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都不敢回教室”
朱倩有些害怕。
“滴。”
容诗柳竟然直接把电话挂了。
朱倩愣愣地看着手机,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火气。
“凭什么啊我们是同学吧你凭什么把我当个奴隶一样使唤,我又不是你家佣人”
“我,我要去学术委员会举报你,你的论文有抄”
朱倩咬牙切齿。
“不,现在还不能举报。”她的脸上忽而浮现一层阴霾,“她那篇论文还没发呢,我举报了也没用,啧,错失大好机会不过没事,我可以等她发。”
“正好,再观察她一段时间,如果她那时候真没把我名字写论文上,还对我用完就扔的话”
朱倩冷笑几声。
“那时她估计也抹掉跟我交易的痕迹了,我正好趁机脱身,顺便,把她给举报了”
杨哲从会议室里出来就去了图书馆。
他很忙的好不,哪有那么多美国时间陪这些人。
倒是朱倩,实在有够烦人啊。
不过,等6月份,学报出版之后,应该这些乱七八糟的苍蝇就不会再嗡嗡了。
这段时间一路看书听课下来,他已经隐约察觉出两个新的重大可能性,加上之前的模拟现实,那就一共是三个选项。
其中一个在生物,另一个在物理。
生物这个,他已经快要琢磨出来了。
杨哲来到4楼自科借阅室,走到r分类。
“我之前已经大致浏览过脑科学、神经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物种分类学、基因工程这几个分类的基础知识,该选定一个方向来突破了。”
他之前只是浅尝辄止,将图书馆几乎所有分类的书大致摸了一遍,从中寻找大方向。
现在既然大方向找到,是时候把具体方向找出来了。
杨哲站在书架跟前。
看一眼所有的书名,闭眼。
数据在数据库与大脑之间快速流动,分析。
半分钟后,他睁眼并取下了一册基因交错理论,抱着书来到附近的座位。
脑力1916
算力1112
知力17
网络350kb秒
数字生命数量323亿
网络信息冲击1秒1次
繁殖频率冲击后3次
金钱10805元
备忘
bookist
他设计的系统光幕就有他的个人风格,那就是把所有事情全搁一块儿记,这样一次看完全部数据,方便。
“房租真是贵,刚赚点钱,又没了。”
杨哲看完光幕,将托盘扔到右侧半空中悬浮,光幕也扔到托盘上方。
如今的托盘里几乎完全被数字生命所占据。
如果只是肉眼去看的话,整个托盘一片淡淡的灰色,灰色中又间或有些不均匀之处,像是菌落一样。
杨哲运用他对托盘的绝对控制权去看的话,能观察到那些灰色意味着数字生命的密度大小。
深色的地方会稍微密集一点点。
杨哲把07个算力加载大脑,05个算力给数据库,1个给托盘。
接着,把网络数据流量调成500kb秒,来一发冲击。
托盘上原本安居乐业的数字生命顿时尸横遍野。
“真有趣。”杨哲观察着它们的形态,“形成集体之后,居然开始了分工合作。”
现在,这些数字生命不但会抱团,甚至还会有类似于牺牲的利他行为。
它们分化出了两种类型,一种体型更为稳定坚固,一种运算能力更强。
两类数字生命连锁在一起,坚固的那种会盖住后者。
朱倩有些害怕。
“滴。”
容诗柳竟然直接把电话挂了。
朱倩愣愣地看着手机,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火气。
“凭什么啊我们是同学吧你凭什么把我当个奴隶一样使唤,我又不是你家佣人”
“我,我要去学术委员会举报你,你的论文有抄”
朱倩咬牙切齿。
“不,现在还不能举报。”她的脸上忽而浮现一层阴霾,“她那篇论文还没发呢,我举报了也没用,啧,错失大好机会不过没事,我可以等她发。”
“正好,再观察她一段时间,如果她那时候真没把我名字写论文上,还对我用完就扔的话”
朱倩冷笑几声。
“那时她估计也抹掉跟我交易的痕迹了,我正好趁机脱身,顺便,把她给举报了”
杨哲从会议室里出来就去了图书馆。
他很忙的好不,哪有那么多美国时间陪这些人。
倒是朱倩,实在有够烦人啊。
不过,等6月份,学报出版之后,应该这些乱七八糟的苍蝇就不会再嗡嗡了。
这段时间一路看书听课下来,他已经隐约察觉出两个新的重大可能性,加上之前的模拟现实,那就一共是三个选项。
其中一个在生物,另一个在物理。
生物这个,他已经快要琢磨出来了。
杨哲来到4楼自科借阅室,走到r分类。
“我之前已经大致浏览过脑科学、神经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物种分类学、基因工程这几个分类的基础知识,该选定一个方向来突破了。”
他之前只是浅尝辄止,将图书馆几乎所有分类的书大致摸了一遍,从中寻找大方向。
现在既然大方向找到,是时候把具体方向找出来了。
杨哲站在书架跟前。
看一眼所有的书名,闭眼。
数据在数据库与大脑之间快速流动,分析。
半分钟后,他睁眼并取下了一册基因交错理论,抱着书来到附近的座位。
脑力1916
算力1112
知力17
网络350kb秒
数字生命数量323亿
网络信息冲击1秒1次
繁殖频率冲击后3次
金钱10805元
备忘
bookist
他设计的系统光幕就有他的个人风格,那就是把所有事情全搁一块儿记,这样一次看完全部数据,方便。
“房租真是贵,刚赚点钱,又没了。”
杨哲看完光幕,将托盘扔到右侧半空中悬浮,光幕也扔到托盘上方。
如今的托盘里几乎完全被数字生命所占据。
如果只是肉眼去看的话,整个托盘一片淡淡的灰色,灰色中又间或有些不均匀之处,像是菌落一样。
杨哲运用他对托盘的绝对控制权去看的话,能观察到那些灰色意味着数字生命的密度大小。
深色的地方会稍微密集一点点。
杨哲把07个算力加载大脑,05个算力给数据库,1个给托盘。
接着,把网络数据流量调成500kb秒,来一发冲击。
托盘上原本安居乐业的数字生命顿时尸横遍野。
“真有趣。”杨哲观察着它们的形态,“形成集体之后,居然开始了分工合作。”
现在,这些数字生命不但会抱团,甚至还会有类似于牺牲的利他行为。
它们分化出了两种类型,一种体型更为稳定坚固,一种运算能力更强。
两类数字生命连锁在一起,坚固的那种会盖住后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