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和钱闻钱胖子一样好奇的人不少。
    京城都被人一把火烧了,说这是王朝末世,半点不夸张。
    这个年月,正确的操作,难道不是广积粮多攒钱,以便熬过后面的苦日子吗
    为何,平阳郡主府反其道行之,竟然在这个时候冒着风险大兴土木,四处招募人口工匠,还给天下商贾发邀请函
    这番操作,很值得推敲啊
    是做戏
    还是脑子不清醒
    亦或是钱太多,仓库堆不下,想要败家
    想不通想不通
    端看燕夫人公子逸两口子这一路上所作所为,不像是脑子不清醒的人啊
    既然想不通,心头又好奇,怀里又揣着一份邀请函,不如就去平阳郡瞧瞧呗。
    去了那地方,总能看出点门道。
    说不定还真有赚钱的机会。
    钱闻钱胖子的隔壁包间,有客人,是一对父子。
    这对父子,一脸沧桑,正是吴家父子。
    吴大人,曾经的钦天监官员,因为替皇帝算命,不得不隐姓埋名。
    他如今做道士打扮,蓄了两寸长的胡须,一把利剑背在身,着实有世外高人的风范。
    人们见了都会称呼一声道长。
    吴大郎,大名吴局。
    这一路上,他要学习术数,道法。还要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又要忧心天下。
    年纪轻轻,活得像个忧国忧民的老头。
    天下人日子苦啊
    就算是富庶的南方,世家豪强,日子自然是平安幸福的。
    可是乡野小民的日子,就难过了。
    加上大量逃难逃荒的流民难民,大魏天下,处处都是一副人间惨剧。
    偏生朝廷自顾不暇,连京城都被人一把火给烧了。
    父子二人,歇脚茶楼。
    哪里想到,会听到车马店伙计慷慨发言。
    以及隔壁胖子的一番说辞。
    吴局微蹙眉头,“平阳郡主,就是前段时间改封地的筑阳郡主。竟然在这个时候广招工匠力士,糊涂了吗”
    他父亲吴道长高深莫测一笑,“这么大的手笔,一看就不是平阳郡主能办的事情。定是燕夫人借平阳郡主府的名义,大行其事。”
    燕云歌被钦定为平阳郡主府的继承人,此事并没有传出去。
    这个消息,目前还只是在官宦世家内部,小范围传播。
    吴局给父亲的茶杯里面添上茶水,“听闻燕夫人带人南下,顺便在京城发了一笔横财,将整个京城都给搬空了。”
    “此话颇为夸张”吴道长说了一句公道话,“皇帝百官出京城的时候,据闻车队绵延几十里近百里。除了人,马车上面全是各类价值连城的财物。燕夫人嘛,准确的说就是个捡漏的,捡皇帝百官剩下不要的物件。”
    吴局说道“总归燕夫人在京城发了一笔横财。她拿着这笔横财,就敢大兴土木,广招工匠力士,甚至连青壮妇人都要,儿子以为着实有些膨胀,还有些狂妄。”
    吴道长捋着胡须,轻声一笑,“非常人行事,自然是走非常路。仔细回想燕夫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她从不走寻常路。想来,这回大兴土木,定有旁人难以理解的想法在其中。现在看不明白,再等个一二年,两三年,我等凡夫俗子自然会明白她的用意。”
    “父亲对燕夫人颇为看好”吴局好奇。
    吴道长透过窗户,看着对面车马店人进人出,陆陆续续有人来询问平阳郡的情况。
    一听口音,百分百都是逃难到此处的外乡人。
    本地人,但凡日子还过得下去,都不会离开本乡本土,到外面讨生活。
    故土难离啊
    也是因为心里头怕
    怕出门在外,被人骗,被人欺
    还怕离家后,家里人被邻里欺负说闲话。
    更怕将性命都丢在外面。
    也只有失去了家园和故乡的逃难者,才有勇气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寻求一线生机。
    他指着窗外,对儿子吴局说道“不管燕夫人目的何在,为父认为,她至少给了这些逃难者一个选择,一个希望。而且观燕夫人行事,她应该是个信人,不会这么大手笔只为了骗一群穷哈哈。”
    吴局蹙眉,“父亲,我们还是继续南下吧。追上朝廷,看一看局势,看看大魏气象。听闻皇帝身体不好,父亲难道不担心吗”
    吴道长摇头叹息。
    有些话,他对任何人都没说过。
    太宁帝萧成义,当初他给对方算命的时候,就看出必有一劫。
    本以为劫数是应在反贼司马斗围困京城上面,哪里想到竟然是应在乌恒围城。
    一年内,京城两次被围困,最后还丢了京城,即便他精研天象,也没算到这一幕。
    皇帝终究没有躲过劫难。
    劫难中的一丝希望,似乎也没在皇帝和百官身上应验。
    反倒是平阳郡,让他生出一丝丝好奇。
    他心里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