的内容时,可以自己编一个夸张的故事,越夸张越好,既不会影响以后学习更深刻的意思,还记得牢靠。
    典林也在读书时喜欢总结一些经验,但是和这门记忆之法简直如同一粒尘埃。
    当典林翻看到最后一篇,她被阮大家完全折服了。
    当你背诵了太多的东西时,就像杂乱不堪的书案,丢失遗忘是在所难免的。
    于是最后一篇,叫做记忆宫殿篇。
    以身为殿,藏进天下之书如能做到如书中所说,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一栋藏书楼,每次记下的书都分门别类的放进去,一旦想用便可以随时找出来,这与过目不忘这个典林羡慕了好久的技能也不差多少呀
    典林看得热血沸腾。
    阮大家,真不愧是当时第一大家
    也只有这样的女子能在士林中有这样的地位和名声无人可撼动。
    典林原本以为这只是取巧的旁门左道,但是现在她明白了,对于已经收天下书于心的大儒们而言,此法用于读书确实鸡肋,他们早就不是为背而背的人了,对于真的爱书的人来说,用这样的方法是舍弃了书最精华的内在,自然也是嗤之以鼻。
    但当把这门方法用对时,那就是名将得良驹
    典林开心的不能自已,见四下无人,抱着书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起身活动了一下,典林摩拳擦掌,来吧,我的大脑已经饥渴难耐
    半个时辰后,典林沉默了。
    怎么办想象力这种东西我根本没有啊

章节目录

科举之以学为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财运滚滚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财运滚滚来并收藏科举之以学为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