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殿下,天平大酒楼的东主是祝天平的侄子,叫做祝晏,他是来通知掌柜撤离,我们正好赶到,把他们包围了,我们连夜审问这个祝晏,他开始死活不说,被我们用上大刑,才一点点撬开他的嘴,他也是唐州商会的人,他交代了张大旗之死的真相。”

    “详细说一说”郭宋兴趣很大,他身体微微前倾,仔细聆听周岷的述说。

    “张大旗当时在长安比较招摇,炫耀自己的财富和身份,被唐州商会盯上了,正好祝天平的酒楼和张大旗的酒楼是隔壁,他们便把祝晏从成都召回来,挑拨祝天平和张大旗的矛盾,张大旗找人砸了天平酒楼后不久,就被送去了太原,张大旗在太原信了景教,被拉进了唐州商会。”

    郭宋眉头皱成一团,“张大旗加入了唐州商会”

    “祝晏是这样交代的,张大旗到了太原不久便加入了唐州商会,后来张大旗好像又反悔了,唐州商会便假手祝天平把他干掉,回头又把祝天平父子干掉,祝晏便名正言顺接手了唐州商会”

    “等一等”

    郭宋听出了端倪,他打断周岷的叙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张大旗的财富已经落入唐州商会的手中”

    “启禀殿下,这个祝晏知道得并不多,刺客李笑主动和他联系,他是听李笑说的,李笑在太原射杀了张大旗,太原具体的事情他也不知。”

    “这个李笑现在在哪里”

    周岷摇摇头,“祝晏也不知,他说李笑好喝酒 酒后就会乱说话,他劝过李笑,但李笑没有当回事 他估计李笑说得太多 可能已经被唐河商会铲除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奔跑声 紧接着有人在外面道“启禀殿下,内卫有紧急情报报告”

    “让他进来说话”

    片刻,侍卫领进来一名内卫校尉 校尉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殿下,启禀副统领 城外的弟兄抓住了西市撤离的两名掌柜 同时抓住了通知他们撤离的联络人。”

    周岷大喜,急对郭宋解释道“抓住了联络人 就能追溯到康姓大管事,卑职原以为联络人逃脱了 沮丧了好久,没想到被抓住了。”

    郭宋笑着摆摆手 “不用解释了 赶紧去吧”

    周岷行一礼,告辞匆匆而去

    东城外一家客栈内进驻了大批内卫士兵 两名从西市撤退的掌柜和联络员便是在这里被内卫士兵抓住,这还多亏了掌柜的警惕 因为东城外刚刚端了武馆,惨烈厮杀和几百具尸体拖出去,震惊了周围的商户。

    当掌柜发现三人鬼鬼祟祟,并在谈话中出现了兵器二字,掌柜立刻认定他们也是朱泚的探子 很可能和武馆有关,果断向内卫报案。

    三人本想等上午行人最多时再上路,没想到天刚亮,他们便被内卫士兵突袭,当场束手就擒。

    周岷带着十几名内卫骑兵一路疾奔,片刻便奔至客栈前,周岷翻身下马,带队郎将迎了出来。

    “怎么样,人都还好吧”

    郎将点点头,“两个掌柜还好,但那个联络人几次要自杀,都被弟兄们阻止住了。”

    “他有口供吗”

    郎将苦笑一声道“他把舌头咬破了,估计暂时不会有什么口供”

    周岷毫不犹豫道“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他招供,他知道的情报对我们太重要”

    “卑职遵令”

    内卫士兵迅速将人犯转移到三辆特制马车上,马车加速向长安城内驶去。

    太原府阳曲县是一座中县,县城内有三千余户人家,这里是太原北上云州的毕竟之地,所以往来的商人、行旅很多,使得阳曲县商业颇为繁华。

    五更时分,几名黑影跑进了阳曲县城隍庙的一间偏殿,偏殿内光线昏暗,一张破旧的锦椅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衣衫破旧,满脸沧桑。

    此人的真实名字已无人知晓,大家都叫他老绊儿,专门给人使绊,别人办喜事他去哭丧,别人孩童抓周他去祝寿,若下雪了,你若不给钱,一个冬天都别想出门。

    老绊儿混出了名头,成为阳曲县有名的乞丐头子,阳曲县的两百多名大大小小的乞丐都被他控制。

    前两天他接到太原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猛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高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月并收藏猛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