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地,草长莺飞,绿树成荫。
    居住在此地的人,终于渡过了漫长的冬天,迎来了夏天。
    勃勃生机。
    田间地头,庄稼早已经种下。
    为了更多的收获,农人们忙着施肥除草。
    放眼看去,似乎人人安居乐业,一切井然有序。
    谁能想到,两年前,同样是在这片土地上,烽烟四起,尸横遍野,村庄民房被大火吞噬殆尽。
    百里无人烟,荒草碧连天。
    处处都是人间惨剧。
    短短两年时间,一切又恢复了正轨。
    活着的人,继续劳作生活。
    过去的痛,仿佛并不存在。
    朝廷上面,那张龙椅坐着的人究竟是姓萧,还是姓司马,似乎都不重要。
    究竟是大魏,还是大齐,也不重要。
    只要能让大家能安心耕田,有饭吃,一切都可以接受。
    小民只为了一口吃食争斗,有了食物,就能满足。
    上层人物,则是为了地盘,为了名望,亦或是为了野心,甚至是信仰而争斗。
    刘宝平身骑战马,在亲兵的簇拥下,行走在荒地野道。
    远处炊烟袅袅,但他并不打算深入村庄,打扰当地乡民安乐生活。
    自去年,凉州兵马对司马斗发起了进攻,这场仗,打到现在依旧没有停歇,还在继续。
    目前,战事进入了拉锯状态,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
    司马斗利用有限的地盘,通过轻徭薄赋,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统治。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凉州兵马则在战斗中,占领地盘,并试图蚕食吞并这些新占领的地盘。
    双发以河为界,凉州兵马再难前进一步,司马斗也没能力将失去的地盘抢回来。
    干脆,双发默契地以河为界,打打停停,抓紧时间积攒力量。
    凉州兵马占领了地盘,急于消化吸收,将后院凉州同新地盘连成一片。
    如此一来,凉州就可以实现物资自给自足。
    治下也多出了几十万人口。
    人口是什么
    是兵力
    是赋税
    是民夫
    是苦力
    这年月,人命不值钱,但是人口很重要。
    因为人口是官府税收的重要来源。
    巡视完边界,确保一切都在控制中,刘宝平带着兵马回军营。
    马蹄阵阵,尘土飞扬
    伴随着日渐西下的日头,回到营地已经是傍晚时分,正赶上吃晚饭。
    刘宝平打发亲兵去用餐,而他则前往中军大营面见凉州刺史刘章,他的父亲。
    凉州刺史刘章,当世名将,模样很儒雅。
    很多人第一次见他,都会误以为他是个读书人。
    他的确从小饱读诗书。
    不过
    他在军武上面的成就远远大过在文坛上的成就。
    他自费出版过诗集文集,但是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或是讨论,在文坛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或许就因为这个原因,之后的岁月,刘章将所有的才华都用于军武,立下不朽战功,成为当世公认名将,还是皇帝背书的忠臣。
    只是这位“忠臣”干的事情,没那么忠心。
    两个嫡出儿子都在跟前。
    大儿子刘宝顺,嫡次子刘宝平。
    两兄弟是刘家年轻一代最有出息的人。
    刘章示意两兄弟坐下说话。
    “老夫打算上本朝廷,请朝廷赐封爵位。如此,我们刘家就可以名正言顺占领现在的地盘。任何胆敢质疑刘家的人,都将遭到无情打压。”
    凉州兵马从司马斗手里面,咬下一大块肉半个河西地区,比起凉州来说,称得上土地肥沃,出产丰富。
    已经占领的地盘,刘章就没打算让出去。
    更没打算交给朝廷,让朝廷派官员治理。
    他刘章并没有世人以为的那么忠心。
    想要名正言顺拥有新占领的地盘,最好的办法,就是请皇帝下一道旨意,朝廷下一道公文。
    效仿平阳郡的做法,将朝廷地盘变为一家一姓所有。
    嫡长子刘宝顺问道“不知父亲想要什么爵位”
    凉州刺史刘章有些迟疑,“你们兄弟二人,可有想法尽管道来。”
    “请朝廷赐封侯爵我们刘家为大魏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不曾被封爵,着实令人寒心。”刘宝顺如此说道。
    凉州刺史刘章朝刘宝平看去,“你有什么想法你在京城住了数年,想来更清楚朝廷的运作和皇帝的心思。”
    刘宝平微微躬身,“儿子以为,侯爵不足以犒劳父亲的功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请朝廷赐封王爵,做异姓王。”
    刘宝顺明显皱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