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魏正光元年,北梁太初二年。
    刘宝平实力有限,兵败如山倒,退出关外,往东边沿海而去。
    刘宝顺下旨,乘胜追击,莫要沽名钓誉说什么穷寇莫追。
    刘宝平算哪门子穷寇,那是他兄弟,活着一天就让他寝室难安的兄弟。
    要么死
    要么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剪除羽翼,任他磋磨。
    这两兄弟斗了个你死我活,萧逸趁机收割地盘。
    刘宝顺气得哇哇大叫,当着朝臣的面大骂萧逸不是个东西,趁火打劫,流氓都比他仁义。
    传缴檄文,由大儒书写的檄文,细数萧逸燕云歌这对夫妻,这些年如何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根本不配为人。
    这对夫妻,禽兽不如,人人得而诛之。
    檄文一出,北梁人心沸腾。
    没想到,在北梁,反对萧逸和燕云歌,竟然成了一种潮流。
    似乎不骂几句,不羞辱一番,就不配做北梁人。
    萧逸“”
    他很懵逼。
    他满腹疑问,“本将军征战北地,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夺取地盘也都尽量善待当地人。
    为何北梁百姓如此厌恶本将军和夫人自问,比起刘氏父子,本将军仁慈许多。”
    程先生算是看透了人心。
    他分析道“或许,就是因为将军太过仁慈,北梁百姓才敢肆无忌惮地辱骂。
    他们知道,无论他们怎么骂,将军都不会和他们计较。
    反之,刘氏父子容不下反对的声音,刘宝顺稍微好一点,也仅仅是一点。
    人天生都是欺软怕硬的主。老夫建议将军,不如效仿刘氏父子,采取霹雳手段,震慑当地人心。”
    萧逸蹙眉。
    他的狠毒,一直以来,只针对和他差不多身份的人,比如朝中的高官显贵。
    他从来不欺负无辜弱小。
    就算是他最神经病的那几年,也干不出欺负小民的事情。
    程先生郑重其实,“将军想要收复北地,想要震慑人心,必须软硬兼施。
    态度太过温和,流于肤浅,人人都对将军敷衍了事。手段太过严苛,又会造成全民恐惧,甚至是背叛。
    所以,刚柔并济,方是上策。或许夫人更适合处理这类事情。”
    萧逸目光不善地盯着他看,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翻脸的架势。
    程先生不畏权势,坚持说下去,“如何治民,很显然夫人有一套成熟的方案。看似温和,循循善诱,却又透着腥风血雨。
    正所谓杀人于无形,不见血腥的战斗才是最残酷的战斗。为何夫人治下,没有人公开反对,也无人公然羞辱夫人
    正因为夫人有一手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又有钝刀子割肉的冷酷。
    将军打仗刚硬,治理刚刚收割的地盘,却又太过仁慈。不如,请夫人派遣合适的官员,替将军分忧。”
    “你不能替本将军分忧吗”
    程先生连连摆手拒绝。
    他很严肃地说道“将军莫要说笑。老夫是谋士,负责为将军出谋划策。
    治理地方,尤其是新收割的地盘,老夫并不擅长。专业的事情理应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用夫人的手段治理地方,才能确保新收割的地盘不会出现反复。
    将军也不希望,脚下这片土地,十年八年之后又发生叛乱,重回北梁怀中吧”
    萧逸半信半疑,“本将军对于治下小民,果真太过仁慈”
    “的确如此将军以前常说自己不适合主政治理地方,老夫终于信了”
    萧逸一脸没趣的样子。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本将军的短处很明显,这么多年也无法补上,果然天赋有限。给夫人去信,让夫人尽快派遣官员到本将军麾下听令。”
    “老夫遵命”
    对于北梁的檄文,民间的骂声,燕云歌根本没放在心上。
    骂她的人多了去,骂得更难听的她都听过。
    要是事事在意,她这辈子别的事情都不用干,天天顾着生气一辈子的时间就过去了。
    萧逸新收割了两郡地盘,七八个县,她很满意。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一口一口蚕食北梁,她不嫌慢。
    收到对方的信件,她果断派出精锐,将计平,以及凌崔二人给派了出去。
    计平手段严苛,最适合治理新收割的地盘。
    凌崔二人天赋极高,多学学没坏处。
    第一批进士学子,都是宝贝,全都要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
    一批粮草起运,送往前线。
    本来一切安排妥当,运送粮草的人,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人。
    结果
    还是出了意外。
    一场大火,粮草损失过半。
    消息传来,燕云歌差点气出血来。
    “查必须严查此事好好的,怎么会起火,竟然还烧毁了过半粮草。上至后勤官,下至民夫,统统严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