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的科举考试内容, 与阿鸾所熟悉的明清时八股文不同, 更多的与宋时科举相同, 主制十三经,进士科主考诗赋、经义、论、策、明法五类。原本进士科主要考较诗赋、经义等前四种,明法另立一科。先帝在时,曾出现进士出身的官员出任地方官员却不知大秦律法胡乱判案一事, 先帝引以为戒,将明法科与进士科合二为一,成为会试的主要内容。
    正是因为如此,大秦律做为明法考中的主要考查内容,谢府家书阁之内收录了极为完整的一套, 阿鸾才得以将整部大秦律详细的看过一遍。在给兄长和未婚父整理资料时, 将大秦律经常考内容简要的整理出来,务必做到言语简练, 能用一两句话概括的绝不多言。因为明法一项需要死记硬背的地方并不多, 更多的主要考的是案例, 就是怎么样熟练的运用秦律。
    阿鸾这日正在伏案急书,她大部分整理的差不多了,只差把这些整合在一起,她这边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便可初步告一个段落。算起来, 为了整理这些,她前前后后忙了足足有四个多月,眼下都已进入了九月初,池中的莲花虽还花繁叶茂, 却较之夏日时少了许多花蕾。不过,虽已进入初秋,秋日的阳光半点没有减少它的威力。因而,她更喜欢到后园莲池边的水榭中来做这些。
    “五妹”三姑娘手中拿着扇子摇摇摆摆的走进了水榭。
    阿鸾闻声抬头,发现不只是三姑娘在,还有个妙龄少女,娇怯怯的立于一边。她小心的将手中的笔放在笔山之上,才起身笑道“三姐和艳表姐也来乘凉快请坐。”是的,那个跟三姑娘一起来的少女正是姑姑家的庶女艳娘。
    艳娘羞涩的一笑,细声道“五妹妹。”
    三姑娘走到案边,故意问道“五妹,你这是在用的什么功”
    阿鸾将铺了满案的纸张慢慢整理起来,笑道“不过是替二哥抄录的一些往期士子的文章而已。”
    三姑娘转了转眼珠,伸手就去拿阿鸾理好的那叠纸张,嘴里还道“什么文章,给我瞧瞧若是好,就借我一下,给三哥和表哥看看,左右他们将来也要下场,提前瞧瞧挺好。”三姑娘口中的表哥,是姑姑家的庶子。
    谢茵生有三女一子,长女、二女皆已嫁人,只有幼女冯琳和幼子随她一同归京。姑父冯肃除了正妻外,还有妾侍三人,育有三子四女,其余女儿都已嫁人,只有与庶长子,庶三子同母的女儿艳娘未嫁。长子、二子娶妻生子,如今正在读书,都未取得功名。到是庶出三子冯博今年只有十七岁,生得聪明伶俐、俊秀多情,颇得冯肃宠爱。冯博出入谢府,很快就与谢沐打成了一片,连带着也跟三姑娘熟悉起来。
    阿鸾秀眉微蹙,动作更快的伸手压住纸张,不悦的道“三哥与表哥最早也得六年后才能下场吧,这么早看应试士子写的策论做什么有这个时间,不如把十三经背熟才好。”她都说了,这是给要入场的二哥整理的,三姐是吃错了什么药要抢来看。不是她瞧不起三哥,十三经背的还没有她熟呢。他知道论与策怎么写么大约只知道个格式吧。
    三姑娘当时眼睛便立了起来,娇横的道“你就是小气,借我看看怎么了,又不会弄坏了。”
    阿鸾懒得跟她磨牙,直接用了点力把三姑娘的手拍掉,冷声道“我就是小气,不想借你看。”这个三姐姐脑子是不是不好,天天带着姑姑家的艳表姐在园子里转什么,弄得二哥和陆离不得不离开这块清凉地,躲回了二哥的书房。现在秋老虎有多熬人,闷在屋子里读书,中暑了怎么办她看上姑姑家的庶子,想嫁过去,也不用这么坑自家人去讨好人家姐妹吧。
    艳娘咬了咬下唇,细声细气的劝道“三表妹,这是五表妹给二表哥准备的。无论有没有用,都是五表妹的一番心意,咱们还是等二表哥用完,再来借着看看就好。”她是听着自家三哥说,五表妹给表兄和她的未婚夫整理了一份特别详尽的科考题集,不只两位表兄觉得好,就连舅舅也十分称赞,便想着借来给自家大哥看看。大哥已经考了好几次举人都没考中,爹爹已经很不耐烦了。若是能把题集给大哥看看,说不准他今年就能考中了呢。只不过,二表兄明年便要下场,算算时间已经不足一年,这种题集是阿鸾手抄的显然只有一本,根本不可能借给自己拿回去给大哥看。她想了又想,还是没忍住,悄悄的撺掇着三姑娘来了。她当然不指望着阿鸾抄录好的,只要把她平日里那些散乱的杂稿就行。
    阿鸾瞅了瞅艳娘那张楚楚可怜的小脸,大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凤凰于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醉舞狂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醉舞狂歌并收藏凤凰于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