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上,正如燕太后所料,崔植崔大人再次上本请辞。
    他真的老了,老态龙钟,老到不能理事。
    他现在就属于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典型。
    政务,他没精力去处理,就占着个辅政大臣的名头。
    这身份啊,让他累。
    当年,要不是成宗天和帝再三要求,他是不会重出朝廷当差。
    在家养老不好吗
    含饴弄孙,有儿孙孝敬,不好吗
    哪像现在,天天勾心斗角,劳心劳力,短短几年时间,人老了十岁不止。
    再这么操劳下去,他怕自己会死在任上,死之前都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苦啊
    所以
    他强烈要求致仕归隐,做一个逍遥老太爷。
    照旧,燕太后拒绝了他的请辞,不许他致仕。
    他很郁闷。
    人生奈何
    石温呵呵一笑,“崔大人三天两头就要上本请辞,是请辞上瘾了吗弄得朝中上下人心动摇,议论纷纷。崔大人,你不厚道啊”
    貌似调侃,实则是在警告。
    臭老头,少耍花招,没用的。
    崔植崔大人撩了撩眼皮,顶着一头灰白的头发,慢条斯理地说道“老夫好歹年长石大人一二十岁,不和你一般见识。”
    石温哈哈一笑,“多谢崔大人不和本侯一般见识。只是太后娘娘,老臣有话要说。
    崔大人三天两头来一次请辞,太后娘娘次次拒绝他,他却依旧不改其志。
    崔大人此举,严重些说,已经影响到朝廷的正常运转。
    往轻了些说,太后娘娘好歹也该体谅崔大人年迈,身体不支。不如就成全了崔大人,谱写一段佳话。”
    凌长治适时站出来,“既然崔大人年迈,总说精力不济。太后娘娘不如准奏,让崔大人回家乡过几天轻省日子。至于崔大人的位置,朝中有才之士众多,一定会有合适的人选。”
    崔植崔大人一脸漠然,仿佛舅甥二人说的不是他,完全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石温暗中骂了一句“老狐狸”
    凌长治也在怀疑崔植的用意,好好的辅政大臣不做,三天两头闹请辞,玩的是哪一出
    燕太后一脸严肃,“本宫已经说了,崔爱卿乃是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不可擅自请辞。
    崔爱卿若是精力不济,本宫准许,从今以后,朝议上特为崔爱卿准备一把椅子,许崔爱卿坐下议事。
    另外,崔爱卿也该多多提拔年轻后生,若有可造之材,可直接推荐给本宫。”
    “多谢太后娘娘厚待,老陈愧不敢当。”
    崔植崔大人微微一躬身,语气激动。
    燕太后和颜悦色地说道“崔爱卿免礼你是国之重臣,本宫和陛下都离不开你指点和教诲,烦请崔爱卿再坚持几年,待陛下加冠之日,届时我等也该功成身退。”
    话音一落,石温和凌长治已经偷偷交换了一个眼神。
    崔植一脸漠然,“太后娘娘言之切切,老臣岂敢辜负。老臣就努努力,争取能坚持到陛下加冠之日。”
    燕太后舒了一口气,笑道“一定可以的。崔爱卿老当益壮,定能长命百岁。”
    崔植崔大人淡漠一笑,内心想着,长命百岁不指望,只盼着别死在任上,不要一天好日子没享受过就一命呜呼。
    至于石温和凌长治舅甥二人的态度,他半点不在意。
    到他这个年纪,这个地位,这个身份,无需去在意旁人的想法。
    他是辅政大臣之一,但,显而易见,他说的话最有分量。
    他一人,隐约压石温凌长治舅甥二人。
    这才是对方急于赶走他的原因。
    他不想争,偏偏燕太后逼着他去争。
    罢了,罢了
    他就勉为其难再坚持几年。
    希望少年皇帝能早日成长起来,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
    朝议结束,各回各家。
    平武侯石温回到府中,发了好大一通火。
    他大骂崔植是个老不死。
    “天天请辞,玩花样。一大把年纪还耍小心眼,臭不要脸。”
    “舅舅急了吗”凌长治坐在一旁喝茶,显得很悠闲。
    三位辅政大臣,他最年轻,又有开疆拓土的功勋在身,朝堂权柄迟早会落入他的手中。
    所以,他不急。
    至少没有舅舅石温着急。
    他稳得住,也等得起。
    石温瞥他一眼,冷哼一声,“朝议的时候,燕太后那番话你也听见了。待到陛下加冠之日,就是我等功成身退之时。
    摆明了,等到少年皇帝长大成人,就要过河拆桥。
    老夫,你,都将被针对,被打压,被夺权,甚至是赐死。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以为陛下成年加冠后,他还会用我们这些老家伙吗他看着不恶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