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通道在邓州叶城县,那边有数十里开阔的通道,但在莽莽的大山中,依然有不少比较隐蔽的小道,一般只有猎户和采药人知道。
    杨家从东汉起便是闻名天下的大族,在弘农地区经营近千年,这样的通道他们也了如指掌,杨玄英在几年前曾经穿过伏牛山,但时间稍久,他怕自己忘记,便又带上了一名杨家的商业管事,这名管事叫做杨进,专门负责去伏牛山收购皮毛,对伏牛山的各条小道都了如指掌。
    按照杨玄英的安排,一万骑兵带上了十天的干粮和一壶酒,一路骑马南下,三天后抵达卢氏县,这里是进入伏牛山脉的最后一座县城,是一座山区县城,骑兵们在这里补足了给养,便义无反顾地进入了被大雪覆盖的伏牛山。
    这是一次十分艰难的行军,队伍沿着一条结冰的溪流前行,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四周都是参天大树,光线阴暗,寒冷异常,不时有饥饿的猛兽在他们身边游睃,寻找觅食的机会。
    入夜,士兵们聚集在一起,点燃了篝火,用烧融的冰水煮了一些黑豆喂马,他的晚饭是卷饼、咸肉干,还有一杯烧开的肉汤。
    姚锦坐在篝火前喝着一壶小酒,眼一瞥,见杨玄英抚摸着他自己的兵器,竟然是一支青龙戟,姚锦好奇地笑问道“小杨将军也用戟”
    “末将原来是用枪,最近才决定改用青龙戟。”
    “为什么”
    杨玄英有些不好意思道“卑职最崇拜的人就是晋王殿下”
    姚锦呵呵大笑,“有意思,崇拜晋王就要跟随他用戟,小杨将军,这样可不行。”
    “卑职不太理解,恳请将军解惑。”
    姚锦微微笑道“其实我们都崇拜他,另一名指挥使马占江也曾经和你一样,改用单边的青龙戟,方天画戟他抡不动,但不到一年他就放弃了。”
    姚锦见杨玄英目光专注地听自己讲解,他笑道“我估计你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一旦你上了战场,你就会知道,兵器的前端一定要轻巧,这样挥舞的速度才能快。
    两军混战,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谁的兵器快,看谁先刺中对方,为什么枪是兵器之王,根本原因就是枪头轻快,如果是用戟这种重兵器,杆子就一定要加重,否则就会头重脚轻,但兵器越重就费力,舞动起来就慢,在战场上,比对手慢一步就意味着丧命。”
    “卑职有点懂了。”
    “其实你还没有完全明白”
    姚锦取过自己的兵器,是一支马槊,他笑道“我有两支兵器,一支马槊,一支三尖两刃刀,坐镇敦煌时,我用三尖两刃刀,调回中原,我就改用马槊了,小老弟,这可是我身经百战的经验。”
    “将军能否解释一下原因传授给我们经验。”
    这时,周围坐了十几名年轻将领,他们都被姚锦的介绍吸引,纷纷围坐上来。
    姚锦笑道“在西域是和胡人作战,他们基本都是皮甲,用三尖两刃刀可以劈开他们的甲胄,三尖两刃刀前端宽,劈进体内杀伤力强大,一下子就能要了对方的小命。
    但回到中原后,我们对手基本都披挂铁锁甲或者铁鳞甲,三尖两刃刀就很难砍进去,也刺不进去,这时就需要使用又细又尖又薄,如柳叶形状的兵器,马槊、矛、枪都可以,能从甲胄的缝里刺进去,缺点就是杀伤力不够强,对手被刺中后往往还能继续作战,这时候就要快,灵活,多刺几下,对方就丧失战斗力了。”
    众人纷纷点头,这都是宝贵的实战经验啊
    杨玄英忍不住问道“那晋王殿下怎么用方天画戟”
    “他不一样,他练的武艺最适合用戟,而且他力量强大,举重若轻,天下只有他一个,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兵器,切不可盲目跟随,是要吃大亏的,甚至小命都会因此丢掉。”
    杨玄英满脸惭愧,起身行礼道“多谢姚将军解惑,让卑职如梦方醒,卑职还是决定恢复用枪。”
    姚锦点点头,“这就对了,一切都要务实,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进行选择。”
    次日天不亮,众士兵纷纷从睡袋中钻出来,收拾了物品,吃完早饭后便起身继续上路了。

章节目录

猛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高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月并收藏猛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