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激动得手颤抖
    不对。
    不是激动,而是感觉可怕。
    如果纪先生没有说谎,民富国强论当真出自燕云歌之手,那意味着什么
    以平阳郡的推广势力,很快,燕云歌靠着这篇文章,就能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文坛地位,终究还是看作品。
    是否有大贤者文章,有没有资格流传后世。
    大文豪代代相传,龙椅上的皇帝可不是人人都能记住。
    燕云歌啊燕云歌,你这是要将天下男子逼上绝路吗
    以女子身份,成为一方诸侯就算了。
    如今还跑到文坛和大家抢饭碗吃,过分了啊
    你手头是什么谁手里面有燕夫人平日习作”
    终究还是不甘心。
    承认,那笔好字,是出自燕云歌之手。
    但是,文章是不是她写的,还需要考证。
    一定可以找出枪手的痕迹。
    虽然心知肚明,这种可能性很小,却依旧要这么执着地干下去。
    否则
    自信心必定惨遭打击。
    被一个女子管束差遣就算了,竟然连文章也输给了对方,脸面呢
    都是要脸的人,这要是传出去,七郡世家都会成为笑柄。
    笑话他们枉为读书人,连一个女子,都压服不了。
    七郡文坛,拱手让给燕云歌,不是丢脸是什么
    习作有了
    所有人围在一起,翻阅燕云歌平日里偶然所得文章。
    并非诗词歌赋,全都是一些思考,随手写下,被身边收集起来,装订成册。
    比如这里有一篇。
    登记日期是天和三年三月。
    这一年正月,刘章登基称帝。
    燕云歌随手写下感想“北地落刘章手,却定国号为魏,愚不可及。不出意外,北地局势必有起伏。以刘章性格,八成会采取杀戮手段,以杀止纷争。然而,此举并非长久之计,不出一年,就会自尝恶果。”
    又比如,天和三年十月,燕云歌写下一篇育儿论。
    那个时候,她正身怀二胎,对于教育孩子,有些想法,于是随笔书写。
    还有,天和三年冬月,那时候正在打仗,她写下了对战场局势的分析走向
    这些都是平日里,偶然所得的心得体会,随笔记录下来。
    一张张,一页页,略有泛黄的纸张,做不得假。
    看得越多,考察的资料的越多,越发证实了一件事。
    民富国强论真的出自燕云歌之手。
    不甘心啊
    纪先生火上浇油,“也只有我家夫人这般经世治国大才,常年关注民生经济,方能写出民富国强论。通常情况下,当世圣人高高在上,极少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虽有才学,却难以写出类似民富国强论这般发人深省的文章。”
    先生这番话,老夫不赞同。我等常年也在关心民生经济,也在关心治下百姓”
    纪先生直接反问,“诸位可曾让治下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各位治下,破产倒闭沦为田奴的良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还是一年比一年多
    你们当地的情况,老夫一清二楚。当地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老夫更是清楚。良民破产,比比皆是。就这样,你们还敢大言不惭说常年关心民生经济,要脸吗
    别和老夫扯田奴比良民日子更好,这种狗都不相信的废话。到底是给人做田奴好,还是当良民好,大家心知肚明。
    亏得我家夫人没和诸位计较,靠一己之力承担起一切损失,将田地廉租给良民,同时轻徭薄赋,才使得六郡小民的日子有了改善。
    六郡情况改善,皆是我家夫人功劳,你们休要往自己脸上贴金。
    老夫奉劝诸位,但凡还有一点良知和羞耻心,就该放弃成见,为七郡出人出力,为我家夫人分忧。
    将来我家夫人若有一番大成就,诸位肯定也有不世功勋,福泽子孙后代。”
    在场诸位世家大佬,皆沉默
    纪先生这番话,尤其是最后几句,很有深意啊
    大家彼此交换眼神,互相试探求证。
    有人率先站出来,问道“敢问纪先生,请帖是以王府公子萧将军的名义送到我们手中,不知萧将军人在何处。我们想请教萧将军对天下局势,有何看法。”
    纪先生哈哈一笑,“你们都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老夫这么说吧,我家公子的态度就是我家夫人的态度。”
    先生的意思是说,七郡终究还是看燕夫人的意思将来若有一天有大成就,也是以燕夫人为主”
    自然是以我家公子和夫人二人为主。”
    咦
    这是要搞夫妻同等地位,共同决策吗
    其实,这已经证明,七郡地盘,实际上还是燕云歌说了算。
    燕云歌压了萧逸一头。
    只是为了面子,才说夫妻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侯府小哑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吃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吃元宝并收藏侯府小哑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