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一点点地改变,数年积累,口耳相传,最终到达了量变。
    十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扭转了想法,不再视当兵为畏途,就是希望
    成千上万的人进入识字班,大浪淘沙一般的筛选,才有了这次募兵成功。
    至于质变,道路还很长且艰难,还需继续努力。
    纪先生连连感慨。
    “老夫真没想到,小小一个识字班,还能有如此改变。看来这个识字班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还要惠及更多的人。”
    “正该如此”
    免费识字班花钱不多,但数量多,一村一个识字班,累计起来一年也是一个庞大的开销。
    对学员是免费,教书的夫子可不能免费,得按时给夫子们发放俸禄和补贴。
    有的村落太偏僻,太闭塞。
    夫子们吃苦受累教书,俸禄之外,补贴必不可少。
    否则没人愿意到偏远地方教书育人。
    各种开销加起来,一年下来,称得上是个天文数字。
    如此庞大的开销,任何一个官府朝廷,都不愿意承担。
    并非承担不起。
    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还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
    对于朝廷世家来说,没必要。
    他们不需要开启民智。
    唯有燕云歌需要。
    花再多的钱,即便是天文数字,这件事也要办下去。
    不就是钱嘛
    她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没了钱,再想办法赚就是了。
    “老夫想到了如何尽快吸收同化沿海四郡,识字班也算是个利器。老夫得抓紧时间,培养更多合格的识字班先生。”
    “此事就有劳先生。”
    识字班教书先生要求不高。
    很多识字班结业的学员,经过职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就能担任识字班教书先生。
    当然,这样的水平,只能前往偏远乡村。
    繁华城镇,读书人多,要求顺势拔高。
    纪先生脑子里面已经有一连串的计划,用识字班归化人心。
    至于沿海四郡的世家,则需要用利益交换,利益捆绑,将大家绑在一艘船上。
    因为刘宝顺退兵一事,萧逸得喘息之机。
    南魏朝廷就有些慌乱。
    战事稍歇。
    南军退后三里,似乎是在等建州朝廷的军令。
    侍卫营这边也趁机休整,补充兵源,将伤兵运往后方。
    南魏朝廷,人心思动。
    都在担心,刘宝顺退兵,萧逸没有牵制,会分出兵力援助侍卫营。
    届时,这仗还怎么打
    还没讨论出一个结果,紧接着,北魏那边又有新消息传来。
    刘章没死,刘宝顺重整旗鼓,再次兴兵。
    萧逸被牵制在沿海四郡,动弹不得。
    也就意味着,侍卫营得不到援助。
    “天助我大魏”
    “此乃天意南军应该一鼓作气,拿下燕云歌的侍卫营。没了侍卫营,她就是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虑。届时三郡都是朝廷的囊中之物。”
    皇帝萧成文沉默不语。
    仗怎么打,先不讨论。
    眼下要紧的事情,是北魏皇帝刘章派人送来密信,试图联合南魏,一起夹击燕云歌。
    只要他点头同意,刘章承诺会全力配合。
    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
    刘章能安好心
    早朝结束,皇帝萧成文开小朝会,召政事堂几位大佬人物一起议政。
    在此之前,他已经派人给凌长治去信,走水路。
    希望信件能及时送到凌长治的手中。
    当着几位大佬人物,皇帝萧成文拿出北魏皇帝刘章的密信,逐一传阅。
    几位臣子看完,表情各不相同。
    有紧蹙眉头,有满腹诱惑,有面带喜色,也有面无表情之人。
    “诸位爱卿都看过了信件,可有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陛下,此乃天助啊老臣认为可以合作”
    “臣反对燕云歌说起来,终归是大魏的臣子。他刘章算个什么东西,那是窃国之贼,是大魏的罪人。堂堂正统大魏江山,岂能和窃国之贼合作,荒谬万万不可”
    “迂腐之见。眼下有机会收回三郡,甚至有机会染指沿海四郡,就因为刘章的身份,放弃天赐良机,实在是不妥。”
    “敢情刘章还是个大好人,不求名不求利为朝廷打算他真要如此高风亮节,怎么又做了窃国之贼别忘了大魏的半壁江山就在他刘章手里攥着。他要真有诚意,主动退位,将北地归还朝廷。”
    “明知不可能的事情,还要提出来,分明是成心为难人,也是成心要翻脸。眼下朝廷正和燕云歌开战,同刘章翻脸有何好处”
    “那你说说,刘章主动帮忙拖住萧逸的兵马,图的又是什么”
    “自然是为了报仇”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