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守战当然不会承认自己错了,误会了燕云同的意思。
    他越发严肃,摆出一张严父脸。
    他说道“本王给你两个月假期,你回一趟幽州。一来,替本王查看幽州各方面情况,另外好生处理家务事,确保你媳妇心向着燕家,而非刘家。
    你得给她说清楚,燕家和刘章,一个南魏一个北魏,迟早会有一战。如何抉择,她可要想清楚如果她放不下娘家,干脆送她去北魏。”
    “她肯定向着我,还有我们的孩子。”燕云同掷地有声。
    燕守战呵呵冷笑,“我和你母亲成亲几十年,你看看你母亲,这些年她的心都向着谁别那么自以为是。女人心海底针,没有亲自问过,别擅自下结论。”
    燕云同皱着眉头,“母亲不一样。”
    呵呵
    燕守战眼神轻蔑,“出身虽然不一样,结果都是殊途同归。滚回你的营帐收拾行李,本王只给你两个月的假期,多一天都不行。”
    哦
    燕云同犹犹豫豫,“那我真的回幽州”
    燕守战眼一瞪,“还不赶紧滚莫非你还想蹭饭”
    说什么蹭,这话难听。
    “眼看快到午时,父王要不就留儿子一起用饭。”
    “美得你本王这里没你的饭食。滚滚滚,看见你们几兄弟,本王就一肚子火气。”
    燕云同“”
    嘤嘤嘤
    到底是不是亲生的啊
    得了假期,燕云同带上亲兵护卫,一车一车的行李,回幽州。
    一路疾驰,正赶上春耕,农人在田地间忙碌。
    幽州王燕守战,他的治下收取的赋税还算合理,加上有燕云歌贸易支撑,故而幽州一地的小民日子还算过得去。
    除开物质生活贫乏外,吃饭问题基本上还是能解决。
    理所当然,治下小民都念着幽州王燕守战的好。
    要是征兵别那么频繁,当兵的待遇再更好一些,那就更完美了
    如果永远不打仗,对小民来说,就是太平盛世。
    燕云同对民生经济研究不多,一路看下来,也觉着很不错。
    想当初,他带八千兵马驰援京城,那才是真的惨烈。
    沿途村庄被焚,村民曝尸荒野。
    送四妹妹燕云歌南下,不敢说千里无人烟,百里无人烟,无鸡鸣,那可是是实实在在的惨像。
    也难怪朝廷弃了京畿,弃了北地,直接奔往南方富庶之地建州。
    建州多好啊,常年无兵灾,无战事。
    水路四通八达,货运流通,商贸发达,人口稠密。
    不像北地,常年征战,人口锐减,良田变荒地。
    只是
    南方靡靡之音,容易腐蚀所有人的斗志,叫人忘却仇恨,沉迷于富贵乡醉生梦死。
    现在的皇帝萧成文,还算上进,很有志气,一心想要收复北方失土,收复京畿,重建京城。
    在他的意志下,北军重建,一直在外收拾喽啰山贼练兵。
    很快就要南侵占地盘
    怕就怕,皇帝萧成文死后,他的继任者只愿意守成,不愿意打仗,更不愿意劳心劳力去筹划北伐。
    筹划战争,是一件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
    每日殚精竭虑,担惊受怕。
    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让人心惊肉跳。
    德宗太宁帝,不就是因为打仗才死的嘛
    要是没有乌恒,没有反贼司马斗,没有战事,德宗太宁帝这会肯定还稳稳地坐在皇位上,抱着后宫三千佳丽,屁事都没有。
    打仗减寿啊
    不光是武将减寿,文官和皇帝也会跟着减寿。
    所以
    通常情况下,如果皇帝想要苟着,朝臣多半都是温和派,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只有个别人是主战派。
    这些个别主战派,在皇帝选择苟着的年月,通常都没什么好下场。
    就算打了胜仗,基本上也不会有好结果。
    一句劳民伤财,纵容手下将士滥杀无辜,就能让主战的统兵大将下诏狱。
    这就意味着
    眼下,皇帝萧成文主政,是南魏朝廷主战派最好的时代,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比如凌长治。
    别看他长得斯斯文文,风流潇洒,其实凌长治是个实打实的主战派。
    只不过,他比较含蓄。
    不像平武侯石温,萧逸他们赤果果地将自己的主战思想暴露出来,被人评价一句性情残暴。
    很多想法在燕云同的脑中一闪而过。
    天下局势,短短三四年内,竟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过去三十年的变化还要大。
    北地,三年时间,就换了三任皇帝。
    三个皇帝,个个不同姓,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沈。
    说不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