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朝议纷争,最终被三位辅政大臣联手压了下去。
    朝议结束后
    石温就对燕太后说道“现在只是暂时压下勘定皇陵墓地一事,迟早文武百官还会再提此事。”
    “石爱卿的意思是让本宫妥协吗”燕太后表情凝重。
    小皇帝坐在一旁不言不语,就像是一个乖学生,学着如何做一个大人。
    石温轻咳一声,“老夫只是提醒太后娘娘,要早做准备,以防万一。而且,老夫认为在建州城外勘定皇陵墓地,未尝不可。
    总不能一日不北伐,两位先帝就一日不下葬。还有皇室宗亲,一年到头,都有生老病死
    太后娘娘坚持先帝的遗愿,固然很好,却也要考虑实际情况,适当的时候就该懂得变通。”
    燕太后微蹙眉头,问道“凌爱卿,崔爱卿,不知二位可有建议难道你们和石爱卿一样,也希望本宫妥协”
    崔植老狐狸,他不率先表态,故作思考。
    凌长治迟疑了一下,“微臣认为关于定皇陵一事,太后娘娘迟早要妥协。具体什么时候妥协,可以好好商量一下。”
    “荒谬”
    燕太后震怒,她不满,她心疼。
    她怒声呵斥,“先帝过世区区一月而已,朝臣就开始逼迫本宫,不尊先帝遗诏。
    今日是皇陵,他日会不会是皇位,之后会不会是我们母子性命
    依着本宫的意思,此事绝不能妥协,谁敢再提此事,直接请到金吾卫喝茶。如此,方能震慑人心,防止有人心生不轨,妄图逼迫我们孤儿寡母。
    再一个,今日是皇儿登基以来第一次大朝会,正式商议朝政。第一次朝会,本宫就被迫妥协,将来本宫和皇儿在朝臣面前哪有威信可言。总而言之,此事万万不可。”
    凌长治当即说道“太后娘娘息怒正因为考虑到此事的影响,所以微臣建议要掌握主动权,是否妥协,什么时候妥协,都由太后说了算。眼下,肯定不能妥协,一定要坚持己见”
    燕太后闻言,怒气总算消了消。
    她盯着一直没出声的崔植崔大人,很是不满,“崔爱卿无话可说吗”
    崔植出列,微微躬身,“老臣认为凌大人的建议可取。两位先帝,不可一直停棺皇庙,总不能一日不北伐,一日不安葬。
    而且,北伐事关重大,未必能一次成功,说不定需要数年时间。定皇陵墓地,很有必要。
    至于确定此事的时间,老臣认为明年比较合适。可以选择先帝死祭或是生祭的日子。不知太后娘娘意下如何。”
    燕太后迟疑不定,于是问道“石爱卿,凌爱卿可有其他意见”
    石温很干脆,“明年可行不过,既然确定要选址皇陵,现在就可以吩咐少府偷偷操办此事。选得道高人,建州城外四处勘察,早日确定皇陵选址,两位先帝也能早日入土为安。”
    “石爱卿言之有理。”燕太后长松一口气。
    有足足一年时间,她可以接受。
    一年之后,想必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
    届时,她也能得心应手处理军国大事,替先帝替皇儿守护大魏江山。
    新帝继位,又是儿皇帝,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石温思来想去,认为自家夫人燕云菲很有必要跟着他住在建州城。还可以时常进宫探望燕太后。增加姐妹感情。
    要是朝中遇到什么事情,走后宫路线,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于是,他果断给夫人燕云菲去信,叫她务必尽快赶到建州。
    他连府邸都准备好了,保她满意。
    与此同时,崔家女婿沈书文,他身为燕太后的表兄,在朝中也是水涨船高。
    燕太后本就看重沈书文,加上她在朝中可信任的,能差遣的人本就不多。
    沈书文就是其中一个。
    理所当然,很多事情燕太后都会交给他去做。
    尤其是,一些不方便惊动三位辅政大臣的事情。
    “费公公伺候陛下几十年,有功劳有苦劳。如今他人在皇庙,前两天内侍传信,说是他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本宫不便出宫,你去皇庙替本宫看望他,送他最后一程。你转告他,本宫记得他的付出和忠心,叫他放心。”
    沈书文有点懵逼,表情怔愣。
    燕太后看着他,“你不愿意替本宫走这一趟吗”
    沈书文连连摇头。
    此刻,他想起陶太后去世一事,一直有许多争议。
    所有的争议,暂时被压了下来。
    很显然,费公公是争议的关键。
    没想到,费公公那人,竟然快要死了。
    转念一想,他死,才是应该,才符合逻辑。
    他要是一直活着,那才危险。
    他轻咳一声,忙解释道“太后娘娘误会了,微臣愿意替娘娘走一趟。微臣只怕辜负娘娘的信任,担心差事会出差错。
    费公公是宫里的人,他正当弥留之际,娘娘为何不派遣内侍太监前往皇庙看望他想来,宫里很多人都顾念着他的情义。”
    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