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昭告天下,讨伐刘家父子。
    此事天下瞩目。
    天下世家,各路兵马,甚至是田间地头的乡野村夫,都在关注着事情地发展。
    粮草运输,兵马出动
    很显然,这一回朝廷和皇帝不是在放嘴炮,是正儿八经要发兵攻打刘家父子。
    得知石温出征,天下皆感叹,皇帝的决心很大啊
    为了攻打刘章,不惜重新启用石温。
    石温可不是个老实人,一肚子花花肠子,头生反骨。
    朝廷和皇帝就不怕石温反水,跟着刘章一起反了朝廷
    “本侯当然不会反朝廷打刘章多有意思,本侯早就想和凉州兵马较量一番,如今难得的机会,先让本侯打痛快了再说。”
    “侯爷仁义皇帝得侯爷相助,必定心想事成。”
    “皇帝那小子是否心想事成,本侯不关心。本侯就是要向天下人证明,本侯才是当之无愧的忠臣良将。一群眼瘸的瞎子,推崇刘家,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人人都说本侯头生反骨,可是眼下本侯没有反。反倒是所谓的忠臣良将造反。哈哈哈天和元年最大的笑话,莫过于此。”
    “侯爷言之有理”
    “侯爷英明”
    “少拍马屁攻打刘章不可大意。不要以为刘章的兵马被司马斗牵制,就可以放心。当心刘章同司马斗联手,那样一来,本侯这一趟恐怕是个灰头土脸的结果。”
    “刘章当真拉得下脸面,对司马斗称臣”
    “不称臣,可以合作嘛再说了,司马斗好歹也算是大齐的皇帝,刘章和司马斗合作不丢人。”
    世家都自视甚高。
    即便司马斗已经称帝,在天下世家的眼里,依旧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司马斗。
    这也是司马斗治下,世家数量稀少的原因。
    大世家可拉不下脸面投靠司马斗,丢人啊
    只有中小世家,三流世家,愿意投靠司马斗,为家族争取一条出路。
    说不定多年后,小世家也能发展成为大世家,称霸一地。
    这些选择投靠司马斗的世家,在天下各大世家眼里,已经失去了世家应有的操守,默认被世家圈子除名。
    世家不是个东西。
    但
    世家也有令人称道的地方。
    否则,一个家族也不可能延续十几代人,几百年的时光,数个王朝。
    石温替刘家父子开脱,认为同司马斗合作不丢人。
    然而,刘家父子可不这么想。
    他们眼中,司马斗只配被押在地上往死里打,根本没资格同刘家合作。
    一个泥腿子,在有心人的谋划下,久穷乍富,其行事手段,心胸格局可想而知。
    司马斗手底下,一帮子兄弟,封侯拜相,就是“大齐”王朝的祸乱源头。
    一个个无法无天,耽于享乐,俨然是要坐享成果,就这么混着吧。
    至于开疆拓地,南征北战,除了少数人外,“大齐”大部分文臣武将都没那个想法。
    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不好吗
    眼下的局面不错啊。
    大魏打不过来。
    边关前线有幽州兵马阻挡,乌恒基本上应该打不过来。
    至于隔壁的刘家父子,正忙着应付大魏朝廷地讨伐,肯定是无暇他顾。
    要不要趁着刘家父子被大魏讨伐的时候,出兵进攻,收回之前丢失的土地
    “大齐”朝堂为了此事,争吵不休。
    有人主张出兵,趁着豫州兵马出动之际,说不定能捡漏。
    有人反对出兵。
    与其劳民伤财,不如坐山观虎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司马斗拿不定主意。
    如果他是一个野心勃勃,志存高远的皇帝,想都不用想,肯定要出兵,趁机占领地盘,扩张势力。
    然而
    司马斗从山沟沟一个乡野小民,短短数年时间走到今天,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大势推着往前走,而非他本心。
    局面越做越大,他的野心也跟着变大。
    但是
    刻在骨血里面的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依旧深刻得影响着他。
    毕竟,他能称帝建国,更像是一个捡漏,运气爆棚,这个机会正好砸在他头上。
    于是乎,他就成了“大齐”皇帝,带着一帮老兄弟,开始享受起称王称霸的生活。
    征战天下,统一南北,他脑子隐约有这个念头想法,但是还没有足够的决心。
    说到底,他的野心,还支撑不起他的成就,应付不了当下的局面。
    别人是实力配不上野心。
    他全反过来,野心配不上现有的实力。
    有种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还挺强烈。
    当着皇帝,纸醉金迷,这日子多好过啊
    打仗,太苦太累。
    世上,没有比打仗更苦更累的活,整日里担惊受怕。
    但他的身份,天下大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